中西医学对抑郁症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及刘清国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学对抑郁症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及刘清国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本文介绍了西医与中医学角度诊断,鉴别和治疗抑郁症的进展。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并且难以治疗的疾病之一。它表现为空虚感,深深的悲哀或痛苦,失落感甚则产生自杀的想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也包含在本文的分析中。目的:第一是回顾了对抑郁症的不同种类的治疗方法。首先,我们将介绍不同的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疗法。然后,我们将介绍使用它们作为单一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差异,重点介绍了针灸疗法。为此我们查阅并综述了诸多文献。第二是要表明针灸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种良好而有效的疗法,并展示了临床病例报告。方法:综述了29篇文献集中论述抑郁症的不同治疗方法差异,18篇文献论述中医角度分析抑郁症及抑郁症的中医针灸治疗。我们检索了有关的国内外主流数据库中关于使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文章:Medline, 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PsycINFO,日本大型数据库,韩国核心针灸杂志和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检索的中国期刊文献。我们的主要焦点是针灸作为抑郁症的治疗。因此,我们还介绍了导师刘清国教授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理念方法与经验,描述了刘清国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病例观察。结果:许多研究表明无论针灸作为单一疗法还是辅助西药治疗或其他结合疗法均减少、减轻了抑郁症的症状。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表明,使用针灸与西药相比,疗效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在大多数研究中,西药(抗抑郁药物)是西医治疗中的主要疗法。我们发现一些情况下针灸疗法被更倾向于使用,因为它没有任何显著的副作用。例如孕妇,西药治疗会影响新生婴儿的情况。我们描述的临床病例观察都是使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成功的例子。他们是导师刘清国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中使用开郁调神针法治疗的。结论:我们的结论是中医针灸疗法可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它与标准西医治疗一样有效,并且由于它近乎没有副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实际上是优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对比 临床案例 头针 西医 抑郁 中医 针灸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
【目录】:
- ABSTRACT5-6
- 摘要6-7
- Chapter 1 WESTERN MEDICINE VIEW OF DEPRESSION7-45
- 1. Introduction7-8
- 2. Classification of the Depressive State8-10
- 3.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10
- 4. Theories of Pathophysiology10-11
- 5. The Biogenic Amine Hypotheses11-13
- 6. Outcomes in the Treatment of MDD13-15
- 7. Acute Phase Pharmacotherapy15-17
- 8. Acute Phase Psychotherapy17-19
- 8.1 Cognitive Therapy17-18
- 8.2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18-19
- 8.3 Behavior Therapy19
- 9. Long Term Treatment of MDD19-20
- 10. Strategies to Achieve and Sustain Remission20-22
- 11. Adherence,Compliance,and Discontinuation22-24
- 12. Measurement Based Care24
- 13. Genetics and Depression24-25
- 14.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and Vagus Nerve Stimulation25-29
- 14.1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25-26
- 14.2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26-27
- 14.3 Vagus Nerve Stimulation27
- 14.4 Natural Remedies27-29
- References29-45
- Chapter 2 THE ANALYSIS OF DEPRESSION FROM THE VIEW OF TCM AND REVIEW OF THEPROGRESS OF TREATING DEPRESSION BY TCM AND ACUPUNCTURE45-58
- 1. Overview45
- 2. TCM Pathogenesis and Syndromes45-50
- 2.1 Depression etiology,pathogenesis,elements of pathogenesis and syndromes45-48
- 2.2 The discovery of depression diagnosis an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es on launching tcm scales48-49
- 2.3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pression and corporeity49-50
- 3. TCM(acupuncture and herbs)in treating depression50-54
- 3.1 Researches on herbs and decoctions for depression50-51
- 3.2 Researches of acupuncture for depression51-54
- 4. Discussion and prospects54-56
- References56-58
- Chapter 3 COMPARISON OF ACUPUNCTURE TO WESTERN MEDICATIONS58-66
- References62-66
- Chapter 4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LIU QINGGUO TREATING DEPRESSION WITHACUPUNCTURE AND TCM SUMMARY AND HIS CLINICAL CASES OBSERVATION66-71
- 1. Theory,clinical exploring and discussion on treating depression with kaiyutiaoshen(adjust shen spirit and relieve uneasiness of body and mind)acupuncture therapy66-67
- 2. Acupoints formula and acupuncture operation methods67
- 2.1 Acupoints67
- 2.2 Acupuncture operation methods67
- 3. Acupoints formula analysis67-68
- 4. Scalp Pyropuncture68
- 5. Clinical Case Observation68-71
- Chapter 5 SUMMARY71-72
- ACKNOWLEDGEMENT72-73
- RESUME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曦,李艳红,陈晓兰;30例抑郁症患者的P_(300)电位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艾丽,秦晓霞;抑郁症与自杀问题[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3期
3 卢胜利;光量子氧透射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现代康复;2000年06期
4 孔淑华;青春期抑郁症的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0年06期
5 万艳琼,谢斌,郑瞻培;抑郁症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03期
6 赵庆莲,李莲芳,王立伟,诸索宇;血管性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03期
7 闫立新,韦好儒,陈林庆;以反复呃逆为首发症状的抑郁症一例[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01期
8 郁缪宇;抑郁症的神经营养机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9 李银霞,张淑兰,林桂梅;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康复指导[J];现代康复;2001年11期
10 张然;让抑郁症无处藏身[J];中国工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京;李跃华;杨慧敏;肖爽;;抑郁症相关因素的归因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范振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咨询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周东丰;孙学礼;张心保;赵贵芳;马崔;许毅;欧红霞;李惠春;李斌彬;;噻奈普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邹春玲;;96例老年住院荣军抑郁症调查[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5 魏道敏;汪厚根;;抑郁症与自杀关系的探讨[A];湖北省民政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耿峰;李晓驷;郑东旭;周晓琴;谢雯;季益富;夏海涛;;抑郁症患者早年分离经历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周翠粉;王世伟;;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及防治[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培;;就诊于口腔科的抑郁症12例临床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芮晓东;;老年人首发抑郁症头颅影像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关于建立抑郁症科学防治体系的几点建议[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新德;知识分子高发抑郁症[N];长春日报;2005年
2 彭怀仁;归属感与抑郁症[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罗序文 实习生 周新宇;不可忽视的抑郁症[N];湖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非尔;抑郁症“盯上”白领丽人[N];华夏时报;2004年
5 绿水;抑郁症与全身疾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6 吕斌;关注男性抑郁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广东 廖祖笙;给抑郁症患者真正的出路[N];中国信息报;2005年
8 陈福新;抑郁症青睐5种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刘共;话语太多可能是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唐艳英;更年期情绪低落警惕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芬;抑郁症外周血特异lncRNAs的筛选与验证[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米国琳;HTR3A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约翰;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钟静玫;替普瑞酮抵抗环境应激所致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曲姗姗;电针印堂、百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及Rs-fMRI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凯明;抑郁症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研究与诊断模型构建[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魏强;抑郁症电抽搐治疗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玉明;抑郁症患者的负性认知偏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佳佳;KIBRA基因多态性、社会心理因素及端粒在抑郁症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张永东;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抑制NF-κB-IL-6信号通路缓解长期避光诱发的小鼠抑郁样行为[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背离:国内报纸抑郁症患者形象再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马洋洋;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隋丽娜;哈尔滨地区抑郁症患者就诊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刘欢欢;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闪闪;抑郁症患者发病进程中神经机制的探索[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瑞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洁;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郭冰心;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的定向遗忘效应[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杨欢;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气郁化火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HPA轴的影响[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10 郑郭Z,
本文编号:384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8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