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tg5、Beclin1、P53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21:32

  本文选题:上皮性卵巢癌 + Atg5 ; 参考:《郑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卵巢癌是我们在妇科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最经常遇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之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且卵巢癌具有易播散转移、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等特点,发现时大多数已处于晚期,因此其病死率较高。对于卵巢癌的治疗方案在不断改进,肿瘤细胞减灭术加上铂类与紫杉醇联合化疗可改善卵巢癌患者疗效,但总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40%。因此研究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改善预后仍然是卵巢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自噬,是继凋亡后发现的细胞内物质代谢的一条重要途径,被称作“II型程序性细胞死亡”,目前许多研究发现自噬调控机制的失活与多项器官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tg5(Autophagy related gene 5,自噬相关基因5)是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在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中,须要Atg5-Atg12-Atg16L结合系统和Atg8-PE结合系统两个类泛素化蛋白质系统介导,Atg5与Atg12形成的共价复合物,定位于自噬体膜表面利于自噬体膜的伸张,促进自噬体的形成,是自噬体形成所必须的重要因素。Beclinl(BECNI)是一种与自噬有关的抑癌基因,有研究提示BECNI的等位基因的缺失导致自噬活性减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目前研究显示Beclin1基因编码的蛋白与Ⅲ型PI3K(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磷脂-3-羟激酶)形成一个复合体,调控Atg1、Atg3等其他Atg蛋白定位于自噬前体结构中,因而能够调控自噬的活性。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之一,可以分为野生型p53(wildtypep53)和突变型p53(mutanttypep53)两种类型,wp53蛋白非常不稳定半衰期很短(20-60min),而且含量极低,因此我们平常所采用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的p53为突变型p53,是基因突变的产物。野生型p53通过编码转录因子蛋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促进细胞分化成熟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突变型p53除了干扰野生型p53的抑癌作用外,还与其他致癌基因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atg5、beclin1及p53在上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更深一步了解卵巢癌发生进展的分子机制、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情况提供理论支持,更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与p53在上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为研究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材料及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住院因各种原因行手术切除卵巢的84例标本,将其分为三组:恶性组:上皮性卵巢癌标本34例(浆液性卵巢癌18例、粘液性卵巢癌10例、其它类型卵巢癌6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1岁;按国际妇产科(figo2000)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标准:i期5例;ii期9例;iii期9例;iv期11例;病理学分级:g19例;g211例;g314例;有淋巴转移18例、无淋巴转移16例。良性组: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5例。正常组:正常卵巢组织25例,正常卵巢组织取自因乳腺癌去势手术、子宫肌瘤、卵巢非瘤样囊肿等疾病行子宫及单/双附件切除者的卵巢。标本均取自第一次手术,经两位以上病理学老师双盲证实,术前都没有接受放疗、化疗。2.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实时定量-多聚集链反应半定量法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检测25例正常卵巢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34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tg5、beclin-1及p53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sx?表示,恶性组、良性组、正常组atg5、beclin1、p53mrna表达的定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定性资料分析采用?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列联相关,检验水准为α=0.05。组间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α/比较次数=0.0167。结果1.atg5在恶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6、0.514、0.613;atg5蛋白在恶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7/34)、60%(15/25)、88%(22/25)。atg5的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从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表达依次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beclin1在恶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4、0.536、0.624;beclin1蛋白在恶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34)、60%(15/25)、92%(23/25)。beclin1的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从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表达依次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53在恶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3、0.252、0.236;p53蛋白在恶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6/34)、12%(3/25)、4%(1/25)。p53的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恶性组中表达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良性组及正常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tg5、beclin1及p53的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随着临床与病理分期的进展,atg5、beclin1蛋白表达越低,p53蛋白表达越高,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淋巴转移无关(p0.05)。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tg5与beclin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1p0.05),p53的蛋白表达与atg5、beclin1的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495p0.05;r=0.542p0.05)。结论1.Beclinl和Atg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低表达、P5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2..在上性卵巢癌组织中,Atg5与Beclin1表达呈正相关,Atg5、Beclin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三者协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Abstract]:Ovarian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malignant tumors in gynecological day - to - day clinical work , the incidence rate is located below the cervical cancer and the endometrial carcinoma , but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early diagnosis method and the ovarian canc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dissemination and metastasis , the early patients have no obvious symptoms and the like , and the overall 5 - year survival rate is still hovering between 30 and 40 % . The expression of Atg5 - Atg12 - Atg16 and Atg8 - PE combined with Atg5 - Atg12 - Atg16 and Atg8 - PE binding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 Methods : The expression of atg5 , beclin - 1 and p53 protein in normal ovarian tissues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and rt - pcr ( real - time quantitative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mi - quantitative method )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先华,谢瑞梦,赵晓虹,田昌英;上皮性卵巢癌远处转移15例分析[J];四川肿瘤防治;2001年01期

2 王常玉,顾美皎,王世宣,马丁;三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年04期

3 李双弟,万小平,杨兆瑞,胡宏慧,席晓薇,徐先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上皮性卵巢癌发展[J];肿瘤;2003年03期

4 袁令芹;上皮性卵巢癌226例临床病理分析[J];肿瘤防治杂志;2003年08期

5 周晓亮 ,陈轶群;血小板计数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二探结果及疾病进展的关系[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6期

6 赵玲军;术中即时化疗在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10期

7 Hopkins L.;Fung Kee Fung M.;王颖;;上皮性卵巢癌进展期辅助和补救化疗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评估[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1期

8 王鑫;吕杰强;朱雪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4期

9 李海玲;任慕兰;钱惠勤;;上皮性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J];江苏医药;2007年01期

10 贺国丽;;铂类敏感的复发上皮性卵巢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指南和选择标准[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蓓;郭轶男;吕卫国;万小云;陈亚侠;谢幸;;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13例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许红;;Ⅲ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周慧梅;黄惠芳;潘凌亚;沈铿;吴鸣;杨佳欣;;血清CA125值的变化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叶海燕;陈建国;徐嘉文;陈志红;;has-miRNA let-7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谢敏;李艺;崔恒;;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6 许红;王中弥;左馨;;Ⅲ期上皮性卵巢癌58例临床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郄明蓉;杨小芸;张崇淑;;28例Ⅳ期及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选择与预后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郄明蓉;郑艾;杨小芸;张崇淑;;28例Ⅳ期及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选择与预后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郄明蓉;张崇淑;郑艾;杨小芸;;28例Ⅳ期及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选择与预后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彭素蓉;王金华;陈小祥;;上皮性卵巢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及临床意义——附102例报告[A];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肿瘤学术研讨会暨无锡市妇产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FoxM1剪接异构体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金佟;CA125/T ELISA法用于CA125升高的良恶性鉴别及其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严春晓;水通道蛋白亚型AQP5及AQ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与迁移中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黄宇婷;基于定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卵巢癌多基因拷贝数异常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冷若冰;Rac1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梁军;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在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7 胡建国;MARCH7促进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陆萌;FKBP14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9 牛海英;PPA1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10 沈文静;上皮性卵巢癌多肿瘤抑制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一鸣;血小板增多症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评估[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2 秦凯云;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浆化疗耐药相关蛋白质分析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董杰;上皮性卵巢癌中TGF-β1的表达与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齐新颖;LRP、GST-π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田美玲;ERCC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铂类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贾亚静;子宫内膜癌、上皮性卵巢癌、早期宫颈癌预后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杨晗;77例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根豪;阿司匹林对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SOX7表达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9 肖喜云;HER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曲妥珠单抗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阮洋;HPV感染及IL-17、MCP-1基因多态性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0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70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