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人甲状腺癌中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发布时间:2017-11-04 09:31

  本文关键词:人甲状腺癌中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更多相关文章: 甲状腺癌 肿瘤干细胞 侧群细胞 流式细胞术 蛋白质印迹法


【摘要】: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根据国外文献报告该发病率约为0.5~10/10万,而近年来有呈上升发展的趋势。根据甲状腺肿瘤分化的程度,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分型可以分类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及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来源,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可以分类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前者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5%,后者占16%;另有甲状腺髓样癌,占5%;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占3%。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甲状腺癌中绝大部分为高分化癌,预后较好。但亦有一些低分化或未分化甲状腺癌,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患者在诊断时常已进入临床晚期,其对目前的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放射碘以及终身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的替代等治疗手段疗效不佳,预后较差。因此,研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理论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是由成熟的细胞突变而来的,它的形成是由均一的肿瘤细胞共同增殖、发展及突变而构成的。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具有形成新肿瘤的能力。新近的研究发现[3],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少量干细胞样亚群,它具有无限增殖的潜能,其在启动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余的大多数的肿瘤细胞,经过短暂的分化而最终死亡。恶性肿瘤的生长是肿瘤组织中少量具有特殊表面标志的肿瘤干细胞增殖的结果,这一理论提示着,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针对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肿瘤干细胞,而不是大部分无增殖、分化能力的肿瘤实体细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需要这样的细胞亚群,它们具有干细胞的特征,因而被称为肿瘤干细胞。恶性肿瘤进行性生长、转移和复发的特点与干细胞的发生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肿瘤干细胞与干细胞的共性分别有:(1)都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但肿瘤细胞增殖不受正常机体内微环境的调控,是失去调控的;(2)都具有不同的表型和异质性,干细胞表面特殊的表型用于调控自身增殖及周围细胞分化的功能,肿瘤干细胞亚型不同,其生长分化能力、侵袭能力及耐药性也不同;(3)相似的生长调节机制和信号转导通路,都具有端粒酶活性,在正常干细胞的恶性转化实验中发现,端粒酶活性和附加基因突变是正常干细胞恶性转化的两个必要条件;(4)都具有多分化潜能;(5)都有相似的表面标志物,如正常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细胞都表达CD34和CD90。肿瘤干细胞学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阐述了恶性肿瘤发病的起源问题,其研究的视线开始从肿瘤细胞转向为肿瘤干细胞,并从这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恶性肿瘤发展的生物学行为。该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不仅主导着恶性肿瘤的发生,更与恶性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复发及转移,以及肿瘤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密切相关。根据肿瘤干细胞理论提示,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也来源于甲状腺癌干细胞,因此,从甲状腺癌组织中分选和鉴定出甲状腺癌干细胞对研究甲状腺癌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及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肿瘤干细胞筛选最常用的手段是利用肿瘤干细胞表面特异标志物,可分为荧光活化细胞分选术和免疫磁珠分选术。而不依赖于细胞表面标记的侧群细胞分选法,则是利用干细胞能够将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外排的特性,对Hoechst33342拒染或淡染,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这一部分细胞进行分选或检测,利用这种特性分选的这部分肿瘤细胞称为侧群细胞。侧群细胞是一个特殊的细胞亚群,它的分化状态介于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之间。它具有多向分化、无限增殖及自我更新潜能。目前已从多种肿瘤如胆囊癌、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中分选出了侧群细胞,并同时证实了这些细胞亚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性。与利用肿瘤干细胞表面特异标志物筛选肿瘤干细胞的方法相比,侧群细胞分选法更为经济方便,同时还可用以表型标记未知的癌干细胞的分选。由于侧群细胞具有成熟的分选方法,本研究拟以人甲状腺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人甲状腺癌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来检测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在Oct-4、ABCG2表达方面的差异,对分选出的侧群细胞特性进行鉴定,探索在人甲状腺癌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细胞,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1、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探索在人甲状腺癌组织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细胞;2、从人甲状腺癌组织中分离、培养及鉴定干细胞亚群,初步研究甲状腺癌细胞中干细胞亚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1、人甲状腺癌组织来源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细胞传代:收集标本,并原代培养甲状腺癌细胞。本研究人甲状腺癌组织,取材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标本,并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后,行分离培养出甲状腺癌细胞;无菌条件下将新鲜甲状腺癌组织洗净剪碎,经0.1%的胰酶和0.025%的Ⅰ型胶原酶37℃消化30 min,然后滤网过滤去渣,4℃下500×g离心5 min,去除上清;用5ml含有20%人血浆的DMEM-E培养基孵育5mmin,细胞重悬后经20%的Percoll在4℃下1500×g离心15min,收集含细胞的沉淀,再经DMEM-E洗涤2次,每次4℃下500×g离心5min。所获细胞移至培养瓶中,以含有10% FBS、100 g/ml牛脑抽提物、2mmol/L谷氨酰胺、100 U/ml青霉素、100mg/ml链霉素的DMEM-E培养基培养48h,弃上清,洗掉非贴壁细胞后继续培养,1周后挑取多个形成的集落,混均匀,移至新瓶培养。第8代时挑取非铺路石样形态的细胞集落,然后分开培养。2、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侧群细胞及非侧群细胞:收集上述培养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个/ml,参照Kondo等的方法,将甲状腺癌细胞群消化为单细胞悬液,加入Hoechst33342染料至终质量浓度为5μg/ml,而对照组则加入维拉帕米至终质量浓度50μg/ml,37℃孵育90 min,弃上清,用预冷PBS洗3次,加入碘化丙啶至终质量浓度2μg/ml。以350nmμV激发光源、610nm双色短通反射滤镜、450、675nm边缘长通滤片分别检测散射光蓝光及红光部分,线性模式采集信号,将细胞中荧光信号分为两个部分,以Hoechst红点为x轴,Hoechst蓝点为y轴作二维散点图,将低Hoechst红点及低Hoechst蓝点且对照组缺失的区域设定为SP细胞的“门”,分别分选出SP细胞及非SP细胞。3、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BCG2、Oct-4蛋白的表达:三去污剂法分别提取甲状腺癌SP细胞及非SP细胞的总蛋白,经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电转移至PVDF膜上,然后用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2h,漂洗后与一抗(1:200稀释)4℃缓慢摇动过夜,用TBS-T洗脱后与HRP标记的羊抗Rat、羊抗Rabbit以及羊抗Mouse二抗(1:1000稀释)室温孵育2 h,洗膜,化学发光显影,曝光观察ABCG2、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9.0 forWindows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检测与方差分析。研究结果:1、人甲状腺癌中存在着具有干细胞潜能的侧群细胞。实验组(未加入维拉帕米)分选出侧群细胞含量为1.40%,对照组(加入维拉帕米)分选侧群细胞含量为0.1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侧群细胞高表达干细胞标志0CT4以及肿瘤耐药基因ABCG2。研究结论:人甲状腺癌的起源与肿瘤干细胞密切相关,并且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存在着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甲状腺癌SP细胞,该群细胞高表达干细胞标记OCT4及肿瘤耐药基因ABCG2。因此,甲状腺癌侧群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癌耐药、复发、转移的根源,提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更多是针对该侧群细胞的靶向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亚博;肖家诚;;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2 陈运贤;朱小玉;;肿瘤治疗新目标——肿瘤干细胞[J];中国肿瘤;2007年07期

3 张安强;李园园;李成仁;;肿瘤干细胞[J];重庆医学;2007年16期

4 钱波;蔡寒青;冯洁;;干细胞、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13期

5 黄崇刚;徐嘉红;;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关系[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7年02期

6 钟永;张叔人;;侧群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年24期

7 陈志欣;顾振纶;曹志飞;秦正红;周文轩;郭次仪;;肿瘤干细胞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肿瘤;2008年03期

8 黄宏思;;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刘德波;;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02期

10 文雪梅;;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J];肿瘤学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士新;;肿瘤干细胞及其对肿瘤治疗理念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2 胡以平;;关于肿瘤干细胞问题的一些思考[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甄红英;王淑玲;;力达霉素抑制肿瘤干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金润铭;;肿瘤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点[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汤永民;;肿瘤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宏权;;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7 吴沛宏;高飞;顾仰葵;;现代肿瘤微创治疗进展[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周凯旋;艾军;单保恩;;肿瘤干细胞研究:一个漫长且不寻常的旅程[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谭亚军;侯启明;张庶民;;肿瘤干细胞研究的问题和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10 吴沛宏;高飞;顾仰葵;;现代肿瘤微创治疗进展[A];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肿瘤干细胞将成治癌新靶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潘文;肿瘤干细胞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邋海上飞鱼 葛秋芳 王艳红;揪出肿瘤的“元凶”——肿瘤干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潘文;肿瘤干细胞:为根治癌症带来新曙光[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记者 杨帆 实习生 杨周;“肿瘤干细胞研究”在渝实施[N];重庆日报;2009年

6 何雷;“973”计划肿瘤干细胞项目启动[N];健康报;2009年

7 记者 陈枫 通讯员 黄金娟 陈捚;广东院士研究成果将影响癌症治疗策略[N];南方日报;2009年

8 记者 叶芳 通讯员 黄金娟;化疗可刺激普通肿瘤细胞变肿瘤干细胞[N];广东科技报;2009年

9 高凡;化疗或是癌症复发根源[N];科学导报;2009年

1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 陈芳源;克制肿瘤干细胞 血液肿瘤治疗新机制[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琴;基于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杨孟选;荷载肿瘤干细胞抗原的树突细胞疫苗联合糖脂类分子治疗小鼠结肠癌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林铖;人miR-489靶向p38α诱导肿瘤细胞自噬[D];浙江大学;2015年

4 孙翠翠;双联苄类化合物Riccardin D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赵海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局部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检测对Ⅰ期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及机制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晓峰;基于CD133/Prominin 1基因启动子活性分选肿瘤干细胞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虹麟;肿瘤干细胞向不同肿瘤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刘坤;腺样囊性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沈罡;脑胶质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畅;CD44联合Prpc作为胃癌干细胞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何文婷;载索拉非尼及萝卜硫素介孔二氧化硅脂质纳米粒联用体外抗肿瘤细胞与肿瘤干细胞作用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毛骁丽;穿膜肽联合盐霉素磷脂胶束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史刚;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群慧;小鼠喉粘膜和喉肿瘤的标记滞留细胞鉴定[D];广州医学院;2011年

6 吴长清;初步分离和鉴定四种肿瘤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映;低剂量力达霉素诱导小鼠胚胎癌细胞分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尹彦斌;生物活性水凝胶用于肿瘤干细胞筛选及治疗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胜平;脑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和肿瘤细胞基因差异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沈景;肿瘤细胞软琼脂克隆的基因表达特征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38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138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