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阶梯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阶梯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抽动障碍 耳穴贴压法 捏脊针四缝法 疏肝健脾法 中西医结合阶梯法 儿童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阶梯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抽动障碍儿童按照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量表)制定的病情分级标准分级,根据评分进行中西医结合阶梯法分级治疗,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以治疗2周、4周、8周、12周后为疗效及不良反应测评时点,评估症状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根据评分决定升降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抽动障碍患儿症状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按照YGTSS量表评分分级,其中一级12例,二级24例,三级12例,四级2例;治疗后,患儿的抽动症状显著改善,其中14例抽动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4周、8周及12周后,患儿的抽动积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治疗2周、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及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YGTSS减分率评定疗效,其中临床痊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阶梯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既能最大限度发挥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又能让病情严重者症状可以得到及时控制;根据量化的疗效评价标准,病情控制后采取降级治疗,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西药的使用时间,减少其副作用,改善其停药易反复等问题,患儿的依从性强。
【作者单位】: 佛山市中医院儿科;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耳穴贴压法 捏脊针四缝法 疏肝健脾法 中西医结合阶梯法 儿童
【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108039)
【分类号】:R749.94
【正文快照】: 抽动障碍是一种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的综合征,以眨眼、面部抽搐、不自主发声等为临床特征[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且治疗困难,难治性病例增多。本研究针对本地区抽动障碍患儿症候学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阶梯法治疗,收到较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艳;陈燕惠;陈辉;刘智胜;;阿立哌唑与泰必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6期
2 何立;针刺耳压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年03期
3 张骠;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治特点及其研究述略[J];江苏中医药;2004年09期
4 王敏华;韩新民;;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7年10期
5 杜淑娟;郑燕霞;彭贝如;;耳穴贴压联合益智宁神口服液治疗多发性抽动症32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6年06期
6 姜雪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J];四川中医;2009年08期
7 张帆;朱盛国;李艳;;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8 王家勤;德巴金缓释片添加治疗学龄期儿童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9 单靖珊;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的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10期
10 吴家骅;抽动障碍的分类、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运;姜蕾;鲍远程;;鲍远程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2 张鸿;蔡宏刚;曾艳成;;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按摩与导引;2008年03期
3 廖品东;刘元华;孙洋;姜国成;李应志;;黄氏按摩流派研究进展补遗[J];按摩与导引;2008年04期
4 廖品东;曾雪莲;翟世翠;;冯氏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8年06期
5 张同园;;中医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近况[J];北京中医;2007年05期
6 张艳琴;夏桂选;徐荣谦;;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J];北京中医药;2008年11期
7 贾超;姜桂美;庄s,
本文编号:764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76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