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D2-40、RUNX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25 12:28

  本文关键词:D2-40、RUNX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D2-40 LMVD RUNX3 淋巴管生成 结直肠癌 预后


【摘要】:目的:一直以来,淋巴管被认为是肿瘤转移过程中的被动的参与者,仅简单地为肿瘤细胞向淋巴结引流提供运输通道。随着淋巴管特异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和相关研究的进展,提高了淋巴生物学结论的可信性,进一步证明了淋巴管系统与肿瘤转移播散两者的关系及机制错综复杂。D2-40是一种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因其可与表达于胎儿睾丸、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表面的癌胚抗原M2A特异结合而被发现。目前的研究认为D2-40仅在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而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是淋巴管最有效的和最特异性标记物,其特异性高达98%。微淋巴管密度(LMVD),是量化D2-40阳性表达的指标,也是肿瘤淋巴管新生的评估指标,观察肿瘤LMVD可以客观判断肿瘤淋巴管生成情况,且有利于评估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及预后。RUNX3(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3)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凋亡以及信号转导起调控作用。基因有2个较大的且容易发生甲基化的Cp G岛(Cytosine phosphate diester gullanine island),一旦该Cp G岛发生甲基化,将会导致RUNX3基因表达沉默,其通过TGF-β和BMP两个信号通路下调目标基因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将受抑,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的研究表明,RUNX3基因表达下调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尤其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联合检测7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患者正常大肠组织中D2-40、RUNX3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76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均为首次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进行放疗、化疗及生物学治疗。同时收集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切缘距离肿瘤边缘5cm以上正常组织标本76例。所有收集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2-40和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以及二者相互之间联系。结果:1.D2-40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正常组织标本均有阳性表达,其量化指标LMVD在癌周边区显著高于癌中心区和正常大肠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中心区和正常大肠组织的LMVD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2.结直肠癌中癌中心区LMVD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肝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而癌周边区LMVD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性,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肝转移有关(P0.05)。3.RUNX3在结直肠癌、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84%(28/76)和100%(76/7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结直肠癌中RUNX3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性,而与临床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肝转移有关(P0.05)。5.结直肠癌癌周边区LMVD与RUNX3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478,P0.05)。结论:1.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淋巴管新生,且主要分布于癌周边区,癌周边淋巴管密度与结直肠癌的进展相关。2.结直肠癌癌周边区的LMVD增高与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进展、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3.RUNX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RUNX3表达降低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相关,是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4.结直肠癌癌周边区LMVD与RUNX3的表达阳性率呈负相关,RUNX3低表达可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的转移;5.联合检测结直肠癌RUNX3的表达和癌周边区LMVD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进展程度、判断转移和评估预后,调控RUNX3的表达和抗肿瘤淋巴管生成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分子治疗的又一靶点。
【关键词】:D2-40 LMVD RUNX3 淋巴管生成 结直肠癌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前言11-14
  • 材料与方法14-21
  • 结果21-32
  • 讨论3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1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51-52
  • 致谢52-53
  • D2-40 在结直肠癌淋巴道转移中的研究进展53-64
  • 参考文献59-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杨;王竹君;申兴斌;王军;王春阳;;VEGF-C、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郑荣寿;张思维;吴良有;李光琳;赵平;赫捷;陈万青;;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093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93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