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钾合金注射式消融方法抗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移植瘤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微创治疗 切入点:热化学消融 出处:《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液态碱金属是新兴的热化学微创消融恶性肿瘤手段。本研究尝试采用钠钾合金(Na K合金)注射式消融方法治疗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探讨该治疗手段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并动态观察评估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动物采用15只6周龄平均重量20g的BALB/c雌鼠。2利用固态金属钠和金属钾在常温常压硅油保护下制备液态Na K合金,并保存于硅油中。3将冻存的EMT6小鼠乳腺癌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培养好的肿瘤细胞重悬至2×107/ml,向每只小鼠右后腿腹股沟皮下注射0.2ml细胞悬液。4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0天根据肿瘤生长体积及形状将小鼠分为A、B两个治疗组,即肿瘤完全消融组与部分消融组,每组5只,剩下5只为C组对照组。5消融治疗台为带有四壁玻璃槽,将热电偶插入肿瘤中心位置以便监测及收集消融过程肿瘤中心温度,利用红外热像仪捕获消融过程小鼠体表热效应的红外图像。6采用一次性胰岛素注射器将液态Na K合金注入A、B两治疗组小鼠肿瘤内进行热化学消融治疗,C组小鼠不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立即在每组中处死1只小鼠取出残留组织或肿瘤制成病理切片。其余小鼠放回笼内连续测量20天肿瘤体积。将小鼠体积数据进行连续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 Way ANOVA),分别将A、B两组与C组相比,分析小鼠肿瘤体积随时间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热电偶监测的消融过程中肿瘤内部最高温度可在消融开始瞬间急剧升高,平均最高温度可达104℃,温度高于43℃肿瘤致死温度持续时间约30s,证明了Na K合金与组织内水接触发生的剧烈放热反应的可靠性及杀灭恶性肿瘤的积极性。红外热像仪监测的消融过程体表温度最高36.2℃,远低于肿瘤中心内部温度,且由消融中心向四周温度递减,为临床中实现微创消融提供依据。2 A组小鼠消融治疗后肿瘤结构消失,残留空腔结构及血痂,病理切片可见治疗后乳腺癌细胞正常结构消失,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血痂逐渐脱落,局部未见肿瘤复发。B组消融区域同A组,部分残留肿瘤组织继续生长,具有浸润性生长趋势。病理切片可见消融区域与残留肿瘤组织之间存在清晰的界线。C组小鼠肿瘤体积快速增长,浸润周围结构影响活动,C组肿瘤细胞成浸润性生长趋势,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3对三组小鼠肿瘤进行持续测量,计算20天小鼠肿瘤体积,将数据进行Two Way ANOVA统计分析,得出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随时间变化有差异(P=0.00050.05),A组C组比较,第10~20天两组小鼠肿瘤体积有差异(P0.05),B组C组比较,第11~20天两组小鼠肿瘤体积有差异(P0.05),即完全消融组及部分消融组小鼠乳腺癌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注射式消融方式利用液态NaK合金对小鼠EMT6乳腺癌移植瘤进行微创治疗是可行的。该方法使肿瘤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并保持一定时间,体现其可靠确切的热消融效果。消融过程体表温度远低于肿瘤中心温度,为实现微创治疗提供依据。消融后肿瘤细胞彻底变性坏死,且形成边界清晰的消融界线。经Na K合金完全热化学消融的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被彻底杀灭,经部分消融的移植瘤生长受到有效抑制。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odium - potassium alloy ( Na - K alloy ) injection - type ablation method to treat mouse EMT6 breast cancer cell transplantation tumor . Conclusion : It is feasible to use liquid NaK alloy to treat mouse EMT6 breast cancer cell tumor by injection - type ablation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循雯;叶兴涛;刘帆;;康艾注射液联合醋酸甲地孕酮片改善晚期肿瘤恶液质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年01期
2 孔谦;;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年01期
3 杨麟瀚;刘锦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年03期
4 栗辰;靳彦文;刘晓静;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郝晓鹏;曹诚;黄焰;;家族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突变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15年04期
5 余子豪;;乳腺癌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年07期
6 张梦玮;闫敏;律慧敏;牛李敏;曾惠爱;崔树德;;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148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22期
7 王英哲;令狐锐霞;杨俊兰;;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8 罗年安;屈亚琦;董瑞;;乳腺癌的治疗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1期
9 沈坤炜;李宏为;;乳腺癌的现代治疗模式:多学科综合诊治[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10 高卫奇;沈坤炜;;乳腺癌现代治疗模式下的外科治疗理念[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丘嫦;Daniel F Hayes;Julie R Gralow;Rachel Lerner;;转移性乳腺癌的全身治疗:一般原则[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陆琼;抗ErbB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2-18在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剑伟;两种乳腺癌化疗与内分泌治疗同步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20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2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