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A方案诱导治疗初发AML(非APL)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本文关键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A方案诱导治疗初发AML(非APL)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摘要】: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以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受累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障碍和凋亡受阻,导致大量细胞蓄积在骨髓和其他髓外造血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AML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目前AML患者治疗经典策略仍然为诱导缓解治疗、缓解后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首次诱导化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快速控制疾病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缓解后治疗就是CR后继续巩固、强化和维持治疗清除微小残留病灶,防止疾病的复发,如病情需要且患者具备条件者,可在巩固3-4个疗程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以获得患者的长期生存。根据NCCN指南,蒽环类药物联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3+7”)方案已成为诱导治疗初发AML(非APL)患者的一线方案。最常用的葸环类药物包括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和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 IDA)。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由柔红霉素(DNR)衍生而来,与DNR比较,具有亲脂性强、半衰期长、可通过血-脑屏障等优势,因此发挥更强的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作用。因此我们选用队方案来作为患者初始诱导治疗方案,但是关于IDA的剂量问题,近年来颇有争议。NCCN指南推荐,IDA剂量为12mg/m2×3d,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经济情况、对症支持治疗等因素,IDA剂量多为6-12mg/m2×3d。然而,关于增加IDA的剂量是否会增加疗效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采用不同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AML(非APL)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长期预后生存,探索一个最佳的IDA剂量,对以后的临床应用具有参考借鉴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5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初诊AML(非APL)且采用IA诱导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DA剂量我们将患者分为三组,IDA 10mg/m2和8mg/m2和6mg/m2组,比较了三种方案的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和长期预后生存。随访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5日,我们记录三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1.83例患者,男46例,37例,中位年龄为38岁,1疗程CR率为63.9%,OR率为77.1%,2疗程CR率为73.5%。2.10 mg组分别和8mg组、6 mg组1疗程CR率比较,显著提高1疗程CR率,且差异统计学意义(88.2%对52.1%,p=0.016;88.2%对60.5%,p=0.037)。10 mg组分别和8mg组、6 mg组1疗程OR率比较,有提高OR率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1%对74.4%,p=0.086;94.1%对69.6%,p=0.055)。10mg组和6mg组总CR率比较,显著提高总CR率(94.1%对60.8%,p=0.016)。10mg组和8mg组总CR率比较,有提高总CR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1%对72.1%,p=0.062)。8mg组和6mg组比较,虽然提高了1疗程CR率、OR率和总CR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危险度分层高危组和FLT3阳性组,IDA 10mg组患者1疗程CR率明显优于8mg组和6mg组。4.三组患者化疗后均出现III-IV级骨髓抑制,粒缺持续时间和PLT恢复时间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本研究中位随访12(2-55)个月,6mg、8mg和10mg组中位OS分别为17、27和32个月,2年OS率分别为37.5%、55.1%和57.6%,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FS三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6.COX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影响OS、R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对于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患者,IDA剂量10mg/m2与8mg/m2和6mg/m2相比,显著提高1疗程CR率,不良反应(血液学和非血液学)相似。2. IDA 10mg/m2与8mg/m2和6mg/m2长期预后方面比较,虽延长了中位OS、RFS生存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OX多因素回归显示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影响OS和R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汉新,盛瑞兰,钱思轩;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9例疗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周丽云,杨梓梅;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23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2年02期
3 叶隽;李静;;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 王晓冬,甘茂周,祝彪,万纯黔,王春森,张晋林;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5 朱娟;吕晓毅;李艳;何娟;;口服4-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J];中国医药;2006年01期
6 吴晓伟;李彩霞;赵永杰;郑智;张金荣;;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J];中国厂矿医学;2006年05期
7 冷芸;陈文明;李利红;陈世伦;;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方案对初治白血病疗效比较[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年05期
8 王瑞姝;李伟;;柔红霉素与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32期
9 杨华;黄文荣;王全顺;于力;;含去甲氧柔红霉素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黄耘;王思力;于永洋;樊亚群;;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疗效对比[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思轩;洪鸣;吴汉新;张闰;刘澎;仇红霞;陆化;张苏江;徐卫;李建勇;;持续滴注大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及白消安预处理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赵妍敏;吴康妮;黄河;;雷帕霉素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及机理[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钱思轩;张苏江;陆化;吴汉新;仇红霞;洪鸣;张闰;沈文怡;张晓艳;许戟;王莉;朱雨;葛峥;卢瑞南;陈丽娟;刘澎;朱华渊;范磊;缪扣荣;徐卫;盛瑞兰;李建勇;;标准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持续静脉点滴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王莉;钱思轩;刘澎;吴汉新;陆化;徐卫;仇红霞;李建勇;;标准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持续静脉点滴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初晓丽;张丽君;;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治疗初治AML的疗效分析[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6 钱思轩;李建勇;吴汉新;陆化;洪鸣;陈丽娟;徐卫;仇红霞;;标准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赵妍敏;吴康妮;黄河;;雷帕霉素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及机理[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马军;展昭民;张伯龙;梁红;靳明华;贡铁军;王来慈;邵秀茹;;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去甲氧柔红霉素三诱导治疗复发性APL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范洵楠;杨永公;许景艳;陈兵;邵晓雁;欧阳建;;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史琳;王艳芳;王晶;董菲;王应;马大龙;克晓燕;;人重组PDCD5蛋白增敏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的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体内外研究[A];中国科协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2008血液肿瘤论坛会议会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海芸;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3 武梦晗;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郭青;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硼替佐米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原性凋亡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5 张阿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A方案诱导治疗初发AML(非APL)的疗效和预后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林轩儒;柔红霉素与去甲氧柔红霉素为基础联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3年
7 姚徐明;不同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为基础的联合诱导方案治疗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5年
8 黄耘;去甲氧柔红霉素的抗白血病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周晓焕;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董晓燕;硼替佐米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2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25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