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耐药乳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罗格列酮对耐药乳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对耐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乳腺癌细胞MCF-7/TAM增殖的影响,及对其耐药性的逆转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OS(0、50、100、150、200、250μmol/L)分别作用于MCF-7/TAM细胞,采用MTT法于24、48和72h后测定ROS对MCF-7/TAM细胞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OS作用MCF-7/TAM细胞48h后的凋亡率;不同浓度TAM(0.1、1、10、20、40μmol/L)分别作用于MCF-7、MCF-7/TAM和IC50浓度(136μmol/L)ROS预处理48h的MCF-7/TAM细胞48h后,采用MTT法测定TAM对三种细胞的抑制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OS作用MCF-7/TAM细胞后对FOXA1、ERa、Erb B-2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ROS(0、50、100、150、200、250μmol/L)分别作用于MCF-7/TAM细胞24 h、48 h和72 h,作用24 h后其增殖抑制率从14.2%升为62.1%,作用48h后其抑制率从21.7%升为64.4%,作用72h后其抑制率从33.7%升为74.4%,ROS对MCF-7/TAM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2.不同浓度TAM(0.1、1、10、20、40μmol/L)作用于MCF-7、MCF-7/TAM及予以IC50浓度ROS预处理的MCF-7/TAM细胞48 h,IC50值分别为(6.81±0.02)μmol/L、(17.92±0.03)μmol/L和(8.76±0.01)μmol/L,耐药倍数为2.63(t=51.20,P0.05),逆转耐药倍数为2.05(t=65.32,P0.05)。3.不同浓度ROS(150、200、250μmol/L)分别作用MCF-7/TAM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20±0.30)%、(22.53±0.15)%和(27.53±0.35)%,与对照组的(3.23±0.04)%相比,凋亡率增加(F=5559,P0.05)。4.IC50浓度ROS(136μmol/L)作用MCF-7/TAM细胞48h后,能够上调FOXA1、ERa和P53基因(P0.05)表达水平,下调Erb B-2基因(P0.05)表达水平。结论50μmol/L以上浓度ROS可抑制MCF-7/TAM细胞增殖,150μmol/L以上浓度ROS可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抑癌基因P53表达有关。IC50浓度ROS(136μmol/L)可逆转MCF-7/TAM细胞的耐药性,逆转机制可能与上调FOXA1和ERa基因表达,下调Erb B-2基因表达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林林;朱旬;郑伟;王萱仪;武正炎;;Tyrphostins AG1478对内分泌耐药乳腺癌细胞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2 甄林林;朱旬;郑伟;王萱仪;武正炎;;三苯氧胺耐药乳腺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3 赵征;刘志刚;雷光焰;党诚学;廖子君;陆建荣;王云梅;苏智祥;;雌激素受体GPR30 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在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R中的效果验证[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04期
4 李清泉;王文娟;徐国萍;曹汐汐;徐景达;陈琦;唐峰;许祖德;;P-糖蛋白底物化疗药物对耐药乳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及其诱导物表达的影响[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5 张海嫦;张飞;武冰;韩敬华;杨毅;冀为;周岩;牛瑞芳;;Anxa2和P-gp蛋白相互作用对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影响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03期
6 李臣宾,张峰,史玉荣 ,魏熙胤,杨毅,牛瑞芳;小干扰RNA引发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内MDR1基因沉默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10期
7 岳玲玲;张连生;柴晔;曾鹏云;吴重阳;熊彬;刘瑛;;负载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对耐药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2年04期
8 袁亚维;孙爱民;刘英;;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中体外转录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mdr1基因的干扰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7年01期
9 左腾;张银旭;刘晓梅;刘宇;王卫星;;川穹嗪通过调节P糖蛋白表达逆转乳腺癌多重耐药性的机制[J];微循环学杂志;2012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嘉雯;EGFR和UCH-L1在乳腺癌细胞耐药、增殖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程园园;CD44/PrPc相互作用及其对人乳腺癌侵袭、增殖和耐药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皖京;罗格列酮对耐药乳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付芬芬;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细胞中HSP27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1年
3 武冰;Annexin a2参与耐药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海嫦;P-gp参与耐药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亚杰;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细胞中7种蛋白质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1年
6 梁芙蓉;S1在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子药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8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30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