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0:34

  本文关键词: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抑郁症(MDD) 事件相关电位(ERP)


【摘要】:目的:通过ERPs检测方法、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及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观察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rTMS、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联合临床观察指标并通过分析电针、rTMS对抑郁症的治疗机理以探求电针是否对rTMS存在增效。 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90例MMD患者,将其随机分电针联合rTMS组、rTMS组、药物组三组,其中每组30例,另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电针联合rTMS组在对患者进行rTMS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电针治疗2周(15d),并常规持续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物治疗,rTMS组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2周(15d),药物组给予同类抗抑郁剂进行治疗。三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第4周进行24项Hamilton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 MMN潜伏期、P3b潜伏期值、患者对靶刺激的反应时间及准确率进行评估和测试。 结果:1.治疗15天后及30天后随访结果显示,电针联合rTMSz组患者的MMN潜伏期明显缩短,与rTMS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联合rTMS组患者的ISI减分均值高于rTMS组的患者,两组患者减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电针联合rTMS治疗15天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其显效率为73.3%,rTMS组治疗15天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显效率为53.3%,电针联合rTMS组显效率明显高于rTMS组。电针联合rTMS组与rTMS组积分降低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0天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电针联合合rTMS组HAMD评分进一步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为76.7%,rTMS组显效率为70.0%,电针联合rTMS组显效率高于rTMS组。电针联合rTMS组与rTMS组积分降低值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联合rTMS治疗15天后,治疗结束后30天随访,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以上两个时间点HAMA积分降低值与rTMS组无显著差异(P0.05)。3.电针联合rTMS组、rTMS组治疗15天后及30天后随访,患者对靶刺激的反应时间与准确率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电针联合rTMS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记忆力及睡眠障碍,在治疗15天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中,治疗效果显著优于rTMS,体现了电针对以上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存在增效; 2.电针联合rTMS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并未发现电针对此存在明显增效; 3.电针联合rTMS对抑郁症患者受损的注意-执行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样本含量有关)。
【关键词】: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抑郁症(MDD) 事件相关电位(ERP)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7
  • 缩略词表7-8
  • 目录8-11
  • 引言11-13
  • 1 研究对象13-15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13
  • 1.2 病例诊断标准13-14
  • 1.3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及步骤14
  • 1.4 终止试验的条件14-15
  •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15
  • 1.6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15
  • 2 研究方法15-22
  • 2.1 样本量估算15-16
  • 2.2 随机分组及隐藏16
  • 2.3 治疗措施16-19
  • 2.3.1 电针联合rTMS治疗组16-18
  • 2.3.1.1 选穴16
  • 2.3.1.2 定位16-17
  • 2.3.1.3 操作17
  • 2.3.1.4 针具17
  • 2.3.1.5 疗程17
  • 2.3.1.6 重复经颅磁刺激17-18
  • 2.3.1.7 药物治疗18
  • 2.3.2 磁刺激治疗组18
  • 2.3.3 药物治疗组18
  • 2.3.4 对照组18-19
  • 2.4 观察指标19-21
  • 2.4.1 观察周期19
  • 2.4.2 一般情况19
  • 2.4.3 安全性指标19
  • 2.4.4 疗效指标19-21
  • 2.5 治疗评价21
  • 2.6 依从性评价21
  • 2.7 不良事件观察与记录21
  • 2.8 安全性评价21-22
  • 2.9 统计学方法22
  • 3 研究结果22-48
  • 3.1 一般临床资料22-23
  • 3.2 病倒完成情况23
  • 3.3 各治疗组对MMD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23-30
  • 3.3.1 不同组别患者HAMD基线水平分析23-24
  • 3.3.2 治疗后同一时间点不同治疗组疗效好转情况24-26
  • 3.3.2.1 治疗15天后各治疗组HAMD计分24-25
  • 3.3.2.2 治疗后30天各治疗组HAMD计分25-26
  • 3.3.3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同一治疗组疗效比较26-30
  • 3.3.3.1 rTMS组不同时间点HAMD计分26-27
  • 3.3.3.2 电针联合rTMS组不同时间点HAMD计分27-28
  • 3.3.3.3 药物治疗组不同时间点HAMD计分28-29
  • 3.3.3.4 不同治疗组显效率及无效率29-30
  • 3.4 各治疗组对MMD患者焦虑症状的缓解情况30-36
  • 3.4.1 不同组别患者的HAMA基线30-31
  • 3.4.2 治疗后同一时间点不同治疗组疗效好转情况31-33
  • 3.4.2.1 治疗15天后各治疗组HAMA计分31-32
  • 3.4.2.2 治疗30天后个治疗组HAMA计分32-33
  • 3.4.3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同一治疗组疗效比较33-36
  • 3.4.3.1 rTMS组不同时间点HAMA计分33-34
  • 3.4.3.2 电针联合rTMS组不同时间点HAMA计分34-35
  • 3.4.3.3 药物治疗组不同时间点HAMA计分35-36
  • 3.5 各组MMN、P_(3b)、反应时间及准确率36-47
  • 3.5.1 各组MMN、P_(3b)、反应时间及准确率基线水平36-38
  • 3.5.2 治疗后同一时间点不同治疗组疗效情况38-41
  • 3.5.2.1 治疗15天后疗效情况38-39
  • 3.5.2.2 治疗后30天疗效情况39-41
  • 3.5.3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同一治疗组疗效情况41-45
  • 3.5.3.1 rTMS治疗组疗效情况41-43
  • 3.5.3.2 电针联合rTMS组疗效情况43-45
  • 3.5.3 药物治疗组疗效情况45-47
  • 3.6 rTMS、电针联合rTMS组对MM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47-48
  • 讨论48-64
  •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48-53
  • 1.1 抑郁症的中医病症名称48
  • 1.2 中医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48-49
  • 1.3 从“气机升降”探讨针灸、TMS对情志疾病的治疗机理49-53
  • 1.3.1 人体左右大脑半球的非对称性49-50
  • 1.3.2 中医关于人体左阴右阳、左升右降理论50-51
  • 1.3.3 “气机升降”理论与“大脑半球非对称”的关系51-52
  • 1.3.4 电针对MMD患者MCE的逆向调整及气机调节52-53
  • 2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53-56
  • 2.1 对病因的认识53-55
  • 2.1.1 神经、内分泌因素54
  • 2.1.2 免疫因素54
  • 2.1.3 社会文化心理因素54-55
  • 2.1.4 其他因素55
  • 2.2 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及特点55-56
  • 3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依据56-57
  • 4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依据57-59
  • 4.1 额叶在重复经颅刺剌治疗中的机理57-58
  • 4.2 高频刺激左侧DLPFC与低频刺激右侧DLPFC比较58-59
  • 5 电针联合rTMS对抑郁症的影响59-64
  • 5.1 电针联合rTMS对MMD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59-60
  • 5.2 电针联合rTMS对MMD患者注意-执行功能的影响60-61
  • 5.3 电针联合rTMS对MMD患者大脑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影响61-62
  • 5.4 电针对rTMS的增效机制62-63
  • 5.5 电针联合rTMS对MMD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63-64
  • 结论64-65
  • 问题与展望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件一72-83
  • 综述一 从神经突触可塑性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72-79
  • 参考文献77-79
  • 综述二 从脑功能影像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中枢机制79-83
  • 参考文献82-83
  • 附件二83-89
  •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标准83-87
  • 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标准87-89
  • 附件三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89-90
  • 附件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9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博;何林丽;邹可;蔡定均;杨君兰;郑重;;电针结合rTMS对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期待心理反应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余曙光;罗松;韩婷;唐勇;;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可塑性的影响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3 杨晓梅;突触传递的长时程抑制的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2002年02期

4 左玲俊,徐俊冕,顾牛范;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年01期

5 莫煊;党海红;邹韶红;曾建梅;;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与甲状腺激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6 张选红,江开达,左传涛,王立伟,曹秋云,赵军;首发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初步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3期

7 黄泳,唐安戊,李求实,李东江,夏东斌,解亚宁;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4年10期

8 张咏梅;胡斌;王朝辉;孙玲;郭中孟;郭文;谭立文;;高频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2011年05期

9 张毅;刘鹏;田捷;秦伟;梁继民;;针刺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J];软件学报;2009年05期

10 谢步霓,赵仓焕;醒脑开窍法治疗抑郁症探讨[J];四川中医;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941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941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