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膜外造口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膜外造口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肠癌 腹会阴联合切除 造口并发症 腹膜外造口 腹膜内造口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行腹膜外隧道乙状结肠造口的操作方法及优势。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50例低位直肠癌或直肠肛管癌需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组和腹膜内造口组,随访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观察其造口相关并发症,并了解患者排便感觉及排便控制情况。结果:腹腔镜腹膜外造口组22例,造口时间21.3±1.8分钟稍长于腹膜内造口组18.2±1.6分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腹膜外组造口开始排气时间平均为2.6±0.8天,造口开始出现排便时间平均为3.1±0.8天。随访所有患者1—25个月,22例中有1例造口患者(1/22)发生造口旁疝,其余未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仅有2例排便控制欠佳,其余20例患者排便感觉及排便控制良好。腹膜内组28例,术后随访2-36个月,发生3例造口旁疝,5例造口粘膜分离。患者造口术后开始排气时间3.0±0.8天,造口开始排便时间3.4±0.7天,28例中有14例排便感觉及排便控制较差、排便不能控制。结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与传统的腹膜内造口相比,能够有效地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提早造口排气、排便时间,利于术后排便感获得及排便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伟秀;宋信英;;腹膜外造口及造口乳头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和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2 陈伟平;李德川;范永田;李其肯;朱玉萍;;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可行性研究(32例直肠癌应用分析)[J];中国肿瘤;2007年06期
3 谢铭,王正光;改良腹膜外肠造口术45例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05年04期
4 林荣华;;瓣式结肠腹膜外造口术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肖俊兴;李玲;罗逢启;;螺旋形缝合结肠腹膜外造口术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21期
6 戴功建;金黑鹰;;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年17期
7 赵渭东;卜智斌;蔡长友;王勇;宋少伟;张永辉;王新军;;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62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年10期
8 成军;吴咏梅;李晓云;杜明国;廖晓锋;徐旭;;腹腔镜Mile's术腹膜外造口体会[J];海南医学;2012年23期
9 龚航军;韩刚;王以东;曹羽;;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切除术经腹膜外隧道径路造口的疗效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年11期
10 邱磊;谢沛标;廖健南;廖一平;;直肠癌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奉冰;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膜外造口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陈震宏;经腹膜内和经腹膜外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比较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27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2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