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5:38
本文关键词: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应用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并对此方法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客观疗效进行总结比较,以期对此作出系统、客观、科学的疗效评价,试图探究一个行之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肩周炎的优佳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68例符合研究要求的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和对照组(TDP灯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2组病例患者的病情、病程、年龄等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肩关节疼痛指标的变化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 1.本研究共完成病例63例,治疗组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0-65岁,平均56.09±6.75岁。对照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7.00±6.04岁。两组病例从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2.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在症候积分、疼痛积分、肩部功能及活动度积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具有可比性。 3.经治疗,治疗组(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共痊愈13例(40.63%),显效13例(40.63%),有效4例(12.5%),无效2例(6.24%);对照组共痊愈7例(22.58%),显效11例(35.48%),有效9例(29.03%),无效4例(12.91%)。经Ridit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确的疗效,其中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疗效明显优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优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在疼痛、肩部功能及活动度方面,两组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疗效优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 结论: 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法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法治疗肩周炎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均能改善症状、缓解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但治疗效果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因此,弹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弹拨手法 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20
- 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10-12
- 1.1 概述10
- 1.2 中医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10-11
- 1.3 中医对肩周炎的辩证分型、分经11-12
- 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12-14
- 2.1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定义12
- 2.2 肩周炎的病因病机12-13
- 2.3 病理变化13-14
- 2.4 临床分期14
- 3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14-20
- 3.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14-18
- 3.2 西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18-20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0-25
- 1 临床资料20-21
- 1.1 病例来源20
- 1.2 诊断标准20
- 1.3 纳入标准20
- 1.4 排除标准20-21
- 1.5 剔除病例标准21
- 1.6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21
- 2 研究方法21-23
- 2.1 临床资料21
- 2.2 分组和治疗方法21-23
- 3 观察指标23
- 3.1 一般项目23
- 3.2 疗效评价性指标23
- 4 疗效评定标准23
- 5 安全性观察23
- 6 受试者权益保护23-24
- 7 知情同意书(见附表1)24
- 8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24-25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5-30
- 1 基线资料分析25-26
- 1.1 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性比较25
- 1.2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性比较25
- 1.3 两组治疗前病程差异性比较25
- 1.4 两组患者病位差异性比较25-26
- 2 结果与分析26-30
- 2.1 两组间疗效的比较26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26-27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比较27-28
- 2.4 两组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比较28-29
- 2.5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积分比较29-30
- 第四部分 讨论30-34
- 1 病因病机的探讨30
- 2 弹拨手法及TDP灯治疗本病的机理30-32
- 3 关节松动技术探讨32-33
-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33
- 5 结论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登北;;中药湿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周辉;;用系统理论方法从整体观探讨肩周炎的发病机理[J];按摩与导引;1992年01期
3 唐光丽;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3年06期
4 王震寰,,杨其云,王春,叶斌,苗华;肩胛上神经感觉支分布与肩痛关系的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5 孟祥慧;;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J];当代医学;2009年10期
6 向诗余;吕皓月;许佳一;崔凯;;“肩三针”齐刺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年06期
7 樊宏;;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125例[J];甘肃中医;2010年10期
8 李学君,刘宁,王广宏,周新刚;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和治疗[J];航空航天医药;1999年04期
9 朱黔昂;;黄芪蠲痹汤治疗肩周炎5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6年04期
10 刘国华;郭琦;夏正芳;祁玉贵;朱文峰;吕成堂;王玉武;;关节镜检查治疗肩关节疾病16例[J];交通医学;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772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77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