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及危险因素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18 06:09

  本文选题:乳腺癌 切入点:治疗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患者在术后的临床感染情况,病原菌的分布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80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患者为37例,感染率3.43%,37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占36.73%,革兰阴性菌为23株占46.94%,真菌为8株占16.33%,37例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实验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均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实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及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及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是否联合放化疗等因素均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并且多数的病原菌均存在各种程度的耐药性,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远离可能造成患者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infec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infe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among 1080 patients, 37 were infecte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3.430.A total of 49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37 patients, of which 18 were Gram-positive bacteria (36.73cm), 23 Gram-negative bacteria (46.94), and 8 fungi (16.3333) were mainly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The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showed tha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had the lowest resistance to vancomycin,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 were less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were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wed the lowest resistance to ceftazidime and meropenem (0),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o ampicillin and meropenem (0), Escherichia coli to ampicillin and sulbactam. The lowest resistance rate of ciprofloxacin and meropenem was 0, and the resistance rat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to meropenem was the lowest (0).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mainly caused by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most of the pathogens have various drug resistance.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should be away from the risk factors that may lead to infection.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基金】: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1303104)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钢新 ,贾素文,鲍亚莉;乳腺癌手术后区域性美容指导[J];现代护理;2001年12期

2 张磊;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J];齐鲁护理杂志;2001年05期

3 刘煜,韩承新,朱晓丹,张纪华,潘惠娟,王沁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J];武警医学;2001年04期

4 余淑坤,董明新,赵彤,刘金,刘淑芹,冯燕;乳腺癌治疗策略与实施[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任书伟,张锋,杨富斌;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综合治疗[J];陕西肿瘤医学;2002年01期

6 陈海湖;参芪延生汤配合西医治疗乳腺癌100例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04年09期

7 ;乳腺癌手术可能触发远处肿瘤生长[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20期

8 武志恒;冯冬花;;乳腺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3期

9 吕青 ,尹海宁;周期素D、E、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2期

10 郝天伟;弭春珍;张健;;乳腺癌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锐;;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任国胜;;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3 张东云;;乳腺癌的饮食指导及康复锻炼[A];肿瘤研究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盛立军;;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A];山东省第四届“CSCO——山东”首届肿瘤化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祥生;唐金海;蒋谦;徐晓明;龚建平;;从我院乳腺癌收治情况谈乳腺癌“三早”的重要性[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孙燕;;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肖胜洛;程静霞;;综合治疗46例乳腺癌的体会[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馨;乳腺癌术后手臂常举抬[N];保健时报;2007年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 曹阳;乳腺癌不同时期饮食有别[N];保健时报;2007年

3 姚敏;乳腺癌治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4 李洪涛;乳腺癌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构[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李清晨;治乳腺癌一定要毁形吗?[N];科技日报;2009年

6 洪宋贞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罗秀丽 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明琪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林毅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张岂凡 哈医大第四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乳腺癌不是女人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惠平;乳腺癌患者的误区[N];光明日报;2009年

8 孙理 张长鑫 本报记者 赵琳;乳腺癌越来越“年轻”[N];哈尔滨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慕欣;治疗年轻乳腺癌,应考虑得更多[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解放军307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 江泽飞 普外科主任 尉承泽;乳腺癌不是跟美丽说再见[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健;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郝爽;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因子的验证及探索[D];复旦大学;2014年

3 霍慧萍;基于分子影像技术的光学靶向纳米探针诊断和微波消融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4 王学晶;环乳晕切口保留乳头的乳房切除术联合延迟即刻重建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胡薇;乳腺癌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的活性和粘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苗瑞政;乳腺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海平;乳腺癌和区域淋巴结中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及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子豹;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胡跃;蛋白质指纹图谱和生物信息学在乳腺癌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红;钙化型乳腺癌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血清诊断模型的建立和钙化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春;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3年

2 林晓萌;早期乳腺癌超象限切除同期背阔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的临床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孔祥忠;乳腺癌患者围手术、化疗期细胞免疫状态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4 李红梅;“Y”型整复法治疗乳腺癌术后腋窝瘢痕挛缩疗效观察[D];泰山医学院;2014年

5 韩慧娜;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否对亚型和预后关系影响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殷蕾;ATP柠檬酸裂解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治疗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7 霍强;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山东省人群乳腺癌流行发展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宁;乳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9 吕文远;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变化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王阳;乳腺癌手术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28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628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