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完全病史对偏头痛诊断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完全病史对偏头痛诊断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背景 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之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类同痴呆、四肢瘫痪、严重精神疾病。然而,目前对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仍不理想。偏头痛的高发病率、高致残性、高漏诊率、低控制率的流行病学“三高一低”特点,促使我们有必要更正确把握对偏头痛的诊断和排除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减少患者负担。 偏头痛诊断历来是学术界关心和探讨的热点课题。从国际诊断标准ICHD-Ⅱ来看,偏头痛的病史常常具有以下特征: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头痛的性质常为单侧性、搏动性,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体力活动(如步行或爬楼梯)可以加剧头痛,头痛时常伴随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这些病史特征是诊断偏头痛的主要依据。然而,并非所有偏头痛患者都具有所有的这些病史特征,一个患者往往是具有其中某一些病史特征而又缺乏其中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儿童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有些甚至无头痛症状,依照国际诊断标准作出诊断遇到困难,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并未给出每个病史特征具体的诊断价值大小。 中医诊病依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偏头痛的诊断亦是如此,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分型辨治。导师陈宝田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也发现,中医偏头痛的舌、脉象与中医头痛的分型,不存在相关性,即缺乏特异性;各中医分型诊断标准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头痛特点及伴随症状;且头痛病机与多风、多湿、多瘀、多虚有关。因此,对于偏头痛的中医本质研究可以从本病的中西医症状学的对比研究入手。 那么,我国偏头痛患者的病史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呢?这些病史特征的诊断价值大小如何呢?基于对小儿偏头痛诊断的了解并结合临床实际,小儿偏头痛与成人偏头痛之间有怎样的转变关系,儿童的偏头痛应如何分型才适合我国的临床实际呢?中西医对疾病的诊断都是症状学的诊断,都是对疾病本质的反应,那么中西医之间是否有相通之处?偏头痛症状如何解释头部多风、多湿、多瘀、多虚的特点呢?这些问题都指引我们进行成人偏头痛的中西医病史调查,详尽询问病史,掌握病情,紧跟学术步伐,总结新经验,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早治愈,攻克“三高一低”。 2目标 2.1通过对成人偏头痛患者采集完全病史,统计分析每个病史特征的独立诊断价值,研究偏头痛的特异性诊断; 2.2通过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病史,进行小儿偏头痛类型研究,尝试构想儿童偏头痛分型:完全型,不完全型,成人型; 2.3通过对偏头痛症状的总结,分析产生偏头痛症状的中医病因病机,结合陈宝田教授多年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解释偏头痛症状与多风、多湿、多瘀、多虚的关系; 2.4陈宝田教授治疗偏头痛的长期经验,认为偏头痛中医舌脉与中医证型不相关,根据患者症状确定中医证型后,记录患者舌质、舌苔、脉象情况,尝试分析两者相关可能性。 3材料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来源于2011年05月至2012年05月南方医院中医科头痛治疗中心及病房,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37例患者。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临床调查方面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详细的回顾性病史采集,计算各病史特征发生的频次;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严格追问本人及其父母),根据ICHD-II按周期性呕吐、腹型偏头痛和良性发作性眩晕三型分型,计算其比例及平均发病年龄,从而进行小儿偏头痛类型研究,以及与成人偏头痛之间的转化关系研究。 问卷严格按照ICHD-Ⅱ有关原发性头痛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和《中医内科学》中“头痛”病的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考《头痛诊疗手册》中“表1-3头痛病史要素”,自行设计了《偏头痛完全病史调查表》;其内容涵盖一般人口学资料、头痛情况、影响因素以及中医舌质、舌苔、脉象。 3.3研究指标 主要研究偏头痛的患病人群、病程、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部位、疼痛性质、程度、家族史、伴随症状、先兆症状、小儿偏头痛病史及影响因素等病史要素。 3.4质量控制 3.4.1调查前——病史采集问卷的预测。病史采集问卷初步形成后,我们需要了解我们所制作的问卷是否具有可行性,即代表性、可操作性以及准确性。2011年05月进行预调查。 3.4.2调查中——问卷填写的质量控制。由于头痛的病史十分复杂,我们并未让患者自行填写,而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患者逐条询问并记录。 3.4.3调查后——问卷的复核和录入。对回收后的病史采集问卷复核,检查有无资料的遗漏等情况,必要时补充、修改;中医舌、脉情况及辩证分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确定;如实整理资料录入数据。 3.5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根据病史采集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其构成比,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性别、年龄构成 本研究共纳入成人偏头痛患者23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为(38.02±11.68)岁;女174例(73.4%),平均年龄(38.54±11.47)岁;男63例(26.6%),平均年龄(36.75±12.20)岁;男女比例为1:2.76,男女患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P=0.252)。82.3%的患者集中在18~岁至40~岁年龄组;50~岁组以后患者人数下降。 4.2头痛病程、频率、持续时间 病程最短7天,最长42年以上,平均病程为(12.58±9.36)年;头痛频率每月最少0次,最多天天发作,平均(5.45±7.41)次/月;每次最短持续10分钟,最长达10天以上,平均每次发作(14.23±21.33)小时/次。 4.3头痛部位 头痛部位以颞部居首,占64.1%(152/237),有单侧颞部、双侧交替或双侧并发疼痛类型;前额(16.9%,40/237)、全头(7.6%,18/237)、头顶(4.2%,10/237)、枕后(4.2%,10/237)部位次之,还有疼痛于耳后、眼眶及疼痛部位不定者。 4.4疼痛性质 偏头痛以跳痛、胀痛居多,特别是疼痛呈现跳痛的患者占一半以上(55.7%,132/237);胀痛111例,占46.8%;刺痛(23.6%,56/237)、隐痛(6.8%,16/237)、爆裂痛(3.4%,8/237)次之;另有压着感7例,刀割样3例,闷痛2例,紧缩感1例。 4.5疼痛程度 对偏头痛疼痛程度研究分轻、中、重三度,分别为18例(7.6%)、49例(20.7%)、144例(60.7%),另有26例(11.0%)表现出三种程度头痛均有发生过。因此发生重度头痛者170例,占71.7%。 4.6家族史 有家族史患者105例(44.3%),其中母亲有头痛病史者78例(32.9%),父亲头痛病史者27例(11.4%);无家族史患者132例(55.7%)。 4.7伴随症状 半数以上患者(61.2%)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100例(42.2%)伴畏声,86例(36.3%)伴头晕。24.1%患者(57例)头痛发作伴有先兆症状,多为视觉症状(89.5%,51/57),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流泪,仅有6例表现为肢体症状的肢体无力、偏身麻木。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在1-20分钟内形成,在头痛发作前30~50分钟内产生,持续时间不超60分钟。 4.8小儿偏头痛病史 123例(51.9%)患者有小儿偏头痛病史,首发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17岁,平均年龄为(11.08±2.89)岁,有小儿头痛病史者55例(44.7%)、有小儿眩晕病史者53例(43.1%)、有小儿呕吐病史者6例(4.9%)、有小儿腹痛病史者38例(30.9%)。另外,特别发现首发小儿偏头痛病史中,出现小儿头痛及眩晕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出现腹痛及呕吐者大。 4.9影响因素 102例(66.2%)患者因饮酒诱发或加重偏头痛;148例(62.4%)受睡眠影响;74例(42.5%)女性患者受月经因素影响;141例(59.5%)和133例(56.1%)分别受六淫和七情因素影响;六淫因素中,风寒因素尤为明显,其次为风湿、风热。 4.10结果概要 偏头痛患者女性多见,比例约为3:1。对偏头痛诊断价值较高的病史特征依次为重度头痛、颞部头痛、恶心呕吐、跳痛、有小儿偏头痛病史、胀痛、有家族史、畏声、头晕、畏光;另外,多数患者偏头痛发作受酒精、睡眠和六淫、七情的影响,并且将近半数女性患者受月经周期影响;24.1%患者头痛发作伴有先兆症状。根据对小儿偏头痛病史回顾性研究,认为我国小儿偏头痛可分完全型、不完全型、成人型三型,且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均向成人型转变。 5结论 偏头痛的诊断应采集“完全病史”:包括头痛现病史和儿童期既往相关病史,并结合西医国际诊断和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详尽询问病史;从而实现偏头痛的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漏诊误诊。这就是偏头痛诊断“完全病史”的意义所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偏头痛诊断与其完全病史的关系,一定程度反应了我国偏头痛病史特征,并且在国内首次进行小儿偏头痛诊断分型研究,这些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偏头痛 病史特征 完全病史 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47.2
【目录】:
- 摘要3-9
- ABSTRACT9-19
- 前言19-20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20-27
- 一 研究背景20-21
- 二 研究现状21-25
- 三 提出问题25-27
- 第二部分 研究实施27-49
- 一 研究目标27
- 二 材料和方法27-37
- 三 研究结果37-49
-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49-54
- 第四部分 全文小结54-56
- 参考文献56-61
- 附录61-73
- 附1 文献综述61-70
- 附2 知情同意文件70-71
- 附3 调查样表71-73
- 成果73-74
- 致谢74-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慕容慎行;;偏头痛的治疗[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2 郭涛,李晓宇;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11期
3 卢英泉;邵宗军;;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1期
4 毕崇霞;张玉英;;地塞米松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40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08年26期
5 邓广业;;偏头痛持续状态治验1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6 李建章;;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四)[J];临床医学;1984年03期
7 徐如堂;刘在德;;“头痛灵”治疗血管性偏头痛持续状态32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年03期
8 刘万尧;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17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3期
9 Bigal M.E.;Rapoport A.M.;Tepper S.J.;袁海峰;;比较第2版头痛疾病国际分类和选择性诊断标准对青少年慢性每日头痛分类的差异[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10 顾萍;储旭华;丁新生;;丙戊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莉;赵凌;蒋萃;杨洁;梁繁荣;;针灸预防性治疗偏头痛临床试验设计探讨[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静;;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偏头痛诊断治疗中的价值[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方莉;;循证医学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试验设计中的运用[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余海;朱海兵;钟善全;刘铮;赖燕蔚;;偏头痛患者的皮肤异常性疼痛[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许贤平;易飞;;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韵喃;;偏头痛患者CD_(62P)水平与脑电改变的相关性[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晓苏;梅海云;;核因子-κB对偏头痛患者血清培养正常人单核细胞株表达细胞因子TNF-α、IL-17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8 郭春妮;韩丹春;初秀瑜;赵永波;;偏头痛患者脑血管CO_2反应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征;冷辉林;丁丹;;桃红四物汤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百荣;汪涛;;偏头痛患者先兆期、发作期和缓解期的颈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浩龙;偏头痛患者的冬季保健[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益生;麻醉剂往往对非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无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周;曲坦类药物不增加偏头痛患者的抑郁症发病风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陆志城;与其每天服食不如月用四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靖九江;国产盐酸洛美利嗪问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龚 游;春来谨防偏头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孟怀东;平衡心态治疗偏头痛[N];大众卫生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磊;痛感有别 循症施治[N];保健时报;2004年
9 吴国健;高血压伴头痛用药多讲究[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王伟;偏头痛的自我护理[N];中国石油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靖国;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黎婉玲;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薛婷;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异常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喻大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林坤成;电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马晓晶;冯兴华教授痹证学术思想及从肝论治痹证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7 刘香君;标本理论指导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杨洁;基于PET-CT技术的循经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即时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陈勤;少阳经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代谢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陈士源;针药结合治疗肾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星;中西医完全病史对偏头痛诊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雒扬;偏头痛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和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3 林冬冬;正天丸与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付彩红;川芎定痛饮治疗偏头痛肝风挟瘀证的疗效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李金莲;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瑞凝;头痛新1号与辨证论治治疗小儿偏头痛的疗效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练惠文;台湾地区偏头痛患者发病因素与中医证型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万林;坎地沙坦酯预防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D];山东大学;2013年
9 付秋菊;朱良春验方痛宁胶囊治疗瘀血偏头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秦近近;肥胖相关指标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完全病史对偏头痛诊断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40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