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泻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7:36

  本文关键词:刺络泻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刺络泻血 肝阳上亢型 临床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是体动脉血压的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会对血管造成持久且超过极限的额外压力,而这种压力最终会促使血管堵塞,破裂,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底病变,神经系统疾病。 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以其各个机制作为出发点,并且对此病的研究日渐深入,西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局限性在于,不同的药物对应的是不同的发病机制,所以对于尚未完全了解的发病机制来说,用药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副作用,例如,对肝肾的损伤以及对胃肠道的影响,虽然如西医自身所说,其副作用是很小的,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伤害的的确确的发生存在着,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众所周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繁多,副作用小,中药以经方加减及牛黄降压丸等中成药为主,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长期口服中药所带来的胃肠刺激以及中药口苦等事实,使得患者对中药治疗也显得力不从心,针灸治疗高血压相对于西药来说没有毒副作用,与中药相比也没有口味上的抵触及胃肠反应等不良感受,因此,针灸作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着其独有的优势。 本课题认为刺血疗法能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原发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的状态,肝阳上亢是临床最见证型,刺血通过改善气血亢行的状态达到平潜肝阳的作用,即通过放出体内“过盛”的血液,使气随血出,血行则气通,直接达到平气潜阳的效果,进而气行畅达血液流变症状。由此可以解释刺血疗法平潜肝阳、行气活血、疏肝健脾的作用。与其他针灸疗法相比,刺血疗法可通过改善血流变,良性调整血液成分,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代谢,刺激血管等途径促进组织修复,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泻血疗法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刺血疗法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本论文分文献综述与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研究进展,回顾总结了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第二篇综述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方法,并概述了肝阳上亢证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临床研究部分 目的:通过刺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与口服牛黄降压丸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充实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66例确诊为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泻血组32例,药物组34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泻血组取双侧1组穴位进行刺络泻血治疗(共3组穴位:①足三里、阴陵泉;②委阳、阳陵泉;③丰隆、曲泉);药物组予以口服牛黄降压丸1.6g,Qd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同时进行安全性监测,记录不良反应,最后统计分析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临床一般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泻血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为90.6%,药物组为88.2%,总疗效相当(P0.05)。刺血疗法可显著改善血压,改善血压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刺络泻血疗法是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刺络泻血 肝阳上亢型 临床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1;R25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英文缩略语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27
  • 综述一 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9-19
  • 1 流行病学9
  • 2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9-11
  • 3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及症状11-13
  • 4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13-14
  • 5 结语14-15
  • 6 参考文献15-19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19-27
  • 1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19-20
  • 2 辩证分型20
  • 3 肝阳上亢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现代研究20-22
  • 4 治疗现状22-23
  • 5 结语23-24
  • 6 参考文献24-27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7-57
  • 前言27-28
  • 资料和方法28-33
  • 1 研究对象28-29
  • 2 研究方法29-33
  • 结果33-39
  • 1 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33-34
  • 2 疗效分析34-37
  • 3 不良反应37-39
  • 讨论39-45
  • 1 肝阳上亢与原发性高血压病39
  • 2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法比较39-40
  • 3 刺络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穴原则40-41
  • 4 结论41-42
  •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42-44
  • 参考文献44-45
  • 病例报告表45-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世发;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瘀血性高血压头痛初探[J];北京中医;1985年06期

2 施仲伟;STOP-2试验:抗高血压治疗的关键是有效地降低血压[J];中国医药导刊;2000年02期

3 胡钢英,王晋明,李庚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4 邢翠平,蒋建民,张之轩;无偿献血者一次献血400ml的可行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年01期

5 石伟彬,刘光耀,杨成明;中枢神经系统与高血压[J];临床荟萃;2003年01期

6 李忠业,彭中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研究概况[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7 朱国庆,王玮;中枢血管紧张素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8 侯延丽;123例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2年08期

9 李爱国,赵连友;心理社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互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8期

10 罗勇,高兴玉,陈丽,向江,葛颖,张俊,刘奇玉;原发性高血压的自主神经功能研究[J];高血压杂志;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754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754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a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