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受体介导的HCV入侵小鼠肝癌细胞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03:23

  本文关键词:受体介导的HCV入侵小鼠肝癌细胞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丙型肝炎病毒 慢病毒转染 细胞模型 LDLR SR-BI CD81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经血液传播的RNA病毒,呈全球性流行。全世界有近1.7亿人感染,每年的新发病例约有350万例,感染率约3%。HCV感染机体后会引起急性肝炎,其中约75%以上会转化为慢性肝炎,并逐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治疗方法有限且缺乏合适的疫苗,使得丙型肝炎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也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HCV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只能感染人类和黑猩猩。在实验研究中,由于价格昂贵及伦理等问题难以获得黑猩猩,导致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可用于HCV感染性研究的细胞及动物模型,这也极大阻碍了HCV感染性研究的进程。HCV感染靶细胞是一个由多分子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介导HCV进入靶细胞的主要受体分子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CD8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紧密连接区域Claudin-1(CLDN-1)和occludin(OCLN),且CD81和OCLN是HCV进入靶细胞必不可少的两个分子。HCV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或者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结合形成复合物(lipoviral particles,LVPs),肝细胞膜表面的葡聚糖氨基聚糖类(glycosaminoglycans,GAGs)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可以使LVPs结合到靶细胞表面,通过膜表面其它的HCV受体分子共同作用,最终经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胞吞作用及低p H引发病毒包膜与内体膜的融合,使得HCV衣壳释放,进入胞浆。尽管CD81和OCLN两个分子就可引起病毒进入,但其它受体分子在HCV进入肝细胞时的权重或联合作用能否进一步促进病毒进入还不甚清楚;介导HCV入胞的相关受体分子是如何参与病毒早期感染的也需要进一步探讨。本课题的目的是构建能够体外感染HCV的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模型,并在细胞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介导HCV入胞的受体分子在病毒对靶细胞内源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一、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的筛选。通过慢病毒转染的方法,筛选能够稳定表达HCV多种受体分子的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串联表达介导HCV感染相关受体分子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和包装质粒共转入包装细胞,包装相应慢病毒;将包装的慢病毒攻击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荧光活细胞法或加压筛选得到过表达HCV多种膜受体分子的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RT-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均检测到相应受体分子的表达。二、构建的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可使HCVpp内源化。利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构建的表达HCV包膜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两个重组载体和包装质粒共转入包装细胞,包装病毒HCVpp;用HCVpp病毒孵育转基因细胞,可检测到内源化的HCVpp。三、转基因细胞株SCCO/Hepa1-6和LSCCO/Hepa1-6能使HCV病毒自然感染,且介导HCV入胞的受体分子按照LDLR-SR-BI-CD81和CLDN-1-OCLN的排列顺序更易促进病毒入侵靶细胞。通过HCV阳性血清直接感染实验,证实筛选的转基因细胞株可被HCV病毒自然感染,且LDLR能促进血清病毒进入;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筛选出LDLR-CD81-SR-BI和CLDN-1-OCLN串联顺序表达的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LCSCO/Hepa1-6;通过比较转基因细胞株LSCCO/Hepa1-6和LCSCO/Hepa1-6对血清中HCV病毒的易感性,发现HCV更易进入LSCCO/Hepa1-6细胞内,这可能与该细胞膜表面的HCV受体分子排列顺序有关,即HCV受体分子的排列顺序对病毒入侵有影响。四、由于HCV存在形式的不同,导致HCVcc感染与病毒自然感染不同,LDLR在HCVcc病毒内源化中所起作用不显著。通过比较两种转基因细胞株SCCO/Hepa1-6和LSCCO/Hepa1-6对HCVcc的结合及进入,未发现LDLR的存在对HCVcc进入有明显的影响;为排除分子串联对其可能存在的影响,使之更接近体内状态,故将串联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进行改构并构建单分子表达的慢病毒载体;经脂质体转染细胞系Hepa1-6后孵育HCVcc,检测细胞内HCV RNA拷贝数,发现,各受体分子单独表达与串联表达时,病毒内源化基本一致;考虑到病毒自然感染与HCVcc感染时病毒存在形式不同,以及不同病毒入胞与其结合的受体分子也不同,故将LDLR和SR-BI对HCVcc进入靶细胞过程的作用做了比较;发现,SR-BI是HCVcc感染的必需分子。研究结果表明,HCVcc感染和自然感染不同,靶细胞膜表面介导HCV入胞的受体分子LDLR对HCVcc感染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稳定表达不同数量和不同串联顺序的HCV相关受体分子的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SCCO/Hepa1-6、LSCCO/Hepa1-6和LCSCO/Hepa1-6;证实了这些转基因细胞株可引起病毒内源化,并有望作为细胞模型用于体外HCV感染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细胞株LSCCO/Hepa1-6和LCSCO/Hepa1-6对HCV阳性血清的易感性,证实了HCV在进入靶细胞时要优先与SR-BI作用;通过比较细胞株SCCO/Hepa1-6和LSCCO/Hepa1-6对HCVcc的易感性,证实SR-BI是介导HCVcc早期入胞的关键分子,且HCVcc感染与病毒自然感染的早期入胞过程不同,LDLR在HCVcc早期入胞中作用不明显。本文通过对HCV相关受体分子在HCV病毒感染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证实了HCV在进入靶细胞时优先与SR-BI作用,这为今后抗HCV感染药物靶点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中构建的细胞模型也为抗HCV感染药物的筛选、评价及疫苗的研制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玉和;孙建栋;张威;胡金凤;陈乃宏;;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转基因细胞模型的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2期

2 任贵方,阮薇琴,田淑芳,梅雅芳,阮力,杨安道,杨芙蓉,王申,王秀平,朱既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与细胞性质的研究[J];病毒学报;1991年02期

3 刘梅冬,王慷慨,刘瑛,肖献忠;转基因细胞建株工作经验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4 居颂文;居颂光;仇红霞;胡玉敏;王凤鸣;王明元;王勤;张学光;;人4-1BBL转基因细胞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5 葛彦,陈永井,施勤,孙建军,王勤,张学光;两种不同的转基因细胞构建体系的比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01期

6 董秋明;张光波;徐颖;陈永井;张学光;;人4-1BB转基因细胞的构建及体外生物学功能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7 邓忠彬,朱伟,陆长明,沈丽琴,张学光;人GL50转基因细胞的建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05期

8 吴永江,潘云雪,曾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肝细胞色素P4503A4转基因细胞中氨氯地平[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9 严乐勤,余应年,诸葛坚,谢海洋;人细胞色素P4502A6cDNA克隆及其在哺乳类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苑玉和;吴苗苗;刘岩;胡金凤;王宏旭;陈乃宏;;建立NF-κB核转位的转基因细胞模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褚艳霞;周树敏;郑帮;孙虎林;郑雅洁;司英语;张卫;;活性氧对DA1/DA1~m转基因BY2细胞活性的影响[A];从植物科学到农业发展——2012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雷;饶春明;史新昌;周长明;王军志;;转基因细胞法测定重组人脑利钠肽生物学活性[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3 苑玉和;吴苗苗;陈乃宏;;NF-κB核转位的转基因细胞模型的建立[A];第十五届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4 王志华;申宝忠;李弘;张春燕;;用放射的IL-12和B7-1转基因细胞进行癌疫苗的研究[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5 赵大龙;邹莉波;朱海波;;A53T突变型人α-synuclein转基因细胞模型构建及鉴定[A];药物相关蛋白质组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志华;康熙雄;;EL-4/IL-12转基因细胞的癌疫苗疗法及其机制的研究[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7 樊明月;潘可风;李涛;;α-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染Tca8113细胞的实验研究[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勇;转基因细胞可作出智能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常丽君;基因改造技术可激活细胞电活性[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常丽君;美设计出含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活材料”[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贺林平;“鹏鹏”带来了什么[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康琼;受体介导的HCV入侵小鼠肝癌细胞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李旭梅;人葡醛酸转移酶1A9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成传刚;转基因干涉ie-2和lef-3基因对BmNPV体外增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4 武s,

本文编号:1155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155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