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加减疏肝活血 IL-6 IL-17 TGF-β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6、IL-17和TGF-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利用狼2号颗粒剂(即著名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边天羽加减疏肝活血方)治疗前后,观察细胞因子IL-6、IL-17和TGF-β表达水平的免疫学变化以及对其临床变化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SLE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并分析加减疏肝活血方(狼2号)的药理学机制,为狼2号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细胞因子IL-6、IL-17和TGF-β表达水平;并观察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狼2号颗粒剂治疗前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细胞因子IL-6、IL-17和TGF-β表达状况的变化及观察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并用SF-36量表分析观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 1.ELISA检测结果显示:SLE组IL-6、IL-17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GF-β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狼二号治疗后,TGF-β表达量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表达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表达量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研究上,糖皮质激素联合狼二号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如皮损、关节痛、光敏感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明显,在减少激素用量和减少复发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4.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各维度中除躯体健康(PF)、躯体疼痛(BP)、情绪角色功能(RE)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SLE组IL-6、IL-17表达明显增高,TGF-β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LE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 2.糖皮质激素联合狼二号颗粒剂治疗后,IL-6表达量明显下降,TGF-β表达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其在SLE的治疗中能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使机体处于免疫平衡状态。 3.患者部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提示其可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发挥其临床治疗效应。证实了狼二号颗粒剂在SLE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糖皮质激素联合狼二号颗粒剂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加减疏肝活血 IL-6 IL-17 TGF-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93.2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3
- 研究现状、成果11-12
- 研究目的与方法12-13
- 一、SLE患者细胞因子IL-6、TGF-β、和IL-17的检测13-21
- 1.1 对象与方法13-16
- 1.1.1 研究对象13-15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15
- 1.1.3 实验方法15-16
- 1.1.4 统计方法16
- 1.2 结果16-18
- 1.2.1 ELISA标准曲线16-17
- 1.2.2 ELISA检测结果:见表217-18
- 1.3 讨论18-20
- 1.4 小结20-21
- 二、SLE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和临床指标的变化21-30
- 2.1 对象与方法21
- 2.1.1 研究对象21
- 2.1.2 中药组成及给药方法21
- 2.1.3 观测指标21
- 2.1.4 统计学方法21
- 2.2 结果21-23
- 2.3 讨论23-28
- 2.4 小结28-30
- 三、SLE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存质量变化分析30-35
- 3.1 对象和方法30-31
- 3.1.1 研究对象:病例来源同第二部分30
- 3.1.2 给药方法:同第二部分30
- 3.1.3 研究方法30
- 3.1.4 统计方法30-31
- 3.2 结果31
- 3.3 讨论31-33
- 3.4 小结33-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1-42
- 附录42-47
- 综述 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47-56
- 综述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杰;;SLE并发下腔静脉及髂外静脉血栓1例[J];中外医疗;2008年18期
2 周广宇,杨永净;系统性红斑狼疮中T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5期
3 孟锦焕;张晓;陆才生;余步云;;系统性红斑狼疮124例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7期
4 唐代明;余学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FaS测定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2期
5 李东辉,王锦德,董德寅,李蔚林,高青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6 钱先;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年03期
7 胡曼东;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1期
8 杨春莉,裘宇容;流式细胞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李海珠,陈梅,于莹;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年02期
10 任跃忠,戴巧定,徐荣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NP9基因表达及其蛋白功能预(英文)[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桂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潘海峰;叶冬青;;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黄卫华;;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张闽光;张晓嫣;王建萍;邢东炜;苏晓;;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CT短期随访分析(附64例报告)[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5 梁军亮;陈宏;;亲环素A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友莲;付强;桂小美;施春花;张娜;邹伏英;尚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C1q检测临床意义[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吴凤霞;杨程德;袁国华;;趋化因子CXCL1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浆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文先;陈贵梅;袁慧;李若洁;叶冬青;;TIM家族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钢;;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辅助检查路径分析与临床诊治[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陈士伟;沈茜;;循环miR-189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和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永基;首个SLE数据库助力规范化诊疗[N];健康报;2011年
2 邵建国;B细胞药物:靶向系统性红斑狼疮[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俊英;中西医结合可延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稳定期[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5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 栗占国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解救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治疗贯穿始末[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8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9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10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然;T辅助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评估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陶金辉;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韩建文;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峻岭;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免疫特征及HLA基因与临床相关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5 张立民;系统性红斑狼疮MicroRNA表达谱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邹延峰;安徽省农村人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及其环境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周迪;膜联蛋白A5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形成倾向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8 李静;RI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吴倩;IFNλ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连红;ITGAM和FcγRIII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卫;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在炎性病变中的作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1年
2 张滔;汉族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3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朱立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贞;高级氧化蛋白产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邓红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分化功能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朱青青;3种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吴凤霞;趋化因子及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0年
8 高飞;转录因子RFX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杜晓敏;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及脏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翠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Fcolin-3检测及临床意义[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7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70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