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大体形态学分型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29 15:07
本文关键词:肝细胞癌大体形态学分型的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大体形态 肝细胞癌 浸润型 预后 肝细胞癌 形态分型 薄层CT 预后
【摘要】: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大体形态学分型及意义目的:探讨于术切除肝细胞癌的大体形态学分型在预后判断及治疗决策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手术切除标本沿冠状位切成厚度约lcm的切片并拍照,记录病理学特点。参照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将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1型)、结节突起型(2型)、结节融合型(3型)、浸润型(4型)。比较4种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4月或患者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9例肝癌患者中,1型占20.17%(24/119),2型占25.21%(30/119),3型占21.85%(26/119),4型占32.77%(39/119)。将4种不同大体形态分型的肝癌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包括:年龄(F=4.499)、HBsAg阳性(χ2=2.944)、术前AFP(χ2=3.516)、手术时间(F=1.028)、术中出血量(F=2.837)、住院时间(F=2.419)、T分期(χ2=6.606)、微血管侵犯(χ2=12.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前AFP,4型显著高于3型、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83,1.851,2.083,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4型显著多于3型、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9,1.875,2.205,P0.05)。患者微血管侵犯,4型显著多于3型、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8.291,4.729,P0.05)。119例肝癌患者中,116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7.48%(116/119),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4~74月)。119例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1~73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2%、70.7%、63.4%;无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70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42.7%、11.4%。不同大体形态分型肝癌患者预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1,7.652,P0.05)。患者预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4型显著差于3型、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生存率:χ2=4.823,6.131,5.785,P0.05;无瘤生存率:χ2=5.184,5.634,9.26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T分期、微血管侵犯、肿瘤大体形态分型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χ2=3.516,6.687,6.165,7.97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3-T4期、微血管侵犯、肿瘤大体形态分型为4型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3.646,2.397,1.617,95%可信区间:1.042~12.731,1.063~5.403,1.119~2.337,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大体形态分型可能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浸润型肝癌患者术前AFP高、术中出血量大、微血管侵犯发生率高,预后差。大体形态分型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小肝细胞癌的影像学分型以及在消融治疗中的意义目的:探讨小HCC术前影像学分型在射频消融疗效分析和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03例单发小HCC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动态增强薄层CT扫描图像进行形态学分型,将HCC形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节型(1型)、结节突起型或融合型(2-3型)和浸润型(4型)。比较各种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或患者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3例小HCC患者中,1型占33.0%(34/103),2-3型占47.6%(49/103),4型占19.4%(20/103)。将三种类型HCC的术前AFP及CT动脉期强化程度的比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3.414,χ2=6.649,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前AFP,4型显著高于2-3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95,4.603,P0.05)。CT动脉期强化程度低的比例,4型显著高于2-3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615,P0.05)。103例患者总体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2~90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0%、75.9%、59.7%;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0%、34.6%、10.3%。不同大体形态分型HCC患者预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矛=18.132,8.328,P0.05)。患者预后总体生存率4型显著低于1型和2-3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4,6.896,P0.05);无瘤生存率4型和2-3型显著低于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矛=8.161,0.943,P0.05)。CT动脉期强化程度低的患者预后显著低于强化程度高的患者(χ2=5.13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形态分型,术前AFP,肿瘤大小,CT动脉期强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形态分型为4型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3.443,95%可信区间:1.301~9.113,P0.05)。结论: CT动脉期强化程度较低和AFP较高,是浸润型小HCC的特征。术前影像学形态分型是影响小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大体形态 肝细胞癌 浸润型 预后 肝细胞癌 形态分型 薄层CT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目录】:
- 英文缩写表6-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5
- 第一部分: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大体形态学分型及意义15-27
- 引言15
- 材料和方法15-17
- 结果17-22
- 讨论22-24
- 参考文献24-27
- 第二部分:小肝细胞癌的影像学分型以及在消融治疗中的意义27-39
- 引言27
- 资料和方法27-30
- 结果30-33
- 讨论33-35
- 参考文献35-39
- 结论和创新点39-40
- 附录:综述40-50
- 参考文献45-50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癌学组、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丛文铭;;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2 杨甲梅;沈伟峰;;肝细胞癌综合治疗选择与策略[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1113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11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