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干细胞的分选及恶性表型的鉴定
本文关键词:骨肉瘤干细胞的分选及恶性表型的鉴定 出处:《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骨肉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测定 143-B细胞 骨肉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测定 143-B细胞
【摘要】:研究背景根据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理论,肿瘤实体由大量的具有异质性、异构的细胞群构成。肿瘤干细胞是顶层次结构的亚群,通过对称和不对称的分裂实现肿瘤实体的增加,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和产生其余的肿瘤细胞。与正常人体干细胞不同的是,肿瘤干细胞的扩散、增殖是失控的。与正常人体干细胞相同的是,它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随着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人员相继从白血病、肺癌、脑肿瘤、结肠肿瘤、肝癌等多个恶性肿瘤中分选出了肿瘤干细胞,并在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描述上做了大量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肿瘤干细胞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并发现其在肿瘤发生、恶性生长、转移、耐药等多个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骨肉瘤的相关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相继从骨肉瘤MG-63、U2OS细胞株中分选出肿瘤干细胞,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生物学研究,发现了其CSCs在细胞表面标记、生长方式、生物学性能等方面与非CSCs的差异,提示骨肉瘤和其他肿瘤一样,同样存在CSCs。然而,作为骨肉瘤家族中恶性程度高(高成瘤、高转移率)的骨肉瘤143-B细胞株,却未见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骨肉瘤CSCs的生物学性能,我们以骨肉瘤143-B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SCs的分选,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第一部分有限稀释法分选骨肉瘤143-B干细胞目的:探索骨肉瘤干细胞的分选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方法: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143-B细胞株进行常规培养、传代,取生长良好的细胞进行软琼脂克隆分选、SP分选、有限稀释法分选,将分选出的细胞进行扩增、传代,同样传至第二代后提取RNA并进行相对定量PCR比较其干性因子Nanog、OCT4的表达。结果:软琼脂克隆法分选出的细胞在Nanog、OCT4的表达上与亲代细胞143-B无显著差异。有限稀释法及SP分选法分选出的细胞在Nanog、OCT4的表达上高于亲代细胞143-B并差异显著,而有限稀释法与SP法分选出的细胞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有限稀释法可有效分选出肿瘤干细胞,并且在Nanog、OCT4的表达上与SP分选法分选出的肿瘤干细胞无显著差异。第二部分143-B细胞株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目的:探索骨肉瘤143-B细胞株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进一步了解骨肉瘤并为治疗骨肉瘤、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1、成球试验收集143-B、143-L(有限稀释法所得到的骨肉瘤143-B细胞株干细胞)二组细胞,并计数,按照一定浓度接种在无血清软琼脂孔板中,观察细胞球形成。2、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收集143-B、143-L、143-SP(SP分选法分选骨肉瘤143-B细胞株所得到的肿瘤干细胞)三组细胞,并裂解三组细胞提取总蛋白,以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三组细胞的总蛋白浓度,Western-Blot检测三组细胞中Nanog、OCT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3、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干性标志物表达将143-B、143-L细胞以相同浓度接种在爬片上,待细胞生长至铺满爬片60%左右面积时,给予4%多聚甲醛固定,进行免疫荧光检测Nanog、OCT4在143-B、143-L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4、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潜能的检测收集143-B、143-L细胞并计数,以相同浓度接种在12孔孔板中,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分化试验、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试验,观察两组细胞在成骨分化、成脂、成软骨分化的能力并进行比较。5、细胞耐药能力(顺铂、阿霉素)的检测收集143-B及143-L细胞,以相同浓度将细胞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内,次日换液后加入含有不同浓度顺铂的培养基,24小时后加入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并在酶标仪上测定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在450nm处的吸光度(D)值,根据吸光度(D)值及添加的顺铂浓度绘制耐药曲线,并在耐药曲线上标出顺铂对该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并比较细胞存活数量,进而比较其对顺铂的耐药能力。6、动物成瘤试验比较两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将体重、周龄无显著差异的18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143-B及143-L细胞各按照三个剂量组(1×106、1×105、1×104),每个剂量组皮下注射三只裸鼠,定期测量瘤体生长情况及裸鼠体重变化情况,并将两组细胞相同剂量进行比较。7、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确定试验所得结果统计学上有意义。结果:1、143-L具有较143-B更强的成球能力。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143-L、143-SP较143-B具有更高的Nanog、OCT4蛋白表达。143-L与143-SP在Nanog、OCT4蛋白表达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检测Nanog、OCT4表达,143-L较143-B同样显著增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相同的诱导分化条件下,143-L细胞具有较强的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143-B细胞向成骨分化能力较弱;143-L细胞具有较强的向脂肪细胞分化能力,143-B不能向脂肪细胞分化;143-L具有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143-B细胞在诱导阶段即不能形成细胞团块。4、顺铂对143-B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0.83ug/m L,对143-L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2.51ug/m L。表明143-L较143-B具有更强的对顺铂耐药能力。阿霉素对143-B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0.11 ug/m L,对143-L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0.25ug/m L。表明143-L较143-B具有更强的对顺铂、阿霉素耐药能力。5、143-L及143-B两组细胞经过接种在裸鼠体内5周后,143-L细胞在1×105剂量组、1×106剂量组均成瘤,1×104剂量组未能成瘤;而143-B细胞在1×106剂量组、1×105剂量组、1×104剂量组均未能成瘤。结论:经有限稀释法分选出的肿瘤干细胞,显著高表达干性因子Nanog、OCT4,具有较亲代细胞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符合肿瘤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且肿瘤干细胞在对肿瘤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方面,远远强于亲代细胞。异体成瘤能力上,远远强于亲代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郭卫,杨荣利,曲华毅,樊瑞峰;影响骨肉瘤预后因素的探讨[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年06期
2 鲍同柱,赵红卫,郑启新,刘万军,刘勇;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对骨肉瘤细胞表达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3 牛聚伟;吴刚;祝少博;漆白文;钱炜;喻爱喜;;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与骨肉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4 孟令祥,于锡欣,杜德利,王冠忠;P~(16)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J];山东医药;1999年06期
5 林娜,蔡宣松,梅炯;骨肉瘤预后因素探讨[J];实用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6 姜文学,董天华,吴士良,马文雄;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诱导及其抗肿瘤特性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1期
7 马忠泰,栗怀广,施学东;骨肉瘤的化疗与疗效判断[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S1期
8 岳文,杨连甲,马明,董绍忠;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骨形成蛋白在骨肉瘤中的作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9 姜文学,董天华,吴士良,马文雄;体外诱导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10 郭乔楠,陈意生;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龙勉;;力学微扰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金先庆;罗小辑;;骨肉瘤细胞骨分化标志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进;杨述华;邹利军;邵增务;廖翔;;单启动子双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的构建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进;杨述华;邹利军;邵增务;廖翔;;单启动子双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的构建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胡宏伟;孙其志;;骨肉瘤的治疗进展[A];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于秀淳;王伟;;影响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多因素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7 张瑶;;四肢长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瑶;;四肢长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A];全国第八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志明;;外伤诱发骨肉瘤一例分析[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10 杨迪生;解先宽;叶招明;陶惠民;;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骨肉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任勇 李运红 胡颜;莫名关节痛青少年警惕骨肉瘤[N];天津日报;2006年
2 黄金昶;骨肉瘤可试用斑蝥治疗[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巍;UHRF1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杰;HDAC5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马万里;miR-148a在骨肉瘤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田吉光;CD271~+骨肉瘤干细胞特性研究及以DNA-PK为靶点逆转骨肉瘤化疗耐药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岩;低分化骨肉瘤细胞株恶性逆转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廖博;骨肉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学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郝新保;骨肉瘤细胞与巨噬细胞融合诱导主动性抗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8 刘先哲;靶向沉默蛋白激酶Polo-like Kinase 1治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司萌;骨肉瘤干细胞及其多药耐药性的体内外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李金平;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患者中的差异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井伟;SiRNA沉默XIAP基因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宏维;反义RNA抑制c-myc表达增强骨肉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D];兰州大学;2015年
3 陈孜;HER-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筛选其适配子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胡新宇;PI3K/Akt在Wnt5a诱导的人骨肉瘤细胞迁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王春燕;SKA1对骨肉瘤恶性增殖的影响及骨肉瘤肺转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小强;MG63骨肉瘤细胞中的iNOS的信号调控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迎杰;顺铂联合环靶明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唐宏亮;Nest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9 毛德举;骨肉瘤干细胞的分选及恶性表型的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陈婕;KIAA2018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miRNAs的鉴定[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6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32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