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T细胞与肝细胞肝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与肝细胞肝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细胞肝癌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肿瘤逃逸 预后
【摘要】: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肝细胞肝癌的预后较差,但用来预测病人生存的方法至今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研究和分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在肝细胞肝癌内的分布以及对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57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的方法分析肿瘤内浸润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运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分析评估肿瘤内浸润淋巴细胞的数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虽然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56+NK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在肿瘤周围组织中数量明显增多,我们发现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却是在肿瘤组织内显著增加,尤其是以ICOS+Foxp3+调节性T细胞最为明显,它在肿瘤内的增加不仅仅体现在绝对数量方面,更体现在占总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方面。肿瘤组织中增加的调节性T细胞提示肝细胞肝癌患者较差的预后,Foxp3+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比为肝细胞肝癌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Foxp3+调节性T细胞,特别是ICOS+调节性T细胞促使肝细胞肝癌组织内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肿瘤组织中的大量积聚的调节性T细胞和较高的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比率是预测肝细胞肝癌病人较差预后的预后因素。抑制调节性T细胞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内积聚可能是肝细胞肝癌治疗新策略。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肿瘤逃逸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缩略词表9-12
- 1 引言12-15
- 2 材料与方法15-23
- 2.1 主要实验仪器15-16
-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16-17
- 2.3 病人与标本17
- 2.4 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免疫荧光17-19
- 2.5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19-21
- 2.6 统计分析21-23
- 3 结果23-31
- 3.1 病人临床特征23-24
- 3.2 CD3~+,CD4~+,CD8~+CTL和CD56~+NK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在癌旁组织显著升高24-26
- 3.3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ICOS~+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内组织数量增加26-28
- 3.4 Foxp3~+调节性T细胞迁移到肿瘤可能是受CCL20的招募28-29
- 3.5 调节性T细胞对肝癌病人预后的影响29-31
- 4 讨论31-34
- 5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0
- 综述40-52
- 参考文献46-52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强;芮静安;王少斌;陈曙光;周立;韩凯;魏学;张宁;赵海涛;程恩成;;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期系统的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02期
2 徐昌隆;黄智铭;郑君杰;薛战雄;;肝细胞肝癌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Kubo S;Tanaka H;Shuto T.;徐瑞;;按照日本集成分期评分法观测病毒感染在肝细胞肝癌预后的影响[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4期
4 何俊玉;;抑癌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6年25期
5 刘志升;李强;;肝细胞肝癌血管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的有效预测[J];生物学通报;2009年02期
7 夏金堂;伍兆锋;李雯;陈连周;王花;赵杰;汪谦;;组织芯片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过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年02期
8 史炯;钦伦秀;;肝细胞肝癌术后预后分子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9 胡朝辉;罗华;杨培;邓文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肝细胞肝癌关系的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10 严律南;;肝细胞肝癌分期标准之我见[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生;杜智;高英堂;薛春祥;张勤;朱争艳;王伟丽;;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佳;周琳;杨柳;杨U,
本文编号:1057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5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