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TOP2a蛋白表达与分级、分期及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早期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TOP2a蛋白表达与分级、分期及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TOP2a蛋白 组织学分级 TNM分期 分子分型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研究发现,蒽环类药物作用于TOP2a蛋白,产生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但蒽环类药物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需要综合评估其临床获益后使用。本实验旨在研究TOP2a蛋白在早期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HER-2、KI-67等一系列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关系,以期得出优选蒽环类药物的患者的筛选方法,从而指导临床诊治工作。研究方法选取苏大附一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的早期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计3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CH法)检测TOP2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T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别探究TOP2a蛋白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1.TOP2a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2.乳腺癌肿瘤组织越大,TOP2a蛋白表达水平相应越高。3.ER与TOP2a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ER阴性的肿瘤组织中检测出显著更多的TOP2a蛋白表达。4.HER-2与TOP2a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HER-2阳性的肿瘤组织中检测出显著更多的TOP2a蛋白表达量。5.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OP2a蛋白表达量最高。Luminal B型与三阴性乳腺癌的TOP2a蛋白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三阴性乳腺癌显著更高)。实验结论TOP2a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与肿瘤大小有关;与分子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中TOP2a蛋白表达量最高。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芹;顾学文;田秀春;朱长仁;王翠梅;;浸润性乳腺癌中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10年06期
2 许爱玲 ,燕素珍;浸润性乳腺癌和雌、孕激素联合替代疗法有关[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年02期
3 程颖;;局部浸润性乳腺癌和保留乳房的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4 郭红;李玉焱;孙艳;李文菁;;浸润性乳腺癌术后4种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7年11期
5 S.C.Partridge;B.N.Joe;J.E.Gibbs;L.J.Esserman;秦乃姗;;浸润性乳腺癌:使用高空间分辨率信号强化比成像预测疾病复发[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年05期
6 吴艳萍;李京彬;赵瑞景;王小玲;单保恩;朱铁年;;细丝蛋白A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2009年07期
7 耿其荣;刘冬耕;史艳侠;向锦;吕跃;;浸润性乳腺癌近似分子亚型的临床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魏艳红;;口服双膦酸盐可以防止浸润性乳腺癌[J];药品评价;2010年04期
9 曹颖;张峗;吴倩;曹莉;童英;文建力;文安智;;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研究[J];贵州医药;2013年05期
10 王征;王永霞;;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浸润性乳腺癌复发或Ⅳ期患者的姑息治疗[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2 苏昆仑;徐海滨;涂美琳;张正贤;何俊玲;胡祖健;杨欧欧;罗华;杨慧芬;刘玲琳;;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相关性研究[A];国家级“乳腺癌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于泳;安松林;刘君;方志沂;;CXCR4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陈佳艺;郭小毛;潘自强;俞晓立;邵志敏;蒋国梁;;绝经前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长期随访及辅助放化疗时间顺序对疗效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浩;吃药防癌有风险[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蓉;浸润性乳腺癌的生活环境因素及癌组织中IGF2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男;DIAPH-3、Caspase-3与浸润性乳腺癌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成玉霞;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HER-2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曾剑锋;小G蛋白Rap1的GTP酶激活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4 王伟;肝细胞生长因子、β-连环蛋白和HER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5 曹静;VEGF-C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思远;LRIG1和EGFR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15年
7 张智;Fas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P-gp、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8 华骁帆;早期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TOP2a蛋白表达与分级、分期及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9 王珍;260例浸润性乳腺癌化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顾玉翠;浸润性乳腺癌p-S6K1的定位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82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18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