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21:09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卒中后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64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疗效,并降低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 疗效分析
【分类号】:R749.13
【正文快照】: 卒中后抑郁症是指卒中后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和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对卒中后抑郁症的积极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2010—2013年,我们采用中药配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32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64例2010—2013年8月在我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家善,李树标,陈艳艳;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2 华卡;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药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3 郭汉强;醒脑净合息风通络化痰汤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4 张璇,胡长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5 张闻东,俞红五,韩为,李佩芳,陈幸生,张友贵,陈浩,周婷,陈颖;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6 陈伟,袁媛,何龙泉,徐芳;清开灵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干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7 韩为;王键;;益气活血化痰方对中风患者sICAM-1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8 韩为;杨骏;;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对中风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l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9 蔡秀英;;中药基本方分型论治对脑梗死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10 董建武;鲍春龄;公维志;;头穴透刺提高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秀梅;肖朝阳;;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8例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来勇;刘海涛;;中医特色针推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36例[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童桂法;;气管插管建立人工呼吸在心肺脑复苏抢救中作用[A];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2011暨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年会汇编[C];2011年

4 郝云;李雪;;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塞120例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再军;李翠霞;周果;罗俊蓉;;黄风湿系列疗法——火针治疗中风31例临床研究[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郝云;;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塞120例临床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张和义;;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开涛;杨喜兵;范迪慧;梁海丽;沈志方;;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分析[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韩德雄;;“靳三针”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楼敏芳;孙沐炎;严雪忠;姜纪敏;孙琳琳;谢有鑫;;熄风通络饮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程发峰;精制清开灵注射液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及对兴奋性毒性级联损伤的调控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周莉;基于循证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研制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付渊博;中医综合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及主要结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平平;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候特征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郎建英;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廖秀莲;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吴智平;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9 楚佳梅;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杨冀平;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研究概况和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治中;礞石镇风丸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陶然;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吴威;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海珍;2型糖尿病患者IL-6、WBC与颈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5 刘仁静;温阳息风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穆静丽;偏瘫一号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期脑梗死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欣健;调气息风合剂对脑出血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英;补肾解毒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燕明宗;大蒜素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隐漪;舒郁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对比观察[J];现代康复;2001年23期

2 蓝璧幸;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现状[J];华夏医学;2002年02期

3 蓝璧幸,潘敢;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4年11期

4 于怀成,石小晶;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7期

5 孙升云;周鹏;;卒中后抑郁症的辨治概况[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沈莉;樊蔚虹;;卒中后抑郁症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年07期

7 聂忆秋;刘式威;吕霞;张梅奎;杜侃;;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8 陈宁涛;周宏图;;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6年19期

9 张金生;;卒中后抑郁症与肝脑相关性的中医理论探析[J];中医研究;2007年01期

10 冀书峰;;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3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丽华;于荣艳;朱喜春;;卒中后抑郁症的护理[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伟骏;陈眉;;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分子生物学研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宫军;;卒中后抑郁症研究发展近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王伟;;中医心理疗法提前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陈眉;张伟骏;;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BDNF表达的研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6 袁萍;黄迪;东贵荣;;百会透太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A];针灸技术规范及学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敏;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峰;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症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陈璋莲;“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詹远;基于iTRAQ技术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4 刘蓓蓓;调肝化瘀通络法联用SSRIs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3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573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