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PTP4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04 02:03

  本文选题:PTP4A1 + 非小细胞肺癌 ; 参考:《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发现特异性强及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后续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蛋白质酪氨酸磷脂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在人类机体很多生理、病理过程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它控制着体内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动态平衡,而这一平衡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这一平衡被打破时,会导致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异常,进而引发疾病。肝细胞再生磷酸酶家族是蛋白酪氨酸磷脂酶家族的一个亚类,同蛋白酪氨酸磷脂酶一样广泛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行为。近年来由于其在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等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广受关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s of regenerating liver 1,PRL-1,also known as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type IVA,member 1,PTP4A1)是肝细胞再生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经研究发现,PTP4A1在多种实体瘤及肿瘤细胞系中高表达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表达量的高低与患者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但PTP4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报道较少。本试验通过研究PTP4A1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侵袭、转移及病人总体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关系,旨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其特异性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相应的部分患者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其中肺腺癌89例,肺鳞癌61例;男性115例,女性3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7.96士8.45岁;按组织学分级:高分化(I)7例,中分化(II)96例,低分化(III)47例;按临床分期:IA期32例,IB期40例,IIA期38例,IIB期10例,IIIA期29例,IIIB期1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0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TP4A1在不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和生存复发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阳性率差别的比较采用x2检验;关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re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9个影响因素与PTP4A1表达水平的关系,对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PTP4A1在肺癌患者不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38,P=0.0250.05)。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发现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6,P=0.0080.0125),而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97,P=0.3410.0125和x2=1.905,P=0.1680.0125)。将PTP4A1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示,PTP4A1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的转移相关。与未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相比,有淋巴转移的肺癌患者PTP4A1表达更高(P=0.01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分期晚的病人较分期早的病人PTP4A1表达更高(P=0.02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TP4A1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与其他临床参数,年龄、性别、病理类别、分化程度及吸烟史无明显相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150例患者中,我们作了关于PTP4A1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P4A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较低表达组低(P=0.0060.05),而复发率较低表达组高(P=0.0140.05)。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置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经分析结果示:PTP4A1高表达(HR=1.660,95%可信区间:1.016-2.712,P=0.043)是影响术后生存时间的高危因素。而且,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亦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率及复发率的高危因素。结论:PTP4A1蛋白分子在机体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这提示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而且PTP4A1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节的转移成相关。PTP4A1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总体生存率及复发率的高危因素。以上结果为PTP4A1蛋白分子可能参与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及其浸润、转移提供了新的证据,提示其不仅可以作为预后估计的参考指标,而且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治疗中有望能成为新的研究靶点。PTP4A1在腺癌中的表达与其在鳞癌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别,说明PTP4A1不能作为鉴别腺癌和鳞癌的指标。组织芯片技术具有信息含量高、体积小等优点,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误差,在大样本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Abstract]:Objective :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world ,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lung cancer is the fastest ,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lignant tumors in human health and life . The expression of PTP4 A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stage : 32 cases in IA stage , 40 cases in IB stage , 38 cases in IIA stage , 10 cases in IIB stage , 29 cases in stage 鈪 , 1 case in stage III stage , 50 cas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100 cases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 The data of measurement data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of SPSS 10.0 .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analyzed by using SPSS 10.0 . Results : The 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of PT4A1 in different tissue samples was significant ( x2 = 7.738 , P = 0.0250.05 ) .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x2 = 6.946 , P = 0.0080.0125 ) compared with normal tissues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x2 = 0.097 , P = 0.3401.0125 and x2 = 1.905 , P = 0.160.0125 ) .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TP4 A1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 P = 0.0110 . 05 )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运龙,郭昭扬,张云兴,许贤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2 王继营,高珊,崔黎,黄丽春,宋立友;“双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2期

3 田静,李蓓兰;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一种新趋势[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4 张世雯,周清华;不同的分割方案与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5 胡发明,华波;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一项预后因素[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11期

6 于亮,王梅,张灿灼;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朱建英;预计2009年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市场将达20亿美元[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1年02期

8 张利伟,刘树秋,陈海英,万锦华;立体定向适形放疗配合常规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5期

9 王肇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解救化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1期

10 朱尧武,杨宇飞;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民;唐蜜;李代强;;磷酸化酪氨酸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胡旭东;杨国仁;霍宗伟;方永存;陈鸣陆;;~(99m)Tc-MIBI SPECT显像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A];首届全国肿瘤核医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秦庆亮;熊海健;王爱;边海蓉;卢振国;杨培英;朱斌耀;王芸;;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疗后复发非小细胞肺癌[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耘;万欢英;高蓓莉;项轶;刘嘉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二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胸部肿瘤及内窥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一线治疗[A];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峰;许林;史美祺;;15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因素预后分析[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张华;;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王子平;;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思考[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张沂平;;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嘉湘;施志明;李和根;徐振晔;朱晏伟;赵丽红;高虹;刘苓霜;朱惠蓉;张晖;;益肺抗瘤饮治疗271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颖;特罗凯对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佳[N];科技日报;2007年

2 晓白;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获重大进展[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文天;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综合医疗方案研究进展顺利[N];科技日报;2009年

4 辛勇 张先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记者高新军;专家提出 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临床指南[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上海长海医院呼吸科 夏阳 整理 邱志涛;非小细胞肺癌放虎归山还是乘胜追击[N];健康报;2013年

7 记者 王丹;新研究揭示炎症促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机制[N];健康报;2014年

8 记者 李颖;凯美纳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优选方案[N];科技日报;2014年

9 白京丽;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案[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艳(Bai Sally);整合素αvβ5合并EGFR检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预后评估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王筱恬;PLZF和DACH1的异常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洪专;木犀草素治疗EGF受体继发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张沛;ILT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王世坤;RBP2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癌表皮间质化[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世俊;~(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邱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远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8 姜远瞩;术前血液学指标与淋巴结转移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朱良明;STAT3及其靶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调控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周菊;HPV-16感染对非小细胞肺癌和A549细胞的影响及miRNAs表达改变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2 陈婷;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预后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波;单向式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学习曲线[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施桂清;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静;Eg5、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覃建颖;IL-21和Tc1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灶中的变化及相互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瑞;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的疗效对比及相关预后因素的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石姣姣;基于多肽构建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9 胡世霖;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Napsin A、TTF-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婷婷;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5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975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