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本文关键词:17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总结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近10年收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整体分布情况;探讨DLBCL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病理特征、整体治疗情况及初次治疗的疗效与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判断DLBCL预后提供理论参考,进而规范临床个体化治疗,从而为促进本地区DLBCL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年01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79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了解DLBCL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病理特征、整体治疗情况及初次治疗的疗效的分布情况;其次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DLBCL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肿瘤家族史、乙肝病毒感染;临床特点:首发症状、首发部位、结外受累部位的数目、B组症状、IPI(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评分、体力状况(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临床分期、肝脏、脾脏、骨髓浸润情况及肿瘤大小;实验室指标:贫血、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及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病理特征:病理类型、肿瘤细胞来源、CD5、Bcl-2及细胞增殖指数(Ki-67);治疗情况:是否治疗、不同治疗方案、不同化疗方案及是否规范化治疗及初次治疗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对DLBCL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的影响;最后对可能影响DLBCL的单因素通过COX生存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79例DLBCL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1.42:1);中位年龄59岁,年龄≤60岁占53.1%(95/179);汉族多于回族(汉族:150/179,83.8%;回族:26/179,14.5%;其他民族:3/179,1.7%);有肿瘤家族史者占8.4%(15/179);179例患者中有146例进行了乙肝五项检查,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HBs Ag阳性者)占15.1%(22/146)。临床特点:原发于淋巴结内的患者82例(82/179,45.8%),而以体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仅占40.8%(73/179);原发于结外器官的患者高达97例(97/179,54.2%),其中以胃肠道最多(38/97,39.2%);结外受累部位≤1个为155例(155/179,86.6%);有B组症状的占33.5%(60/179);IPI预后分组中,低危组占20.7%(37/179),低-中危占30.7%(55/179),中-高危占22.3%(40/179),高危占26.3%(47/179);ECOG评分0-1分者占80.4%(144/179);临床分期Ⅰ-Ⅱ占52.5%(94/179);肝脏、脾脏浸润者各21例(21/179,11.7%);179例DLBCL患者中有144例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骨髓浸润者16例(16/144,11.1%);以7.5cm作为大肿块分界点,7.5cm明显多于≥7.5cm(151/179,84.4%VS28/179,15.6%);以10.0cm作为大肿块诊断,≥10.0cm者为22例(12.3%,22/179)。实验室指标:LDH升高者占35.2%(63/179);初诊时伴随贫血者56例(56/179,31.3%);ALC1.0*109/L35例(35/179,19.6%);57例(57/179,31.8%)伴低蛋白血症。病理特征:179例DLBCL患者中,56例病理类型不明确,123例已知病理类型中,117例为DLBCL-NOS,5例为DLBCL-亚型,1例为其他大B细胞淋巴瘤(具体为原发纵膈DLBCL);179例初诊DLBCL患者,有108例进行了肿瘤细胞来源判断,以non-GCB多见(75/108,69.4%);35例患者进行了CD5表达检测,其中阳性表达15例(15/35,42.9%);57例患者检测了Bcl-2表达,其中阳性表达占66.7%(38/57);152例患者则进行了Ki-67检测,以≥50%表达为主(128/152,84.2%)。治疗情况:179例DLBCL患者中,33例放弃治疗,146例治疗患者中,2例行单纯放疗;101例行单纯化疗;43例行化放疗联合治疗;144例采用化学治疗的患者中,44例以R-CHOP方案作为一线方案,而100例患者首选CHOP方案,其中因经济原因选择CHOP方案占61.0%(61/100),因乙肝病毒复制而未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占22.0%(22/100),医师未选择利妥昔单抗者12例,对利妥昔单抗过敏及因肿瘤负荷过重者共5例;依据2012年ESMO及2013年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146例治疗患者中,规范化治疗者17例,129例非规范化治疗;而依据2014年NCCN指南规范化治疗者31例,非规范化治疗者115例。经过初次治疗并进行治疗疗效评估的146例DLBCL患者中,达临床CR者113例,非CR者33例(其中PR6例,SD19例,PD8例),完全缓解率为77.4%。2、179例DLBCL患者,5年中位生存期为41.41月。经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结外器官受累数目、B组症状、IPI评分、ECOG评分、临床分期、肿块大小(以10.0cm为分界点)、初诊时是否伴发贫血、ALC降低、低蛋白血症、LDH升高、病理类型、肿瘤细胞来源、CD5阳性表达、Ki-67水平、是否治疗、不同治疗方案、不同化疗方案、是否规范化治疗及初次治疗完全缓解情况与DLBCL的预后相关。3、将可能影响DLBCL的单因素通过COX生存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有肿瘤家族史、伴随B组症状、IPI评分愈高、临床分期愈晚、肿瘤10.0cm、ALC1.0*109/L、Bcl-2阳性表达、Ki-67≥50%、以CHOP方案作为一线化疗方案、初次治疗未达到完全缓解及未予以规范化治疗的DLBCL患者5年生存率低,其是影响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全组资料中,DLBCL患者中位年龄为59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上常以发现体表淋巴结为首发症状,首发部位结外多于结内,以胃肠道最为常见,结外受累器官数目常≤1个,约1/3患者伴随B症状,IPI评分以低-中危比例最高,临床分期以Ⅰ-Ⅱ期较多,15%伴大肿块,1/3患者初诊时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及LDH升高,极少数的患者初诊时ACL水平低于正常,以DLBCL-非特指型最多,non-GCB多见,绝大部分患者Ki-67增殖指数≥50%,Bcl-2阳性表达率高,CD5阳性表达多见。2、年龄大于60岁、结外受累数目1个、有B组症状、IPI及ECOG评分愈高、临床分期愈晚、肿瘤直径≥10.0cm、LDH高于正常水平、初诊时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DLBCL-亚型、non-GCB,CD5高表达、Ki-67增殖指数高、未予以治疗者、仅行单纯放疗或化疗、一线化疗方案为CHOP方案、未予以规范化治疗及初次治疗未达到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预后差。其中,年龄、肿瘤家族史、B组症状、IPI评分、临床分期、大肿块、ALC、Bcl-2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不同化疗方案、是否规范治疗及初次治疗是否达到完全缓解是判断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院规范化治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3.1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3
- 英文缩略词表13-15
- 前言15-18
- 材料和方法18-26
- 结果26-52
- 讨论52-68
-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7
- 综述77-101
- 综述参考文献90-101
- 致谢101-10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2-103
- 个人简历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桐榆;张红雨;黄岩;管忠震;沈悌;石远凯;朱军;克晓燕;王华庆;沈志祥;于世英;刘霆;施笑利;;R-CHOP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在中国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癌症;2005年12期
2 杨绍灵;苏鹏;施玲玲;;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的对比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10期
3 徐卫;李建勇;张智弘;仇红霞;钱思轩;吴汉新;陆化;盛瑞兰;;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年04期
4 夏忠军;王风华;黄慧强;李宇红;林桐榆;姜文奇;管忠震;;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年04期
5 张莉,曹永清,符岭华,黄治安,袁铁流;湖南省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年12期
6 谢彦;朱军;郑文;张运涛;王小沛;宋玉琴;涂梅峰;;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肿瘤;2009年01期
7 张文军;王丽;李启英;杨涛;项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年07期
8 侯芸;付凯;王华庆;;CDC7 MCM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亚男;淋巴瘤合并HBV感染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9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10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