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序列研究
本文关键词: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序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目的 通过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前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指数、疼痛症状积分的变化,对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功效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同时观察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对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作出评估。旨在验证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探索其临床应用优势,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便廉、易于推广的中医特色疗法。 2.方法 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门诊连续招募的、符合入试要求的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病例序列研究。所有患者给予穴位贴敷治疗,根据患者疼痛范围,三叉神经眼支痛者选取患侧攒竹、丝竹空、阳白、头维,上颌支痛者选取患侧迎香、四白、和毼、角孙,下颌支痛者选取患侧下关、大迎、颊车、翳风,多支痛者联合取穴;贴敷所用药物为川芎、生川乌、生草乌、白附子、寻骨风、细辛、薄荷各等份,将上药混合,粉碎成药面备用,每次使用时,取大约3g药末,用醋调成稠糊状;将药物贴敷在患者患侧所选取的穴位上,每次敷1-1.5小时,每日2次,14天为一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指数及疼痛症状积分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最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和安全性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3.结果 按试验研究方案共完成30例病例,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及疼痛症状积分呈正态分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指数比较: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2周后,穴位贴敷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有明显的减轻作用。 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症状积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穴位贴敷疗法治疗1周后可明显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及疼痛相关症状,且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进一步显著。 治疗2周及随访3个月后,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愈率10.00%(3/30),显效率43.33%(13/30),有效率33.33%(10/30),无效率13.33%(4/30)。愈显率为53.33%(16/30),总有效率为86.66%(26/30)。 4.结论 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数进行分析,证明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确切而明显的疗效,对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疼痛发作次数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同时操作简便,且治疗过程无任何痛苦,适应人群广泛,患者依从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优势。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穴位贴敷 病例序列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4.9;R277.7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英文缩略词11-12
- 文献综述12-34
- 综述一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现代医学研究概况12-23
- 1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12-14
- 1.1 三叉神经痛的流行病学特点12
- 1.2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征12-14
- 2 三叉神经痛的现代医学认识14-15
- 2.1 三叉神经的解剖及生理14
- 2.2 三叉神经痛的定义及分类14-15
- 2.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观点15
- 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西医治疗现状15-19
- 3.1 药物治疗15-17
- 3.2 神经阻滞疗法17
- 3.3 手术治疗17-19
- 4 小结19-20
- 参考文献20-23
- 综述二 传统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现状23-34
- 1 中医古籍对三叉神经痛的记载和描述23-24
- 2 中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的认识24-25
- 2.1 传统的观点24
- 2.2 现代的观点24-25
- 3 中医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现状25-30
- 3.1 药物治疗25-27
- 3.2 针灸治疗27-28
- 3.3 穴位贴敷28-30
- 4 预后与转归30
- 5 小结30-31
- 参考文献31-34
- 临床研究34-35
- 前言34-35
- 临床资料35-37
- 1 病例来源35
- 2 诊断标准35-36
- 2.1 西医诊断标准35
- 2.2 中医诊断标准35-36
- 2.2.1 中医辨病标准35
- 2.2.2 中医辨证标准35-36
- 3 病例选择标准36-37
- 3.1 纳入标准36
- 3.2 排除标准36
- 3.3 剔除标准36
- 3.4 脱落标准36
- 3.5 中止标准36-37
- 方法37-41
- 1 研究方法37
- 1.1 方法设计37
- 1.2 样本量37
- 2 治疗方法37-38
- 2.1 穴位选取37
- 2.2 药物组成37
- 2.3 敷料37
- 2.4 操作37
- 2.5 疗程37-38
- 3 试验步骤38
- 3.1 受试者筛选38
- 3.2 治疗期38
- 3.3 随访期38
- 4 观察项目38-39
-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38
- 4.1.1 VAS疼痛指数38
- 4.1.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积分量表38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38-39
- 5 评定标准39
- 5.1 疗效判定标准39
- 5.1.1 临床疗效标准39
- 5.1.2 疗效指数标准39
- 5.2 安全性评价标准39
- 6 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及处理39-40
- 6.1 局部皮肤过敏39
- 6.2 局部皮肤灼溃39-40
- 7 伦理问题40
- 8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40-41
- 8.1 数据采集40
- 8.2 统计分析40-41
- 结果41-45
- 1 病例的基本情况41-42
- 1.1 一般情况41
- 1.2 病情资料41-42
- 2 疗效性结果42-44
- 2.1 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42
- 2.2 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42-43
- 2.3 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后VAS疼痛指数及疼痛症状积分变化43-44
- 2.4 治疗结束3个月后疗效44
- 3 安全性结果44-45
- 讨论45-50
- 1 选题背景及目的45
- 2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原理45-46
- 2.1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45-46
- 2.2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原理46
- 3 选穴依据及用药分析46-47
- 3.1 选穴依据46-47
- 3.2 用药分析47
- 4 结果分析47-48
- 5 创新点、优点与不足48-49
- 5.1 创新点48
- 5.2 优点48-49
- 5.3 不足49
- 6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1
- 附录51-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汉云;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麻痹性斜视42例[J];四川中医;1987年06期
2 崔周燮;李今淑;;三味痛经膏穴位贴敷治疗痛经33例[J];吉林中医药;1992年06期
3 李国柱,张敬宽;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滴尿证36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5年06期
4 樊雪峰;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5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09期
5 胡雁;;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6期
6 薛云;秘方九味丸穴位贴敷治疗面瘫[J];山东中医杂志;1996年02期
7 宋风山,辛华英;穴位贴敷治疗口腔粘膜溃疡[J];中国乡村医药;1997年09期
8 吴长岩,李芳,林玉凤;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副鼻窦炎80例[J];中国针灸;1998年06期
9 周敬佐;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2年07期
10 牛旭照 ,丁石 ,潘晓冬;伤湿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J];中华养生保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洁;张霞;赵文华;孙小迪;曹祥群;;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50例[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魏秀玲;;穴位贴敷治疗化疗后便秘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舒又媛;;温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秦达;;循经远红外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吴晖;庄金梅;李华;江里涛;郑金秀;陈国春;郑秀琴;林淑琴;林礼兴;;抗敏灵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摘要)[A];第三届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庄金梅;吴晖;李华;江里涛;郑金秀;陈国春;郑秀琴;林淑琴;林礼关;;抗敏灵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摘要)[A];第三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姬彩繁;;活血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疼痛临床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洪荣;任莉峗;马向明;;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党中勤;黄朝阳;张玉峰;席玉红;;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胸水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邓倩萍;邬志雄;;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32例临床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良蕾;看同一科 挂多次号 病人多跑路多花钱[N];联合时报;2010年
2 邹如政 卢晓苇;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效果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张磊;准旗中蒙医院防治呼吸病有新招[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衣晓峰 杨晓春;中药灌注栓塞加穴位贴敷治疗肝癌[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记者 王建高;留置导管技术助力三叉神经痛缓解[N];科技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白轶南;三叉神经痛可彻底根除[N];保健时报;2004年
7 黄红星;三叉神经痛的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治疗[N];工人日报;2001年
9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是何因[N];工人日报;2002年
10 衡水市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曹文栋 安新山;三叉神经痛 疼起来要了命[N];河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道枢;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神经元的机能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2 王磊;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神经导航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崖雪;电针下关穴、地仓穴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谷涛;偏头痛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脑血流灌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黄晓媛;针刺头穴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朱蔚林;桥小脑角区病变及其相关膜性结构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孟庆丽;神经导航系统下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及临床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梁长虎;脑池段颅神经及相关血管MRI与断层标本对比的解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李昌熙;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及对培养半月神经节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莫秀梅;培土清心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多维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洋;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序列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王晶;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曲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循证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乔飞;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患者61例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周艳霞;三伏天前与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罗菲;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7 张臣;辨证穴位贴敷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艳红;辨证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魏清;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患者104例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晓翠;穴位贴敷治疗肺虚邪袭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序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4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