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对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4:16

  本文关键词:针药结合对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定向力 记忆力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探索“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结合“黄地散”方药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形成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57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9例、针刺组19例、西药组19例,纳入统计的病例每组各19例。综合治疗组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结合“黄地散”,针刺主穴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双)、足三里(双)、外关(双)、四神聪、百会;针刺组针刺方法同治疗组;西药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三组均予以临床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中运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一认知部分(ADAS-cog)观察治疗后12周、治疗后6个月(随访研究)三组之间的认知功能差异,简易智能量表(MMSE)变化,评估三组之间的认知功能差异,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三组之间的日常生活能力差异。 结果:(1)ADAS-cog评分: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及西药组改善认知功能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1%、78.94%、73.68%,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DAS-cog勺总评分均有改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综合治疗组、针刺组的ADAS-cog总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内治疗后12周与6个月随访研究比较:综合治疗组P0.05,针刺组、西药组P0.05,说明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持续性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2)MMSE评分: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及西药组改善认知功能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78%、73%,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DAS-cog的总评分均有改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综合治疗组、针刺组的ADAS-cog.总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内治疗后12周与6个月随访研究比较:综合治疗组P0.05,针刺组、西药组P0.05,说明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持续性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3)ADL评分: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及西药组提高同常生活能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4%、73.68%、68.42%,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DL总评分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综合治疗组、针刺组的ADL总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内治疗后12周与6个月随访研究比较:综合治疗组P0.05,针刺组、西药组P0.05,说明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持续性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结论:综合治疗组、针刺组、西药组对于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均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定向力;提高患者行的日常生活能力。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在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而“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对认知功能和同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收作用相近。综合治疗组(“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结合“黄地散”)对于疗效持续性方面优于针刺组、西药组。
【关键词】:定向力 记忆力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6;R749.16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22
  • 1.中医文献的研究12-17
  • 1.1 中医对痴呆的相关认识12
  • 1.2 病因、病机的分析12-14
  • 1.3 证型14-15
  • 1.4 中医治疗15-17
  • 2.西医文献的研究17-22
  • 2.1 病因及病机的分析17-18
  • 2.2 临床表现18
  • 2.3 体征18
  • 2.4 辅助检查18-19
  • 2.5 诊断和筌别诊断19
  • 2.6 治疗19-22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2-38
  • 1.研究资料22-23
  • 1.1 诊断标准22
  • 1.2 纳入标准22
  • 1.3 排除标准22-23
  • 1.4 病例脱落标准23
  • 1.5 病例剔出标准23
  • 2.研究方法23-26
  • 2.1 治疗方法24
  • 2.2 观察指标24-25
  • 2.3 疗效评价标准25
  • 2.4 观察时点25
  • 2.5 病例随访25
  • 2.6 不良事件的程度及处理25-26
  • 2.7 统计26
  • 3.研究结果26-38
  • 3.1 三组治疗方法对ADAS-cog评分影响的差异26-30
  • 3.2. 三组治疗方法对MMSE评分影响的差异30-33
  • 3.3. 三组治疗方法对ADL评分影响的差异33-38
  • 第三部分 讨论38-43
  • 1.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大法38-40
  • 2.中药“黄地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依据40-41
  • 3.选用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的依据41
  • 4.临床研究结果分析41-43
  • 4.1. ADAS-cog疗效分析41-42
  • 4.2. MMSE疗效分析42
  • 4.3. ADL疗效分析42
  • 4.4. 脱落病例原因说明42-43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43-45
  • 1.结论43-44
  • 2.展望44-45
  • 2.1. 本研究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的影响44
  • 2.2.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56
  • 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佩红;菖蒲益智汤加减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0年02期

2 张志真;血管性痴呆临床辨治初探[J];北京中医;1998年01期

3 任继学;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5期

4 张云岭,梅建勋;多发梗塞性痴呆轻中度症舌脉观察与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张云岭,梅建勋;健脑益智冲剂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轻中度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6 谢颖桢,邹忆怀,张云岭,王永炎,张伯礼;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王彤;于建春;邢海涛;熊会海;韩景献;;“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迟旭;孙申田;;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02期

9 黄志雄;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中医分型与治疗[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年03期

10 韩景献;于建春;于涛;张雪竹;成海燕;赵岚;贾玉洁;石江伟;吴帮启;刘小溪;孟媛;聂坤;阚伯红;张s,

本文编号:628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628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