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学联合骨髓象检测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分子遗传学联合骨髓象检测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 NPM1 FLT3 骨髓象检测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遗传学(NPM1和FLT3基因突变)联合骨髓象检测对初治、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ytogenetically Normal-Acute Myeloid Leukemia,CN-AML)患者预后影响的规律,寻找AML预后判断的新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血液内科、和济医院血液内科的初治并且有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资料的CN-AML患者(非M3型)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在诱导治疗结束当天或结束后第1天(T时间点)和停化疗后7-10天(骨髓抑制期)行骨髓象检测。根据分子遗传学(FLT3和NPM1基因状态)、骨髓幼稚细胞比例(T时间点及骨髓抑制期)对CN-AML患者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根据FLT3和NPM1基因状态对入组的CN-AML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FLT3+组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是13.9%、2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率为5.6%、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19.4%,中位RFS及中位OS分别为6.9个月和9.4个月,与FLT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NPM1+组与NPM1-组预后相当,CR率、R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FLT3和NPM1基因检测结果将CN-AML患者分为4组:NPM1+/FLT3-、NPM1-/FLT3-、NPM1-/FLT3+和NPM1+/FLT3+,NPM1+/FLT3-组的CR率、RFS及OS明显优于其余3组;NPM1-/FLT3-预后居中;NPM1-/FLT3+和NPM1+/FLT3+预后最差,且后2组患者的CR率、RFS及OS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定义NPM1+/FLT3-患者为良好组、NPM1-/FLT3-患者为中等组、NPM1-/FLT3+和NPM1+/FLT3+患者为不良组。3入组患者均在T时间点和骨髓抑制期行骨髓象检测,不同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0.05者的CR率、RFS和OS均明显优于≥0.05者(P0.05),且T时间点与骨髓抑制期的骨髓象有相关性(r=0.972,P0.001)。4 CN-AML患者根据FLT3和NPM1基因分为良好组、中等组及不良组后,联合T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再次进行预后分析,发现中等组中T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0.05者与良好组预后接近,可将其归入良好组;不良组中T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0.05与中等组中≥0.05者预后相当,将其归入中等组;而不良组中≥0.05者预后最差。5经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FLT3基因和T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均可作为影响CN-AML患者R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NPM1可以作为影响FLT3-患者R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治的CN-AML患者,应积极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初步进行危险度分层,有利于指导临床方案的选择;诱导化疗结束后,根据T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可以早期、客观地评估CN-AML患者对化疗方案的反应性及敏感性,并且可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策略;FLT3和T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可以作为影响CN-AML患者R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NPM1可以作为影响FLT3-患者R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4,P=0.038)。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 NPM1 FLT3 骨髓象检测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9-11
- 前言11-13
- 1 对象与方法13-16
- 1.1 研究对象13
- 1.2 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价13-14
- 1.3 研究方法与分组方式14-15
- 1.4 统计学分析15-16
- 2 结果16-28
- 2.1 FLT3或NPM1基因突变的频率16-17
- 2.2 诱导化疗后的预后分析17-26
- 2.3 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6-28
- 3 讨论28-30
- 4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2
- 综述32-41
- 参考文献37-41
- 致谢41-43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43-44
- 个人简历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大龙;龙振洲;;补体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5年05期
2 蔡武城;《医学分子遗传学》[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8年02期
3 张玉琦,李克,李桂林,成义仁;“自杀”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4年02期
4 蔡涛,杨毅;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分子遗传学基础及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3期
5 张旭晨,李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9年06期
6 许波;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6期
7 郑梅玲,金瑞林;人类性别发育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1期
8 黄为民,陈仁馨;人补体B因子的分子遗传学及其临床意义[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0年S1期
9 赵国华,唐北沙;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分子遗传学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年02期
10 卢兴国;;加强同分子遗传学的联系,进一步提升血液形态学的诊断水平[J];检验医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时铭;;分子遗传学新进展[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何香花;何俐;徐严明;;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41例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何玺玉;杨尧;朱丽娜;刘欣;王艳;王春枝;;不明原因智力运动发育迟滞/低下儿童分子遗传学病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陈阿梅;崔明玉;王宇一;文历东;闫文瑛;旭日;;中国北方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人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李娜;黄云鸿;彭永德;王育t,
本文编号:1045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4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