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多种细胞衰老标记物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16 13:59

  本文选题:细胞衰老 + 结直肠癌 ; 参考:《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然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结直肠癌的局限性病变,其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晚期已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仅有11%[1,2]。我们已公认大肠腺瘤是癌前病变,但我们尚未明确大肠腺瘤转变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因此,对于结直肠癌发生机制的研究,积极寻找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生物学标志物,发现高风险癌变腺瘤,这有利于做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结直肠癌,从而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相关研究表明,在体内及体外实验均观察到细胞衰老的发生是一种肿瘤抑制反应,并在黑色素瘤、结肠腺瘤和肺腺瘤等的各种人类癌前病变中能够发现一些衰老的特征。由此猜想,细胞衰老可能参与到大肠腺瘤癌变的过程,这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通过检测大肠腺瘤、大肠癌以及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数个细胞衰老标志物,以及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来探索细胞衰老是否参与到腺瘤癌变的过程,并寻找可能预测结肠腺瘤癌变发生或进展的分子标记物,有助于早期发现高风险的癌前病变,旨在为结肠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SA-β-gal染色法检测30例大肠腺瘤、30例大肠腺瘤旁正常粘膜组织、48例大肠癌组织以及48例癌旁组织,通过SA-β-gal蓝染阳性面积比检测衰老细胞,从而比较不同大肠组织中衰老细胞的表达,并分析SA-β-gal阳性面积比与各个临床指标(病理类型、大小、部位、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的关系。2.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0例大肠腺瘤、30例大肠腺瘤旁正常粘膜组织、48例大肠癌组织以及48例癌旁组织中p16INK4a、H3K9me3的表达水平,并探究这些衰老相关蛋白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3.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AN0VA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等统计方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肠腺瘤组织中的SA-β-gal的蓝染阳性面积比明显大于腺瘤旁正常粘膜组织及大肠癌组织(P0.01),而大肠癌组织中的蓝染阳性面积比明显小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P0.01)。比较不同分组的大肠腺瘤SA-β-gal的阳性面积比结果提示,管状腺瘤明显大于绒毛管状腺瘤(P0.01),大小1cm的大肠腺瘤大于大小多1cm的大肠腺瘤(P0.05),非进展期腺瘤大于进展期腺瘤(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数目、位置的大肠腺瘤的阳性面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不同分组的大肠癌的SA-β-gal的阳性面积比,中分化腺癌大于低分化腺癌(P0.01),无远处转移大于有远处转移(P0.01),Ⅰ、Ⅱ、Ⅲ期均大于Ⅳ期(P0.01),而不同性别、年龄、位置、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的的阳性面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大肠腺瘤组织中的p16INK4a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及腺瘤旁正常组织粘膜(P0.01),大肠癌组织中的p16INK4a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P0.01)。在大肠腺瘤中,不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大小、数目及位置的p16INK4a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在大肠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的p16INK4a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而不同分期p16INK4a的表达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而不同性别、年龄、位置、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的p16ISK4a表达无差异(P0.05)。3.H3K9me3的表达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均为高表达(P0.01),H3K9me3的表达与腺瘤及大肠癌的年龄、性别、部位、病理类型等均无关系(P0.05)。结论:1.SA-β-gal及p16INK4a在大肠腺瘤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及大肠正常粘膜组织的表达,这两个衰老标志物在不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大肠腺瘤中的衰老细胞明显多于大肠癌中的衰老细胞,提示细胞衰老可能作为抑制途径参与到腺瘤发生癌变的过程。2.SA-β-gal在绒毛管状腺瘤、1cm的腺瘤、进展期腺瘤中低表达,在低分化腺癌、有远处转移、Ⅳ期的大肠癌中低表达,提示高风险癌变的腺瘤的衰老细胞减少,推测SA-β-gal的检测可能作为预警高风险癌前病变的标志物。3.p16INK4a在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大肠癌中高表达,推测p16INK4可作为大肠癌预后良好的指标。4.H3K9me3在大肠腺瘤、大肠癌中均为高表达,这提示在肿瘤细胞中检测到这种异染色质标志物,可能存在衰老细胞,但同时也不能排除细胞增殖的可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SA - 尾 - gal staining in 30 cases of colorectal adenoma , 30 cases of colorectal adenoma , 48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 48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 an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ve area ratio of SA - 尾 - gal and clinical data . Conclusion : 1 . The expression of SA - 尾 - gal and p16INK4a in colorectal adenom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colorectal carcinoma .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言红健,鲁素彩,田自力,郭雅卿;大肠腺瘤1083例临床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郭志义 ,李平 ,胡纲 ,何祥飞;重视大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3 冯福才,,戴益琛,张月彩,周殿元;大肠腺瘤287例随访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4 张作保;大肠腺瘤及其癌变与性别的关系[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5 ;大肠腺瘤的预防[J];中国肿瘤;1996年07期

6 韦铮武;大肠腺瘤56例内镜随访资料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年04期

7 ;大肠腺瘤是癌前病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朱忠良,董骏,田财跃;大肠腺瘤癌变17例诊治体会[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05期

9 丛爱滋;1例大肠腺瘤电切术后并发穿孔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2002年05期

10 陈永宁;大肠腺瘤938例肠镜及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伟莉;崔广福;;大肠腺瘤癌变因素再探讨——附77例病理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永光;林善平;;大肠腺瘤的核形态和DNA含量的图像分析[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3 徐富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4 戴益琛;林志翔;姜元芹;陈章兴;谢军培;曾伟;傅育卡;;大肠腺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蔡宏;莫善兢;蔡三军;;148例大肠腺瘤癌变临床分析[A];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6 崔峻辉;兰韶峰;叶锋;;大肠腺瘤癌变35例分析[A];大肠肛门病论文汇编[C];2001年

7 周中银;罗和生;;脂代谢异常、ApoE基因多态性与大肠腺瘤恶变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李传凤;李军;吕愈敏;张耀鹏;;PPARγ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田慧军;邓涛;唐明武;胡志芳;陈会敏;沈志祥;;大肠癌和大肠腺瘤COX-2和bcl-2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鲁明良;何瑾;;MUC1联合MUC2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A];2013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暨结直肠疾病的微创及综合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峻 赫捷;大肠腺瘤与大肠癌有多大关系[N];健康报;2006年

2 霍晓辉;大肠腺瘤与大肠癌有多大关系[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斌;侧向发育型大肠肿瘤、大肠腺瘤与癌关系的内镜学及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大肠腺瘤与年龄、性别、血脂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2 李玉婵;大肠腺瘤组织学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6年

3 王青松;大肠腺瘤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郭佳;S100A9和Hsp90β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5 袁广众;乌梅丸加减预防大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张向楠;CSN6及相关分子在散发性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7 谢丹阳;多种细胞衰老标记物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8 杨帆;成人大肠腺瘤周围鸡皮样黏膜改变的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9 郭丹;大肠腺瘤癌变因素分析及内镜下治疗的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10 王倩凤;大肠腺瘤易感和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89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