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热休克蛋白Mortalin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0

  本文关键词:热休克蛋白Mortalin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出处:《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Mortalin CD151 肝癌 PI3K/ATK 迁移 侵袭


【摘要】:目的:通过慢病毒基因转载抑制热休克蛋白Mortalin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与四跨膜蛋白CD151在肝癌细胞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1.通过吉满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体外利用easy RNAi慢病毒构建技术将干扰Mortalin合成依次标记为TRAP1、TRAP2、TRAP3的三个靶点序列基因分别用载体PGMLV-SC5 (2494):hU6-MCS-CMV-ZsGreen 1-PGK-Puro进行包装,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转染细胞组标记为TRAP1细胞组、TRAP2细胞组、TRAP3细胞组,通过荧光表达率和western blot技术,选取TRAP1细胞组、TRAP2细胞组、TRAP3细胞组3组细胞中,转染效率最高即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细胞组作为接下来的实验细胞组。然后再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比较未进行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未携带靶点序列病毒颗粒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和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实验组),三组细胞中CD151的表达情况。2. 由第一部分实验筛选出的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实验组)与未进行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通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讨论Mortalin下调对HepG2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3.分别应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抑制Mortalin表达后人肝癌细胞HepG2的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1.用于抑制Mortalin表达的三个靶点序列TRAP1、TRAP2、TRAP3转染的三组人肝癌细胞HepG2中,TRAP2序列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 (TRAP2细胞组)中Mortalin的表达下降最明显,并设为接下来实验的实验组。未进行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未携带靶点序列病毒颗粒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和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实验组),通过Western blot进行比较后,CD151的表达未见明显下调,统计学无差异。2. 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TRAP2细胞组)与未进行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相比较,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中AKT略有下调,但是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AKT随Mortalin表达下降有所下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TRAP2细胞组)作为实验组、未进行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为空白组对照组,未携带靶点序列病毒颗粒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为阴性对照组。在Transwell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验中:将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两两进行比较,实验组侵袭能力明显下将。在划痕实验中:在0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四个时间段,对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划痕宽度进行比较,实验组迁移能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1.在人肝癌细胞中,抑制HepG2表达后,CD151表达未出现明显Mortalin下调,二者表达无相关关系。2. 抑制人肝癌细胞中HepG2的表达后,Mortalin信号传导通PI3K/AKT路中AKT无明显下调,说明的下调对人肝癌细胞Mortalin中总AKT量HepG2并不产生影响,而随P-AKT表达下降有所下调,差别明显,说明Mortalin的下调会引起人肝癌细胞Mortalin内HepG2信号传导通路中AKT磷酸化的下PI3K/AKT降,而这种差别并不是由于总AKT量的表达不等造成,是由于抑制人肝癌细胞中HepG2的表达后,会抑制AKT活化,从而抑制Mortalin信号传导PI3K/AKT通路的信号转导。3.在细胞侵袭实验中:未进行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与未携带靶点序列病毒颗粒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阴性对照组)侵袭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空载病毒本身并不会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能力产生改变,未进行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侵袭细胞数较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TRAP2细胞组)实验细胞组侵袭有明显差异(p0.05),未携带靶点序列病毒颗粒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阴性对照组)侵袭细胞数较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TRAP2细胞组)实验细胞组侵袭也有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相符合。说明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中Mortalin的表达,对其体外侵袭能力有显著影响。在细胞迁移实验中:比较Mortalin表达下降最多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TRAP2细胞组)实验细胞组与未进行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在0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划痕宽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抑制Mortalin的表达,并不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迁移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heat shock protein ( Mortalin )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epG2 by means of slow virus gene transfer , and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 1 . The cells of the three target sequences labeled TRAP1 , TRAP2 , TRAP3 are labeled as TRAP1 , TRAP2 , TRAP3 by western blot . Results : 1 . The expression of Mortalin in HepG2 cells transfected with TRAP1 , TRAP2 and TRAP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pG2 cells ( control group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Mortalin in HepG2 cells transfected with three target sequences TRAP1 , TRAP2 and TRAP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pG2 cells ( experimental group ) .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 HepG2 cells , there was a slight downregulation i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human liver cancer cells ( TRAP2 cells ) with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Mortalin ,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 In the experiment of invasion ability of human liver cancer cells , the expression of CD15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vasion ability of HepG2 cells ( P < 0.05 ) . The expression of Mortalin in HepG2 cell group ( control group )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pG2 cells ( control group ) .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铭;沈鼎武;;三系人肝癌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后仍保持人肝癌的相关特性[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01期

2 齐连君,王执民,张洪新,郭卫平,倪代会;加热对人肝癌细胞-7721生长规律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年05期

3 王小平,刘彦仿,杨守京,孙玉静;不同人肝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动态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0年05期

4 程中,欧小红,匡安仁;人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研究及临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5 朱惠明,蔡筱彦,黄勋,顾红祥,王立生;凋亡素基因治疗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9期

6 杨大国,邓欣,李知玉,聂广,乐晓华,单万水;正肝方药物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2期

7 董良;黄玲珍;孙海英;陈彦田;沈阳;肖登明;齐瀚实;;极低频磁场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5期

8 戴锴;田德英;;瘦素促进人肝癌细胞侵袭性生长的体外研究[J];肿瘤;2007年06期

9 孙波;颜鑫;李文超;陈剑峰;朱海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肝癌细胞蛋白激酶B活性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2年18期

10 刘耳;朱忠斌;吴燕;;亚硒酸钠和丝裂霉素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协同效应[J];天津医药;199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璐;杨祥良;徐辉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反义RNA对人肝癌细胞作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和海峡两岸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文奇;刘倩;时昌文;徐瀚峰;吴洪文;;生长抑素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3 王迎春;刘炎芳;邢兰花;杨旭;李小欢;;曲古抑菌素A对人肝癌细胞周期及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A];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田媛;白文元;冯子南;刘云燕;陈庆;;三羟异黄酮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王秋艳;马小军;袁权;;微囊化人肝癌细胞的极性重建[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6 刘珊林;刘冠中;申宗候;施冬云;;氧化还原介导PI3-K/PKB-JNK信号通路串话调节人肝癌细胞生长[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崔杰峰;刘银坤;宋海燕;张子;孙瑞霞;陈洁;冯钜涛;于雁灵;申华丽;杨們原;;人肝癌细胞转移相关分子的比较表达蛋白质组学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邵勤;官阳;周泽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肝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秋艳;马小军;袁权;;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微胶囊用于人肝癌细胞三维培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冯子南;白文元;刘云燕;田媛;;三羟异黄酮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震敏;裂解型腺病毒基因治疗人肝癌细胞及其转移瘤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李雁;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模型的优化及转移机理探讨[D];复旦大学;2002年

3 马栋柱;人肝癌细胞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的调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殷鹏;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肝癌细胞中胱硫醚-γ-裂解酶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杨闯;Beclin 1沉默对维生素K_3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损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文奇;EGF、雌二醇和生长抑素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马秋野;脱落酸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8 李苏宜;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GHR不同表达水平人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孟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郑科;CXCL12/CXCR7调节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旭;热休克蛋白Mortalin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严羚玮;高压芒刺静电场对人肝癌细胞生理活动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开阳;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力的观察[D];南昌大学;2010年

4 钟雪;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效应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杨军;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斑蝥胶囊抗人肝癌细胞作用及作用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汪胜林;光动力疗法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及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邵荣江;丁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宋立文;重组人内皮抑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吴捷;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肝癌细胞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表达变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艾小佳;水蛭、土鳖虫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5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405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