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 Meta分析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CAG)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linical Trials.gov、OVID和Cochran Library数据(截止2013-01)中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CAG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对纳入的RCT的研究结果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1039例CAG患者,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得P=0.99;I2=0%,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此外,合并效应OR=5.32,95%CI:3.59-7.88);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8.34;P0.00001,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之间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善的总体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 Meta分析
【基金】:江苏省中医药局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JD11040~~
【分类号】:R573.3
【正文快照】: 0引言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多项研究表明CAG检出率与胃癌病死率正相关,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病亦呈正相关[1,2].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的发展有助于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玉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年06期
2 李仲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年06期
3 冯宗平;;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中医药导报;2011年06期
4 屈静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36期
5 吴晓燕;朱方石;王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9年06期
6 孙志宇;顾勤2;;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治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陈学彬;朱妮;李联社;路亚娥;陈美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0年09期
8 高东五;刘小卫;陈万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10期
9 王晓芳;;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3期
10 ;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梅;王玉芳;耿丽萍;左连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COX-2和P-gp表达与胃癌发生[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1期
2 荣芳;侯恒;王勇;王满贵;李丽芬;;热休克蛋白27和三叶因子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5期
3 荣芳;王勇;王满贵;侯恒;李丽芬;;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4期
4 徐升;刘敏琪;;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5 吴正祥,张明黎,解丽,王巧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浆一氧化氮及食管动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5年02期
6 褚衍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现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章小平;查安生;石美雅;邹晓华;;健胃冲剂治疗湿热证慢性胃炎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赖少清,王国清;贲门不同位点癌前病变情况调查[J];癌症;2001年03期
9 赖少清,王国清;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前病变情况的调查[J];癌症;2001年05期
10 赖少清,王国清;贲门粘膜癌癌前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癌症;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红平;高原;;儿童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胃镜分析[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夏瑾瑜;周耀勇;赵友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HBV、HP感染与肝胃不和证关系的探讨[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忆勤;郎庆波;李果刚;何新慧;何建成;颜新;庄燕鸿;叶进;郭永洁;陆雄;李福凤;赵立宇;王惠芳;李靖;;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完善慢性胃炎湿证辨证标准的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立宇;褚惠民;李福凤;杨涛;徐贵华;燕海霞;姚笛;;慢性胃炎胃镜、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傅昌格;;资生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道敬;;电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SOD、LPO含量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忆勤;付晶晶;陆雄;何建成;庄燕鸿;李果刚;姚笛;;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舌脉象客观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付晶晶;王忆勤;陆雄;何建成;李福凤;庄燕鸿;李果刚;姚笛;;慢性胃炎中医湿证治疗前后舌象参数变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锦芳;周媛;;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蕴脾证胃粘膜分泌TNF-α、IL-1β、sIgA水平的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涛;中医药临床试验中非劣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姿慧;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水通道蛋白3、4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张瑞星;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在健康人中的表现及反流物成分的致病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吴道宏;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多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梅武轩;脾主运化水液与胃粘膜水通道蛋白3、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李合国;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COX-2、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清浊安中汤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张玉峰;慢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与部分证型相关性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凌江红;健胃愈疡颗粒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作用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孙蕾民;胃癌前期病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热休克蛋白表达意义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晶;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勇;胃肠宁对肝郁胃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林丽云;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曹鹏飞;英连金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袁方;益气化瘀解毒方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胡淑琴;温胃消萎汤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林熠娟;清胆平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花玲;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杨雪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习惯的关联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娄华;丁香胃灵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SS、Bax含量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维黎;苏习兰;李克娜;;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浅析[J];安徽医药;2010年07期
2 余美献;疏肝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毛小华;;胃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潘琳;陆为民;;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王卫和;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比观察[J];北京医学;2000年01期
6 肖玉坤;;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7 夏结来,于莉莉,蒋红卫;新药疗效评价的区间检验[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4期
8 杨光成;;黄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J];福建中医药;2007年03期
9 司海鹏;张心海;许红英;赖仁胜;单兆伟;;仁术健胃颗粒抗胃癌癌前病变的病理及免疫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7年04期
10 刘玉秀,姚晨,陈峰,陈启光,苏炳华,孙瑞元;非劣效性/等效性试验中的统计学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明毅;张晓松;李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2期
2 李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0期
3 邝耀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19期
4 张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6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24期
5 彭红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6 郭金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昊;;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J];吉林医学;2010年02期
8 崔世高;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1995年02期
9 祖宝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年02期
10 朱慧武;;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谭德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任光荣;李涌健;;重视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佃贵;;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浊毒理论在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刘友章;欧志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吴亚梅;张毅;;中西医治疗47例艾滋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7 毛水泉;;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80例临床与病理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霍晓玲;;瑞尔氏黑变病的中西医治疗概况[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毕克坤;李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陆殿武;陆平;;艾滋治疗的中西医结合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方医院SARS隔离病区;中医药治疗SARS初探[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张文;中医药治疗肿瘤大有可为[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奥秘何在?[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4 方彤 朱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启动[N];健康报;2005年
5 刘燕玲;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有良效[N];保健时报;2003年
6 周颖;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冯 瑶;江苏省中医院成立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李爱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通讯员 冯广清;江苏医生更爱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黄金搭档[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晔华;中西医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杨士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凌扬;刘沈林教授诊治胃肠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王毅侠;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6 朱晓光;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儕淇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六味地黄丸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王伟;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及考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邹富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灵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前后Cys 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康林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张U,
本文编号:666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66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