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对妇女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本文选题:宫颈 切入点:妊娠结局 出处:《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88期
【摘要】:目的对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之后妇女的妊娠结果以及分娩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4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15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在对两组产妇进行观察之后,从产妇的妊娠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状况等因素来看,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观察组产妇的胎膜早破以及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不会对妇女的分娩方式以及生育功能产生影响,但是很有可能会造成产妇的生殖道感染以及胎膜早破等情况,影响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sults of pregnancy and delivery of LEEP in women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Methods 115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09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115 healthy wome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pregnancy and delivery patter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pregnancy r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neonatal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nd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he treatment with LEEP knife will not affect the delivery mode and fertility function of women.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cause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and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which may affect the life safety of parturient.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阿县妇幼保健院;
【分类号】:R714;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kinner E.N.;Gehrig P.A.;Van Le L.;朱国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缩短治疗后监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8期
2 陈秀艳;;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39例诊治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吴雅冬;赵东旭;卢北燕;;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209例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年03期
4 刘达宾;孙蓬明;林琳;林超琴;宋一一;;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5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年04期
5 肖洪涛;;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策[J];当代医学;2014年15期
6 范小丽;;中西药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79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年03期
7 韩延华;乔靖;王海霞;吴聪聪;;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7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8 刘彬;欧大芬;;两种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临床疗效对比[J];贵州医药;2012年08期
9 马丽;;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3期
10 朱兰;;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新病理分类和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殿军;孙德飞;陈乐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李成志;王智彪;田耘博;陈文直;赵纯亮;黄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杜敏;;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淑华;;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治[A];湖北省第21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肖雪;高雪梅;;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外阴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6 阮秀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6例临床分析[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鑫;耿力;郭艳利;游珂;沈晓野;姚艳君;;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转归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盂戈;刘芸;段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逢红;;Leep治疗宫颈病变141例疗效分析[A];2008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周凯;张文淼;郑飞云;瞿文珍;杨开颜;;LEEP治疗子宫颈病变221例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芝芝;早期子宫内膜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妊娠结局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曹文成;孕晚期饮水消毒副产物暴露生物标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秘;RASSF1A与cyclinD1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裴娇娇;聚焦超声治疗583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坤鹏;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蕾;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柯丽娟;10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佩;新型中草药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张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3年
8 吴艺佳;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陈惠娟;中药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治疗轻、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10 杨盛红;聚焦超声与哈西奈德乳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D];遵义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660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66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