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IL-17通过上皮间皮转化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0:28

  本文关键词:IL-17通过上皮间皮转化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胃癌 EMT IL-17 侵袭转移


【摘要】:研究背景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2014年全世界大约有700000人死于胃癌,胃癌是导致死亡最多的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但仍有大于50%的患者在术后五年内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导致死亡。其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尚不清楚。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的一部分亚群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分泌产生的一种促进炎症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IL-17主要有155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2)×103的同型二聚体,N端为信号多肽。IL-17细胞因子家族中至少有6个成员,包括IL-17A亚型、IL-17B亚型、IL-17C亚型、IL-17D亚型、IL-17亚型E(又称为IL-25)和IL-17F亚型,其中IL-17A亚型是该细胞家族中的标志性细胞因子(hallmark cytokine)又称为IL-17或CTLA-8[1-3]。慢性炎症的种类复杂、表现形式各异例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乙肝病毒的感染和病源不明的各种前列腺炎均可致部分肿瘤的发生,称为炎症相关性肿瘤,而在这类肿瘤中都发现有IL-17表达增高。在我们前期研究中有部分内容关于IL-17的研究,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IL-17,而且IL-17的表达程度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现显著正相关,胃癌患者IL-17高表达在预后较差的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但IL-17是如何影响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IL-17与上皮间质转化有一定的关系。肿瘤微环境是一个由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免疫细胞以及众多细胞因子组成的复杂环境,文献报道,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因子和炎症介质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也发挥着重要影响。一方面,肿瘤细胞等能够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一些炎性因子发挥着抑制肿瘤的作用;另一方面,炎性因子可以促进血管新生,激活某些信号途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有研究认为,肿瘤的侵袭转移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有联系,但在胃癌中IL-17与EMT的关系尚未阐明。上皮间质转化是一个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特性,同时获得间皮特性,并且具有运动能力的生物学变化过程。该过程的发生形态学的改变,与细胞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有关。最近大量研究证实,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侵袭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与细胞之间粘连的能力降低,细胞与细胞的基质粘附能力减弱,运动能力增强,但是否是有炎症因子的作用并未深入研究。现有的研究表明il-17在乳腺癌、前列腺癌中与emt的关系已部分阐明。这些特征的改变均可为侵袭转移提供条件,鉴于此过程在侵袭转移的重要作用,阐明上皮间质转化影响因素对于研究肿瘤的侵袭转移有重要意义。基于il-17在胃癌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推测il-17可能影响胃癌侵袭转移能力,促进胃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体外细胞模型,通过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pcr、wb等方法研究il-17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以的影响。研究方法1.不同浓度il-17对胃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选取sgc-7901细胞以及mgc-803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ng/ml、1ng/ml、10ng/ml、100ng/ml、1μg/ml的il-17。细胞培养48小时,拍照记录细胞在il-17作用下形态学的变化。观察细胞在形态学的变化的程度,选择形态学变化最明显的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2.il-17对胃癌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方法用来测试两株胃癌细胞迁移运动能力:实验组加入100ng/ml浓度il-17培养48小时,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培养,进行划痕操作,记录划痕宽度。再培养24小时,再次记录两组划痕宽度。3.il-17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方法用来检测两株胃癌细胞侵袭能力:选取重悬细胞,实验组加入100ng/ml浓度的il-17,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培养48小时。将细胞接种到transwell小室上室,下室加入含胎牛血清,再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取出transwell小室,洗净后,固定,染色,计数。4.il-17对胃癌细胞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real-timepcr实验方法运用来检测两株胃癌细胞mrna表达,实验组加入100ng/ml浓度的il-17,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培养48小时。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进行检测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在mrna的表达。5.il-17对胃癌细胞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bolt检测法运用来测定两株胃癌细胞蛋白表达量,实验组分别加入100ng/ml浓度的il-17,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培养48小时。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il-17对胃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l-17对胃癌细胞的细胞形态影响实验中我们发现,il-17处理过后的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呈浓度依赖性,以100ng/ml的il-17处理过后,24小时对细胞形态影响最大,可以观察到细胞间粘附降低,细胞由多角形态变成梭型,部分细胞变圆,甚至呈悬浮状态。2.il-17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gc-7901胃癌细胞实验组划痕宽度0.41±0.09mm,对照组划痕宽度0.71±0.09mm,(p=0.018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迁移运动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mgc-803胃癌细胞实验组划痕宽度0.40±0.15mm,对照组划痕宽度0.76±0.13mm,(p=0.036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迁移运动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3.il-17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gc-7901胃癌细胞实验组穿膜细胞数170±15个,对照组穿膜细胞数131±14个,(p=0.033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mgc-803胃癌细胞实验组穿膜细胞数159±28个,对照组穿膜细胞数94±18个,(p=0.029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4.il-17对胃癌细胞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gc-7901胃癌细胞e-cadherin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0.81±0.14,对照组0.97±0.16,(p=0.0222);n-cadherin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16±0.12,对照组0.71±0.13,(p=0.014);vimentin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51±0.22,对照组0.81±0.13,(p=0.009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gc-803胃癌细胞e-cadherin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0.45±0.13,对照组1.06±0.23,(p=0.0189);n-cadherin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36±0.20,对照组0.89±0.13,(p=0.0289);vimentin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51±0.22,对照组1.23±0.41(p=0.043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il-17对胃癌细胞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SGC-7901胃癌细胞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08±0.37,对照组1.82±0.22,(P=0.0418);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42±0.22,对照组0.84±0.16,(P=0.0209);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65±0.27,对照组0.95±0.10(P=0.014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GC-803胃癌细胞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实验组0.86±0.17,对照组1.56±0.29,(P=0.0238);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41±0.35,对照组0.77±0.15,(P=0.0441);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实验组1.01±0.12,对照组0.56±0.17,(P=0.022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胃癌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1.IL-17可以显著改变胃癌细胞的形态,以及显著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2.IL-17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以及显著增强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胃癌细胞上皮间皮转换。3.上皮间质转化是IL-17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胃癌 EMT IL-17 侵袭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2
【目录】:
  • 英文缩写词简表5-6
  • 英文摘要6-11
  • 中文摘要11-15
  • 第一章 前言15-17
  • 第二章 IL-17对胃癌细胞形态学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17-31
  • 2.1 引言17
  • 2.2 IL-17对胃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17-22
  • 2.2.1 材料与方法17-19
  • 2.2.2 结果19-22
  • 2.3 IL-17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22-26
  • 2.3.1 材料与方法22-23
  • 2.3.2 结果23-26
  • 2.4 IL-17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26-30
  • 2.4.1 材料与方法26-28
  • 2.4.2 结果28-30
  • 2.5 讨论30
  • 2.6 小结30-31
  • 第三章 IL-17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31-47
  • 3.1 引言31
  • 3.2 IL-17对胃癌细胞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的影响31-37
  • 3.2.1 材料与方法31-35
  • 3.2.2 结果35-37
  • 3.3 IL-17对胃癌细胞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37-44
  • 3.3.1 材料与方法37-41
  • 3.3.2 结果41-44
  • 3.4 讨论44-46
  • 3.5 小结46-47
  • 全文总结47-48
  • 参考文献48-52
  • 文献综述IL-17在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52-63
  • 参考文献58-6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成功,李敏,莫剑忠,萧树东;胃癌细胞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相关受体分析[J];胃肠病学;2000年02期

2 薛英威,耿敬姝,刘晓民,刘立人,高小敏,陈国林,张岂凡,赵家宏;胃癌细胞的流式分析及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0年03期

3 陈坚,林庚金,钱立平,程建,施冬云,张亚东,刘珊林;内源性活性氧水平及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增殖相关[J];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4 李莹,药立波,韩炯,王立峰,韩月恒,刘新平,林树新,俞强;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分子机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2期

5 罗和生,王维,包鹏辉,张翼;核因子-κB活性增强参与胃癌细胞长春新碱耐药[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8期

6 刘冀红,曹伟新,纪玉宝,张轶,刘炳亚,朱正纲,燕敏,林言箴;右旋甲硫氨酸对胃癌细胞作用初探[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1期

7 齐元玲;于皆平;刘启胜;邓全军;曹俊;于红刚;;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6年03期

8 何必立;吕宾;徐毅;苗青;范一宏;;温郁金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6年09期

9 郭强;李荣;李庆芳;夏绍友;杜晓辉;王立生;;高表达鞘氨醇激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10 陈先来;肖晓旦;杨荣;刘建平;;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胃癌细胞识别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霜;雷婷;韩者艺;刘杰;郭雪艳;丁睿;吴开春;丁杰;樊代明;;分化抑制因子1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陈韶华;吴灵娇;吴鸿儒;吴雅春;厉有名;;低浓度酒精对胃癌细胞活性及周期抑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韶华;吴灵娇;吴鸿儒;吴雅春;厉有名;;低浓度酒精对胃癌细胞活性及周期抑制[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娜;郭瑞芳;李文梅;邵建敏;汪浩;赵康;李书婷;王敬强;王融;徐宁志;刘斯奇;吕有勇;;大蒜素处理在胃癌细胞中引发的蛋白质表达响应[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5 ;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大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楼俪泓;;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对胃癌细胞周期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朗玮;;中药方剂1号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巩龙静;马君;周涵婧;郑荣儿;;胃癌细胞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谢少茹;沈洪;赵崧;张国新;郝波;刘增巍;施瑞华;;黄芪多糖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刘文超;任军;张学庸;刘智广;张晓楠;;防御素对胃癌细胞杀伤的体外实验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陆叶清;发现抑制胃癌细胞的重要基因[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衣晓峰 乔蕤琳 记者 赵宇清;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有新发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乔蕤琳;维生素E衍生物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N];健康报;2010年

4 王振岭;我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有重要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王振岭;抗癌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获重要发现[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王振岭;7种抗癌药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研究有新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张中桥;胃癌细胞MDR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吴一福 苏玉军;白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玲;IGF-1通过抑制Fox01核保留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胡伟国;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Thy-1激活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周韵斓;应激条件下胃癌细胞高表达线粒体活性氧和前梯度蛋白2促进肿瘤进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巨大维;白细胞介素8在胃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消痰散结方的干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董召刚;瘦素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蔡爱珍;乙酰肝素酶调节胃癌细胞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谱变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7 宋舟;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干样胃癌细胞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8 李明;两个新胃癌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9 刘天舒;骨桥蛋白对胃癌细胞生长、侵袭以及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赵贵君;溶血磷脂酸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作用及其信号通路[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光锬;CyclinA/CDK2介导BAG3 Ser291位点的磷酸化并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蔡洙哲;p12-LOX对胃癌细胞MKN-28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李龙;Her-2高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D];长江大学;2015年

4 赵婷婷;GPIbα对胃癌细胞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兰州大学;2015年

5 谢瑞霞;盘状结构域受体1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影响胃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王东仓;NM23-H2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D];兰州大学;2015年

7 朱瑞雪;NDRG2基因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8 董凯楠;内质网应激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9 单争争;二甲双胍在IL-6诱导胃癌细胞EMT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10 田莉;NM23-H2通过诱导自噬抑制胃癌细胞EMT的发生[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64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64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