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纳米银用于胶质瘤放射增敏及细胞受控自噬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9 01:22

  本文选题:纳米银 + 自噬 ; 参考:《东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胶质瘤是发病率最高的神经系统肿瘤,且致死率最高。胶质瘤的治疗目前仍是医疗难题。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其中放疗是胶质瘤辅助治疗的金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胶质瘤的浸润生长难以完全切除,另外恶性胶质瘤对放疗及化疗的敏感性较低,导致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很差,平均中位生存期约为14.6个月。因此我们急需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胶质瘤的方案。由于纳米材料有着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能,今年来被广泛用于肿瘤治疗,尤其在放化疗增敏以及肿瘤诊断方面。纳米银具有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特性以及广谱抗菌性,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研究表明纳米银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造成氧化应激压力、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进而引起细胞凋亡或坏死。此外,纳米银还可被用作放疗的增敏剂,本组已在体外和体内分别证实了纳米银对胶质瘤的放射增敏作用,然而其放射增敏的深层机制仍待进一步阐明。本文主要研究了表面包覆PVP的纳米银的细胞毒性、诱导自噬效应、放射增敏效应及其相关机制,期望为纳米银用于胶质瘤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研究了纳米银在U251细胞中的摄取及定位。发现纳米银对U251细胞具有浓度和尺寸依赖性的细胞毒性。此外,纳米银还可增加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抗氧化剂预处理可逆转其对细胞内ROS生成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2.系统研究了纳米银诱导U251细胞自噬的作用。并通过P62蛋白表达的研究证明纳米银引起的自噬体的积累是通过从上游促进自噬体的形成而非阻断自噬下游降解来实现的,即完整的细胞自噬。3.明确自噬与纳米银放射增敏作用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其机制。发现自噬在纳米银放射增敏过程中的作用为保护性,抑制自噬可进一步提高纳米银与X射线造成的细胞死亡和凋亡。此外,还发现ERK、JNK信号通路在纳米银诱导自噬及放射增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证实纳米银与X射线联合/单独作用造成的自噬以及纳米银的放射增敏作用均依赖于ROS生成。发现抑制保护性自噬提高放疗效果的实质是ROS水平的进一步升高。
[Abstract]:Glioma is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nervous system tumors, and the highest fatality rate.The treatment of glioma is still a medical problem.Treatment options for gliomas include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Radiotherapy is the gold standard for adjuvant treatment of gliomas.However,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invasion and growth of glioma is difficult to be completely resected, and the sensitivity of malignant glioma to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s low, which leads to poor prognosis of glioma patients,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is about 14.6 months.Therefore, we urgently need to find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lioma.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umor therapy this year, especially in radio-chemosensitization and tumor diagnosis.Due to its excellent surface enhanced Raman and wide spectrum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silver nanoparticle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ano-silver also has a significant anti-tumor effect, its anti-tumor mechanism is mainly caused by oxidative stress stress caused by DNA damage, cell cycle arrest and cell apoptosis or necrosis.In addition, silver nanoparticles can be used as radiosensitizers for radiotherapy.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o gliomas has been confirmed in vitro and in vivo, but the deep mechanism of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remains to be further elucidated.In this paper, the cytotoxicity, induced autophagy, radiosensitization and the mechanism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PVP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data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glioma therapy.The main wor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1.The uptake and local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U251 cell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concentration-and size dependent cytotoxic to U251 cells.In addition, silver nanoparticles also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of Ros, and decreased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Antioxidant pretreatment could reverse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nt pretreatment on intracellular ROS production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The effect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autophagy of U251 cells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The study of P62 protein expression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autophagy induced by nano-silver was achieved by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utophagy from upstream rather than blocking the degradation of autophagy downstream, that is, complete cell autophag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as clarified and its mechanism was discussed.It was found that autophagy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can further increase cell death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nano-silver and X-ray.In addition, ERKN JNK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ilver induced autophagy and radiosensitization.It is confirmed that both the autophagy induc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X-ray and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dependent on the formation of ROS.It was found that the essence of inhibiting protective autophagy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was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ROS level.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9.41;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启明;纳米银糊膏[J];金属功能材料;2004年01期

2 Scott Morfsion;纳米银粉在电子工业中的最新发展[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年12期

3 亓家钟;喷墨用纳米银粉[J];粉末冶金技术;2005年05期

4 何鑫;张梅;尹荔松;王忆;范海陆;阳素玉;赵修建;宋明霞;;多形貌纳米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07期

5 倪靖滨;李红;谢云龙;何春;张巧焕;高德玉;周瑞敏;;纳米银制备与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9年08期

6 汪菲;徐维平;杨金敏;王艳萍;张莉;;纳米银的制备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02期

7 张林林;;纳米银在不同盐溶液中的溶解[J];广东化工;2013年17期

8 张琳琳;;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稳定性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18期

9 曾琦斐;李绍国;谭荣喜;陈科;李翔;唐琼;;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4年05期

10 徐长山,潘海斌,陆尔东,徐世红,余小江,徐彭寿,张新夷,秦晓英,张立德;纳米银固体中的微孔道[J];核技术;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阴永光;刘景富;江桂斌;;腐殖酸存在下银离子的光还原——纳米银的天然来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钟海英;;纳米银医用辅料的研究进展[A];铜牛杯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利耕;欧阳五庆;李树珍;何欣;;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复乳的体外抑菌活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凤菊;吴霞;;纳米银-多氯联苯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陈国杰;宫永纯;陈延明;沈国良;毛萍丽;袁晓光;;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王玉柱;吴希俊;黄家倍;崔平;;纳米银的内耗和模量研究[A];全国第六届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莫黎昕;李路海;李亚玲;郝雅玲;乔淑楠;;纳米银胶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8 巢静波;于素娟;冯迎娣;谭志强;刘睿;阴永光;刘景富;;抗菌产品及环境水样中纳米银和银离子的形态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黄科;周婧容;郑成斌;侯贤灯;;基于碲化镉量子点阳离子交换放大效应的银及纳米银间接形态分析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张改梅;陈强;许文才;杨福军;邱立强;袁玮;;纳米银改性保鲜膜的抗菌及保鲜性能研究[A];颜色科学与技术——2012第二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秀兰;美环保局加强对纳米银应用监管[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王秀兰;美社会团体要求对纳米银进行管制[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名讯;纳米银抗菌家具鉴定会在珠海召开[N];消费日报;2009年

4 本期嘉宾 英国诺丁汉大学无机化学博士 杨继新 北京秦为信诺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强;杀菌抗毒的“卫士”[N];中国纺织报;2008年

5 杨林;纳米银给创口消毒带来新的感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记者 束洪福;10吨纳米银微粉生产线建成[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姜澎;东华大学完成纳米银服装研制[N];文汇报;2010年

8 李琴华;纳米银令细菌无处藏身[N];人民日报;2002年

9 ;纳米银抗菌新型涂料问世[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10 丛林;嘉丽士漆品种营销双出新[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阳;载有纳米银的新型复合补片的研制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唐宝玲;UV型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世龙;纳米银导电网络的构筑及其对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芦冬涛;荧光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4年

5 赵昔慧;海藻酸盐原位制备纳米银/海藻纤维及其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王智慧;疏水疏油纳米银修饰不锈钢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段建平;纳米银及其尼龙6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8 缪宏超;仙人掌/纳米银对真丝(绸)的功能化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杨富春;纳米银涂层的胆道塑料支架研制及其抗菌效果和延长支架通畅期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秦晖;银离子注入钛的抗菌、成骨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林;纳米银涂膜液制备及其在海参低温干制品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08年

2 余文娟;纳米银的细胞毒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耿健;创伤创面外用阿杰姆~(?)纳米银敷料后纳米银在体内的分布及毒理安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志杰;纳米银及纳米银凝胶的毒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唐婷;纳米银的释放及混凝剂去除的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辛琦;纳米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熊伟;中药材中重金属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熊文;利用细菌介导制备纳米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张映;钩状木霉生物还原制备纳米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杨宇;纸基纳米银喷墨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0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70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