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临泣治疗腰腿痛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8:19

  本文关键词:针刺足临泣治疗腰腿痛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针刺 足临泣 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


【摘要】:目的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刺右侧足临泣穴,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针刺后激活的不同脑功能区,分析针刺镇痛脑功能区变化的特点,为针刺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年龄55~70岁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针刺患者右侧足临泣穴,在fMRI下采用静息阶段与针刺阶段交替采集图像,获得数据通过random effect的方法进行组分析,以P0.05的像素构成SPM统计参数图,该图即为实验任务脑激活区,按照Talairach坐标行解剖定位,获得实验任务激活的脑区。结果 12例受试者主要激活左侧额上回(BA 8)、左侧中央前回(BA 6)、左侧岛盖部(BA 44)、右侧颞中回(BA 21)、右侧颞上回(BA 22)、右侧压后扣带皮层(BA 29)和小脑隐部;负激活脑功能区为右侧颞下回(BA 20)、右侧视觉联合皮层(BA 19)、右侧顶上小叶(BA 7)、左侧颞下回(BA 20)。结论右侧足临泣穴的脑激活区左侧额上回、右侧压后扣带皮层、左侧岛盖部均在痛觉传导通路上,小脑蚓部比较明确地参与镇痛的作用。左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颞上、中回的激活区多位于皮层,可能因为痛觉在中枢以一种高度分散的方式广泛分布,这些区域在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反应,激活频率较高,形成"疼痛矩阵"。说明针刺治疗腰腿痛确实有效的主要原因是通过镇痛中枢进行镇痛调节。
【作者单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针刺 足临泣 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8137371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214)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学基金(2012-345)
【分类号】:R245-3
【正文快照】: 现代针刺镇痛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持续至今,针刺镇痛的研究实际上是由针刺麻醉(针麻)发展而来的〔1〕,是根据祖国传统经络理论,结合手术要求,按照循经取穴,辨证运用针刺手法进行的一种镇痛方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镇痛疗效明显,甚至可“即可止痛〔2〕”。如笔者记录孙申田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伯毅;黄国付;;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年11期

2 刘军平;徐春生;张威;李传富;;针刺镇痛机制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年02期

3 季庆洁;杨继国;;针刺镇痛的研究现状[J];山东中医杂志;2012年10期

4 马玉侠;张晓宁;李昭凤;高树中;;针刺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张吉;张宁;;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J];中国针灸;2007年01期

6 于国强;孙申田;;针刺足运感区治疗直肠癌术后马尾神经痛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7 于国强;乔立达;孙申田;;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痛证临床纪实[J];吉林中医药;2010年07期

8 万有;;针刺镇痛与针麻镇痛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航;黄浩;蔡克银;;电针夹脊穴通过磷酸化p38 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炎性痛阈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赵鸿;;针罐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年04期

3 李燕燕;;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4 曾永红;高彦平;卢孙梅;朱洪翔;;针刺与物理疗法对慢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08年07期

5 杨琼卉;马武华;沙雪帆;郑俊奕;罗艳霞;蔡诚毅;;针刺辅助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2008年08期

6 马跃武;杨海红;;针刺治疗机制探讨[J];广东医学;2010年16期

7 曾毅;杨洪伟;姚伟;;胶原纤维对肥大细胞力学环境的影响及其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闫静伟;赵帅;路明;;调神活血止痛针刺法治疗癌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彭利群;彭联群;;点穴松筋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急性疼痛57例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吴学磊;王晓惠;;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英;刘俊岭;陈淑萍;乔丽娜;高永辉;;电针镇痛与海马、下丘脑ERK信号通路的关系的研究[A];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俊钦;基于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阿是穴针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时素华;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俐慧;独活寄生颗粒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崔晓鲁;侧脑室注射抗生长抑素血清在炎症痛及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于洪丽;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余晓佳;穴区胶原纤维和肥大细胞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郑占坤;火针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汪丽娜;肥大细胞膜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陈幼楠;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大鼠中枢镇痛作用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任晓暄;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雁;不同电针频率对山羊痛阈和中枢脑啡肽表达水平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蓝竹梅;针刺调节疼痛与免疫的共同作用机制与内源性TRH的关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浦;甲钴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魏德全;合夹配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强;电火针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曾昭菱;针刺对痛经大鼠镇痛机制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秦维龙;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医药镇痛方案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丛丛;侧脑室注射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血清对电针夹脊穴镇痛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张晨静;心理状态与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刘金凤;针刺风池配合动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英;沈智威;关计添;肖叶玉;杜丽;吴仁华;;手法针刺合谷穴得气与脑功能激活关系的探讨[J];磁共振成像;2011年02期

2 高雷;;大学生篮球运动时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李腊梅;李学智;吕发金;郭仲杰;宋云娥;谢洪武;唐曦;;静息态脑功能MRI观察不同敏感度体质人群的针刺镇痛效应[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张香桐;针刺镇痛过程中丘脑的整合作用[J];中国科学;1973年01期

5 韩济生,谢翠微;强啡肽在大鼠脊髓内的强烈镇痛作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3年11期

6 朱庆双;王凤英;孙晓燕;;针刺镇痛在分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6期

7 方继良;Hui KS Kathleen;Nixon Erika;周科华;王小玲;朱兵;;针刺太冲穴得气及疼痛激发相对抗的脑功能网络效应fMRI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年01期

8 方继良;Hui KS Kathleen;Liu Jing;Nixon Erika;周科华;王小玲;;手针针刺合谷穴得气和疼痛相反的脑边缘叶效应fMRI研究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年02期

9 陈静;卢明;彭立辉;石磊;滕晓华;曾瑜;;边缘系统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1期

10 杨咏梅;黄涛;黄醒华;;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波克;腹针疗法(孙申田学术经验总结)[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香桐;;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针刺研究;1989年03期

2 何莲芳;许绍芬;陆文孝;陆瑞良;周光钊;;尾核内阿片肽及某些经典递质参与针刺镇痛[J];针刺研究;1989年Z1期

3 黄显奋,曹小定;针刺麻醉的进展和临床应用[J];世界科学;1994年01期

4 王红,周丽,吴根诚,姜建伟,曹小定;大鼠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内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1994年Z1期

5 柴晓梅;人工流产针刺止痛扩宫5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侯金文,黄蔚皓,王青,冯Q蔤,

本文编号:545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545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