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PMT1抑制剂—阿来西定联合盐霉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本文关键词:PTPMT1抑制剂—阿来西定联合盐霉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阿来西定 盐霉素 肿瘤干细胞 线粒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 乳腺癌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与发病率在女性肿瘤中均居第一。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升,但仍不能彻底治愈,它依然是威胁着世界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肿瘤疾病。而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复发和转移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现研究表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可能与肿瘤干细胞存在一定的关系。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细胞中极少的一部分,并被认为具有始动能力的肿瘤细胞,现已证实,乳腺癌中包含乳腺癌干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向肿瘤细胞分化的能力,具有高度的成瘤性。除此之外,肿瘤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只能杀死普通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干细胞作用极小,残存极少数的肿瘤干细胞在发展中可以高度成瘤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我们实验主要是针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分化进行探讨。阿来西定(AD)早在文献中报道,一定浓度可以促进喉颈肿瘤细胞的凋亡,被认为有可能用来治疗肿瘤。与我们合作的美国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D可以抑制一种线粒体酪氨酸磷酸酶PTPMT1的活性,抑制PTPMT1的活性可以导致胚胎干细胞分化受阻。由此我们设想在乳腺癌中抑制PTPMT1的活性是否可以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分化,从而使肿瘤转化为慢性疾病,所以实验使用AD来慢性诱导以抑制PTPMT1的活性,验证我们的设想。盐霉素(S)被认为在小鼠体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靶向乳腺癌干细胞,降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因为肿瘤干细胞具有向肿瘤分化和自我更新两大特点,首先AD抑制肿瘤干细胞向肿瘤细胞分化将恶性肿瘤转化为慢性疾病,随后S可以靶向肿瘤干细胞,所以我们设想将S和AD联合使用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实验结果如下:体外实验显示,通过凋亡和MTT实验AD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细胞活力。研究报道EMT与肿瘤干细胞有关,Western-blot分析小剂量AD慢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后相关EMT样标记物表达增高,提示恶性程度增加。生物学行为实验显示小剂量AD慢性诱导后其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软琼脂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均增加,ALDEFLUOR实验证实经AD慢性诱导后其干细胞比例增加,而联合使用S后其恶性生物学能力明显降低。体内实验显示,动物实验AD体内慢性诱导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停药后出现反弹。将AD诱导得到的乳腺癌细胞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稀释细胞数小鼠成瘤实验,经诱导后的E0771在5*104细胞数仍可成瘤,同样提示干细胞比例增加。为了更进一步验证,进行体内实验,最后我们建立E0771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模拟乳腺癌晚期治疗,联合使用AD和S后肿瘤明显减小,二次成瘤结果显示联合使用组肿瘤较其他组仍生长缓慢,瘤体较小。联合使用不但抑制肿瘤生长,而且降低肿瘤干细胞数量,达到了更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干细胞发生改变的分子机制,通过western-blot发现,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中PTPMT1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癌细胞。随后我们又收集临床乳腺癌标本和癌旁标本,通过免疫组化证实PTPMT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样高于乳腺癌组织,说明PTPMT1活性的缺失促进了肿瘤的恶化。由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得出联合使用AD和S可以将恶性肿瘤转化为慢性疾病,并且降低肿瘤干细胞比例,这一研究可能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超;张学春;刘亚辉;;乳腺癌干细胞的演变过程与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1期
2 方德声;;乳腺癌干细胞与小分子RNA研究[J];科学;2008年01期
3 刘永强;莫敖;吴诚义;;磁探针标记乳腺癌干细胞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16期
4 陈佳;张蕴莉;萧红;徐华;;微小RNA在乳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4期
5 邹伟伟;杨振林;;乳腺癌干细胞与乳腺癌[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年07期
6 易彤波;宋军;武正炎;;乳腺癌干细胞:从基础到临床[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 史亚飞;曹明智;;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22期
8 刘为军;王昆华;龚昆梅;张勇学;;乳腺癌研究及治疗新靶点—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0年01期
9 陈健;陈增良;;乳腺癌干细胞的分选鉴定[J];癌症;2010年03期
10 牛畅;叶棋浓;;乳腺癌干细胞和乳腺癌[J];生物技术通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欣荣;单保恩;;化疗对乳腺癌干细胞不同标志物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付钰洁;常徽;糜漫天;;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A];重庆市营养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马旭;Jia Zhou;Cheng-Xiang Zhang;Xiu-Ying Li;Nan Li;Rui-Jun Ju;Wan-Liang Lu;;小檗碱靶向性脂质体及其抗乳腺癌干细胞作用机制与效应研究(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上册,大会报告)[C];2013年
4 韩涛;刘军灵;谢晓冬;;泛素样蛋白D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影响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5 胡春;张凤春;;转录因子Nanog基因在乳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天舒邋通讯员 刘东红;“基因导弹”可抑制乳腺癌干细胞[N];健康报;2007年
2 刘霞;盐霉素对灭杀乳腺癌干细胞有奇效[N];科技日报;2009年
3 刘霞;盐霉素灭杀乳腺癌干细胞有奇效[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丽莎;HIF-1α调控TAZ和GLS2对维持肿瘤干细胞表型及介导肿瘤放疗耐受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治;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及其自我更新和耐药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慧慧;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行为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邵军;乙醛脱氢酶1用于乳腺癌干细胞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超;乳腺癌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免疫治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陶雅军;乳腺癌干细胞发生机制的实验与临床病理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黄景彬;乳腺癌及乳腺癌干细胞靶向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透明质酸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8 李海志;小鼠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9 陈颖欣;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分离、鉴定和乳腺癌相关基因表达及意义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唐鹏;CCL21/CCR7介导乳腺癌干细胞侵袭迁移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强;磁探针标记乳腺癌干细胞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2 白丽鹏;LIN28B调控人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特征和糖代谢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郭强;PTPMT1抑制剂—阿来西定联合盐霉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明;RunX2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周茜;DATS对乳腺癌干细胞P-gp及NF-κB的表达调控及逆转ADM耐药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谢国柱;辐射联合悬浮培养筛选乳腺癌干细胞及其辐射抵抗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霄蓓;乳腺癌干细胞对靶向治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马懿;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桑晶;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及相关耐药蛋白的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1年
10 孔冕;乳腺癌干细胞富集及其特异性多肽的筛选[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01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0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