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大量心包积液中西医治验1例

发布时间:2017-09-06 11:21

  本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大量心包积液中西医治验1例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脉浮 红斑狼疮病 暗红斑 肺呼吸音 胸下 治验 白痰 舌暗 端坐呼吸


【摘要】: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咳痰1个月,发热1d。患者有红斑狼疮病史19年,小剂量泼尼松10mg长期控制。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咯白痰,量多,心悸,呼吸时胸前区及左胸下部疼痛明显,夜间有突发性端坐呼吸,稍汗出,怕风,怕冷。查体:舌暗红,苔黄干,左脉浮细数,右脉浮滑。T:39.0℃,P:116次/min,R:20次/min,Bp:120/80mm Hg。颜面部可见暗红斑,双肺呼吸音粗,双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脉浮;红斑狼疮病;暗红斑;肺呼吸音;胸下;治验;白痰;舌暗;端坐呼吸;
【分类号】:R593.241
【正文快照】: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咳痰1个月,发热1d。患者有红斑狼疮病史19年,小剂量泼尼松10mg长期控制。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咯白痰,量多,心悸,呼吸时胸前区及左胸下部疼痛明显,夜间有突发性端坐呼吸,稍汗出,怕风,怕冷。查体:舌暗红,苔黄干,左脉浮细数,右脉浮滑。T:39.0℃,P:116次/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新建,钱龙,李向培;1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杨蓉;李向培;;环磷酰胺与霉酚酸酯治疗狼疮肾炎的进展[J];安徽医学;2010年06期

3 沈卫华;潘伟忠;张聪武;;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J];安徽医药;2007年01期

4 刘健,刘晓晖,韩明向;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李树岗;宋远瑛;;补肾活血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陈鹏;朱琳;邹荥;杜红莲;周云;顾向浩;;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噶勒登玛;巴林其木格;董海荣;韩富秋;;C-反应蛋白在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的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宣磊;孙连庆;董振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10期

9 姚立芳,张晓波,马玲,唐榕,尹学英;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上肢动脉狭窄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1期

10 么刚;孙建男;刘巍立;李雪岩;陈秀梅;;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上肢动脉疾病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伏虎;罗洁樱;廖小玲;张俊;冯程;;应用微博群随访SLE患者生存质量的探索[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王义军;;关于中医药阻止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的几点思考[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绍华;;低频磁疗治疗急性滑膜炎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陈湘君;顾军花;茅建春;苏励;程鹏;;内外合治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潘海峰;叶冬青;;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6 潘海峰;叶冬青;;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朱立炜;叶冬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苏晓;陈薇薇;杨旭鸣;唐华燕;夏嘉;夏菁;;中药组方治疗SLE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9 周双印;;从《内经》相关理论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孟渊;;邓兆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经验[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中医药治疗狼疮肾炎的证候与疗效相关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孙崇玲;LL-3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宁;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疗效观察及对阴虚模型大鼠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邹延峰;安徽省农村人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及其环境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喜德;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刘健;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脾”论治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于佐文;金实教授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经验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金培志;滋阴狼疮胶囊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的疗效评价及对GC、GRmRNA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董宏生;中药痹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和骨修复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10 李春雯;肾复康治疗狼疮性肾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赞;狼疮解毒丸治疗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刘小军;长春新碱联合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评价及对BAFF和BAFF-R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苏美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叶伟海;我院5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方药特点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俞明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明英;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体质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超;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丽丽;FCRL3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若洁;基因CD247在亚洲人群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冲;PLNPK对实验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及其影响B淋巴细胞活化的机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祖华,邱夏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2 许杰州,曾庆馀,肖征宇;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3 刘钢,王兰兰,谢其冰,李立新,王忠明,林懋贤;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的观察[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4 陈蓓,唐福林;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5 李彩凤,江载芳,何晓琥;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年05期

6 梁小红;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探讨[J];华夏医学;2000年06期

7 何惠英,王海鹰,叶小英;8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指标测定的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陈红清,徐文严;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9 陈红清,徐文严;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5期

10 唐蓉,王黎敏,叶任高,姜宗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蓓;林进;徐立勤;徐丹怡;曹恒;孙德本;;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12例临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于晓春;;一例以头痛、抽搐、昏迷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报告[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韩建文;张学军;;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成;张安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蔼平;白琳;任宝娣;;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6例疗效观察[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6 刘平;周涛;马海涛;李晓绿;邱文淼;;以肢端坏死为首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临床病例报道[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8 安莉萍;辛小红;;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体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9 阎小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体会[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10 王建明;阎小萍;王昊;陶庆文;;由病例分析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3 仇逸;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 精心调养与护理[N];保健时报;2005年

5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6 邓洁;历代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栗占国 罗刚;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要规范[N];健康报;2006年

8 ;广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红斑狼疮获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10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继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彭武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编码RNA组学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张细凤;调节免疫中成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静;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预后的统计模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潘发明;中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受体家族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6 张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魏华;周期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弓娟琴;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凋亡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9 王斌;白细胞介素-10基因5'端侧翼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冯金保;中国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迪;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何伟;云南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9年

3 郑嵘君;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4 温蝶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远期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吴会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郝晓红;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孙乐栋;系统性红斑狼疮内脏损害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刘新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探讨[D];暨南大学;2004年

9 楼波;血浆骨桥蛋白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胡以松;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02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802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