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共培养系统中血管内皮细胞对乳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21:29

  本文关键词:共培养系统中血管内皮细胞对乳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凝胶 共培养 内皮细胞 肿瘤细胞 肿瘤干细胞


【摘要】: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培养的研究焦点在于肿瘤细胞在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很少有研究关注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内皮细胞对肿瘤细胞恶性的影响,而且大部分的相互作用研究停留在二维培养水平。共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为了构建适合于乳腺癌细胞4T1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的系统,本研究利用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透明质酸等生物材料制备水凝胶,用于包裹4T1和HUVECs。从细胞来源、细胞比例及总数、生存环境、相互作用方式等方面设置不同的共培养组,从肿瘤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在三维环境中构建了适合4T1与HUVECs相互作用的共培养体系。本研究主要对与HUVECs共培养后的4T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多药耐药蛋白MDR1,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CD24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共培养后的4T1细胞的MMP9、MDR1、CD44的表达量升高,而CD24的表达降低。相关mRNA的表达结果与蛋白检测结果一致,证明与HUVECs共培养促进4T1恶性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利用共培养系统将HUVECs与乳腺癌干细胞4T1-CSC共培养,免疫荧光检测MMP9、MDR1、CD44和CD24蛋白表达进行检测,通过qRT-PCR检测MMP9、MDR1、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Sca1、干细胞分子标志物Nestin、Tert、Nanong和Sox2的m RNA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共培养后的4T1-CSC恶性相关标志物及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上调。与HUVECs共培养促进4T1及4T1-CSC的恶性相关标志物表达,说明HUVECs对肿瘤细胞的促进支持作用,这可能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为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Zhi-Kun Qiu;Dong Shen;Yin-Sheng Chen;Qun-Ying Yang;Cheng-Cheng Guo;Bing-Hong Feng;Zhong-Ping Chen;;Enhanced MGMT expression contributes to temozolomide resistance in glioma stem-like cell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2期

2 余志云;李蕴潜;陈勇;赵丽艳;刘焕兵;王楠;王斌;陈云照;赵刚;;替莫唑胺联合二甲双胍对胶质瘤干细胞的清除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3 康健豪;杨光;赵世光;;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06期

4 缪黄泰;聂绍平;;去分化用于细胞治疗的前景与展望[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年02期

5 项峰;任利萍;刘克勤;王晓云;张凡;陈江平;舒丽莎;;子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筛选及体外敏感药物试验的临床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4年02期

6 王莉萍;杨文圣;季天海;;胶质瘤干细胞的起源及展望[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5期

7 李霁虹;刘啸白;刘丽波;;胶质瘤干细胞——胶质瘤治疗新靶点[J];解剖科学进展;2015年01期

8 张百红;岳红云;;肿瘤生长的信号[J];现代肿瘤医学;2014年01期

9 刘秋华;胡锡琮;;贝伐单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4年08期

10 吴兆利;李华栋;杨光;刘怀垒;申忱;邓一帆;彭飞;高大登;尹飞;赵博贤;赵世光;;肿瘤干细胞及其模型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治疗最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浪;胃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李三中;Notch信号途径在胶质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苗凯;小鼠体内外胚胎附植前后基因表达变化的表观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4 任勇;ATXN1在髓母细胞瘤和ALDH1在食管癌干性维持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饶冠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控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D];南开大学;2013年

6 李三中;Notch信号途径在胶质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王启明;基于聚谷氨酸构象转变构建纳米靶向复合胶束及其抗黑色素瘤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王海龙;PSMA在肺癌表达及免疫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9 丁景弦;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贾庆安;中药小复方“松友饮”通过下调分化抑制因子1(ID1)抑制肝癌“干性”提高肝癌对化疗敏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志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奥沙利铂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影响[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2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172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