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9通过AKT通路影响肝细胞癌对索拉菲尼耐药性的研究
本文选题:肝细胞癌 + Sox9 ; 参考:《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及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中的一种类型,是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生物学行为较为恶性,但由于肝脏较强的代偿能力,在疾病早期并没有显著的症状,发现时肿瘤常常已经处于进展期,由于根治性手术治疗,包括肝移植和肝肿瘤切除术或射频消融只适用于部分早期患者[2],中晚期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HCC的死亡率居各类肿瘤死亡率的前列。在我国,肝细胞癌多继发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所致的肝细胞癌近年来比例有所增加。据报道[3],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其HCC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0倍。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病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对于进展期HCC的作用并不十分理想。索拉菲尼是一类新型靶向治疗HCC的药物[4],其通过抑制RAF-1、B-RAF的丝/苏氨酸激酶活性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并且通过FLT-3、VGFR-2、VEGF-3、PDGF-β、KIT等多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抑制肿瘤内血管生长从而间接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9]。但无论是索拉菲尼或化疗药物,HCC的耐药性一直是阻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许多文献报道HCC对于药物的耐药性与肿瘤干细胞息息相关。例如Ep CAM阳性的肿瘤干细胞可以介导HCC对于索拉菲尼的耐药,Oct4阳性的HCC细胞可以产生对多柔比星的耐药[5、6]。在HCC中肿瘤干细胞的标志有许多,包括Ep CAM,CD90,CD133,Oct4,Nanog等,Sox9近年来亦被认为是HCC中肿瘤干细胞的标志之一,Sox9基因最初被发现参与性别形成步骤、躯干的发育及器官的成熟[7],并且最近亦被发现其表达在多种肿瘤中升高。Sox9表达阳性的细胞显示出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其促进肿瘤的增殖,并且增强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癌细胞转移,并可促进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12]。此外Sox9通过Wnt、Notch、TGF-β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及分化[13],通过Notch通路及Numb蛋白促进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增殖[8]。研究发现,癌组织高表达Sox9的肝癌患者预后更差[11]。故在此,我们希望探索Sox9是否参与HCC对索拉菲尼耐药的过程,并且探索Sox9调控HCC对索拉菲尼耐药的具体生物学机制,从而为解决HCC对索拉菲尼耐药提供潜在的方法,丰富进展期HCC治疗的手段,从而改善一部分临床患者的预后。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探讨肝细胞癌细胞在使用索拉菲尼后SOX9的表达情况。在这一个部分里,我们使用SMMC-7721及LM3的肝癌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并使用浓度为4μM的索拉菲尼对细胞进行处理,并于0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以及72小时提取细胞RNA及蛋白,并设计Sox9特异性q PCR引物进行定量PCR检测,使用Sox9特异性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实验进行蛋白含量的检测。此外使用多聚甲醛固定使用4μM索拉菲尼培养0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1、在使用4μM的索拉菲尼进行培养后,两种肝癌细胞系的Sox9表达无论在转录水平或是蛋白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在随着使用索拉菲尼培养时间的增加,Sox9在核内的表达上升。3、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细胞中Sox9阳性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第二部分研究Sox9表达及干扰对于肝细胞癌对索拉菲尼耐药的影响我们首先构建了Sox9过表达及干扰的肝癌细胞系,使用定量PCR及免疫印迹验证后,使用浓度为4μM的索拉菲尼进行体外培养,于1、3、5、7天使用CCK-8试剂进行细胞活力检测。此外,取培养48小时后的肿瘤细胞进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状况检测。结果:1、在使用含有索拉菲尼的培养液培养后,过表达Sox9的肝癌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而干扰Sox9表达的肝癌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2、过表达Sox9的肝癌细胞在使用4μM索拉菲尼培养48h后,其克隆形成能力高于对照组,其凋亡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干扰Sox9的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低于对照组,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已构建的过表达及敲减细胞系中使用慢病毒转染入luciferase,验证发光效率后使用Sox9过表达,Sox9干扰以及对照空病毒细胞构建裸鼠的皮下荷瘤及尾静脉注射模型,建模后每72小时按20mg/kg体重给予索拉菲尼灌胃处理。与不同观察节点(0w,1w,3w,5w,7w)记录裸鼠体内荧光信号值,并于7w后取出皮下荷瘤的瘤体,计量体积并称重,分析不同处理组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1、过表达Sox9组的裸鼠其皮下肿瘤的荧光值高于对照组,7w后其肿瘤重量高于对照组,而干扰Sox9的裸鼠其体内肿瘤荧光值低于对照组,7w后肿瘤重量低于对照组。2、在肺转移模型中,过表达Sox9组的裸鼠肺内肿瘤荧光值高于对照组,而干扰Sox9组的裸鼠体内荧光信号值低于对照组。第三部分Sox9通过Akt通路影响肝细胞癌对索拉菲尼耐药性使用Sox9干扰的7721细胞系,以空病毒7721细胞系为对照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检测,检测不同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使用Pathway分析观察基因在信号通路的富集清情况。之后使用免疫印迹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1、表达谱芯片显示在Sox9干扰的细胞系中,下调的基因在TGF-β,m TOR,VEGF等通路的存在富集现象,其中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的Akt通路亦存在下调基因的富集,此外作为Akt下游的耐药基因,BCRP亦存在显著下调。根据文献报道,HCC可以通过Oct4-Akt-BCRP产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之后我们使用免疫印迹实验验证了Akt/BCRP通路在Sox9过表达的细胞系中上调,而在Sox9干扰细胞系中下调。2、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在使用4μM索拉菲尼处理72小时后的肝癌细胞系中,其Sox9及BCRP的表达均显著上升。第四部分Sox9通过Akt/BCRP影响HCC对于索拉菲尼的耐药性使用相应的慢病毒构建Sox9+/BCRP+/Sox9+BCRP-/NC的细胞系,使用4μM索拉菲尼体外培养后进行Brdu,克隆形成及细胞凋亡实验。使用带有Luciferase的7721细胞感染相应慢病毒从而构建上述四种细胞系,使用这些细胞系构建裸鼠的肿瘤细胞脾注射肝转移模型,之后每72h给予索拉菲尼灌胃,使用活体成像仪记录肿瘤荧光信号。结果显示:1.在使用索拉菲尼后,Sox9+及BCRP+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较对照组高,而凋亡及坏死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低,而Sox9+BCRP-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较对照组减弱,凋亡及坏死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2.Sox9+及/BCRP+的细胞系在裸鼠体内的荧光值高于对照组,而Sox9+BCRP-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荧光值低于对照组。结论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四部分内容,可以总结得到:1、肝细胞癌细胞系在使用索拉菲尼后,其Sox9的表达在m RNA水平或者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且HCC细胞系中Sox9阳性的细胞比例增高,由此可以推测Sox9升高有助于肝细胞癌提高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性,从而抵抗索拉菲尼对于其的杀伤作用。2、过表达Sox9的肝癌细胞系在索拉菲尼的压力下,较对照组细胞活力高,增殖能力强,细胞凋亡比例低。在皮下荷瘤及尾静脉注射转移的裸鼠模型中,Sox9过表达组的肿瘤在活体成像仪中的信号值更强,而干扰Sox9表达的肝癌细胞系则相反。由此可从另一面验证Sox9升高能够提升肝细胞癌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性。3、干扰Sox9的表达谱芯片提示Sox9可影响Akt/BCRP通路的表达,而Akt通路与索拉菲尼耐药密切相关,所以Sox9可能通过调控Akt/BCRP通路影响肝细胞癌对于索拉菲尼的耐药性。之后的拯救实验显示在过表达Sox9的肝癌细胞系中干扰BCRP的表达可以逆转Sox9过表达所带来的索拉菲尼耐药性,由此验证了表达谱芯片中的结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宁;王栋;庄俊华;李曼;黎小琼;黄宪章;;敲减Akt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1期
2 孔宏亮;刘宁宁;霍鑫;王勃;张海鹏;高明宇;齐国先;;缺氧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及葡萄糖摄取和Akt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3 冯美江,丁新生;Akt与细胞生存[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5期
4 张晔;曲秀娟;刘云鹏;荆薇;杨向红;侯科佐;滕月娥;张敬东;;胃癌组织Akt和p-Akt蛋白及耐药相关蛋白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08期
5 李小芳;姜汉国;李飞虹;蔡琼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KT和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J];肿瘤防治研究;2010年07期
6 霍鑫;唐海燕;孔宏亮;刘英;张宏伟;王欣;胡新华;张强;;SCF对体外转染pEGFP-C1/Akt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kit、Akt及VEGF表达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7 程炜;米鑫;;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KT表达及意义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25期
8 周晓东;陈红霞;关润年;吕农华;;Akt的活化对胃癌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07期
9 曾云;罗刚;杨文吉;周黎明;谢蟪旭;;AKT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10 董凌琳;郭富强;解宇环;;姜黄素对脑缺血大鼠SOD活性及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翔;洪道俊;吕鹤;张巍;王朝霞;袁云;;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骨骼肌存在AKT表达上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建安;陈铁龙;蒋俊;桂春;谢小洁;骆荣华;;缺氧预处理通过线粒体和AKT途径预防缺氧复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谢一利;刘伦华;楼丽广;;H00192,一个有效抑制Akt活性的新的甾体类化合物[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李宏亮;余叶蓉;陆志明;刘洪;张玄娥;柯柳;张祥迅;;高游离脂肪酸选择性抑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Akt介导eNOS磷酸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体内研究[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朱婉儿;吴丽霞;;慢性应激对六鼠海马Akt/FKHRL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晓东;关润年;雷宇鹏;戈琦;吕农华;;Akt信号途径促进胃癌淋巴管新生作用机制研究[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杨晓葵;王建东;王树玉;张玉祥;;Akt抑制线粒体Smac释放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邱雁;张洁清;;雌二醇在子宫内膜癌中通过AKT激活NF-κB通路产生细胞因子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9 邵康瑜;陶陶;;重组腺病毒HIF-1a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KT与BAD表达影响的研究[A];贵州省第六届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李娟;裴建明;;U50,488H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管保护作用:Akt-激活NO生成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宋丁仪 DigiTimes;AKT:面板设备需求升温 明年订单与出货比值将增高[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姜仁斗 口述 王君毅 整理;业凯科技(AKT)总经理姜仁斗:面板设备业者明年脱离严冬[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王君毅 DigiTimes;AKT警告:面板企业不扩厂 明年面板大缺货[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侯晓明;GLI与AKT抑制剂对T淋巴白血病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机理及联合用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兰;Akt2是Akt家族中抗氧化应激的主要激酶并通过多条信号途径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孔宏亮;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凋亡机制探讨及Akt基因对其缺氧凋亡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张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TRB3通过抑制AKT磷酸化诱导舌体鳞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管叶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炎性反应及抑制凋亡的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燕振;吡咯并嘧啶类Akt抑制剂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D];山东大学;2015年
2 胡献丽;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miR-155、SHIP1及AK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3 石瑶;黄芩苷后处理调控AKT-自噬途径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孟超;Sox9通过AKT通路影响肝细胞癌对索拉菲尼耐药性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5 苗战军;罗格列酮对肝癌SMMC-7721细胞VEGF、AKT_(1/2)、P-AKT_1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贾春利;PI3K、AKTⅠ、AKT2和NFκB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肝组织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徐菁蔓;吗啡引起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中Akt的作用及其活化机制的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2010年
8 洪英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通过AKT通路作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促进前列腺癌的增殖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左志慧;牵张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Girdin、Akt及F-actin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江克华;Akt抑制剂鱼藤素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三峡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3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92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