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6b-5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miR-146b-5p + 甲状腺乳头状癌 ; 参考:《郑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Micro RNAs(小分子RNA,mi RNAs)是一类全长约为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mi RNA可以识别特定的靶m RNA,转录以后信使RNA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甲状腺癌,其在恶性肿瘤中约占3%,已跃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女性发病较多。近年来各国报道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长多以PTC为主。由于PTC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常导致患者就诊时已经有淋巴结转移或已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因此,探索PTC有效的治疗靶点、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一直是提高PTC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所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本实验前期的研究中,应用高通量的Micro RNA微阵列筛选不同分期的PT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cro RNA时发现,mi R-146b-5p在早期和中晚期PTC组织中均呈明显高表达,同时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其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提示其在PTC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i R-146b位于10q24.32,与mi R-146a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He及Sheu等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及RT-PCR方法研究发现mi R-146b在PTC组织中过表达。Kim、Xing及Chou等发现mi R-146b在BRAF基因突变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BRAF基因突变与PTC的侵袭性有关,这可能是mi R-146b在PTC中过表达的一个分子机制。但目前尚未有关于mi RNA-146b-5p与PTC细胞生物学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相关报道,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望获得mi R-146b-5p对PTC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可靠证据,为确立mi R-146b-5p作为PTC诊断和预后监测的生物学指标及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本次实验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细胞株稳定转染使mi R-146b-5p过表达,之后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转染前后PTC的增殖、凋亡、周期以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从而探讨mi R-146b-5p过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展的关系及mi R-146b-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本实验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和慢病毒包装并通过慢病毒侵染试验,使得hsa-mir-146b-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细胞株中得到稳定高表达,这个试验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mi R-146b-5p过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1.慢性毒质粒的构建:(1)构建mi R-146b-5p过表达慢病毒质粒(2)将过表达慢病毒质粒转染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获取mi R-146b-5p稳定过表达的细胞单克隆2.mi R-146b-5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1)观察mi R-146b-5p过表达对TPC-1细胞增殖的影响:cck-8法检测mi R-146b-5p过表达后可以明显促进TPC-1细胞的增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数均有增加,但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更加明显(P0.05)。(2)分析mi R-146b-5p过表达对TPC-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可以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之间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减少更为明显。(3)研究mi R-146b-5 p过表达对TP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过表过mi R-146b-5p的细胞,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结果(1)经慢病毒包装侵染将mi R-146b-5p转染至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细胞数都有所增加,但转染组的TPC-1细胞增殖的更加明显。(P0.05)。(2)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转染mi R-146b-5p基因后可以明显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的增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PC-1细胞数都有所增加,但实验组的TPC-1细胞数增加更加显著。(P0.05)。(3)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验组和空载组、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凋亡减少明显,差异显著。(P0.05)。(4)划痕实验观察转染mi R-146b-5p后稳定转染mi R-146b-5p中,24h、48h、72h迁移细胞数量均高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转染mi R-146b-5p后TPC-1细胞的迁移细胞明显增加(P0.05)。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24h、48h、72h的穿膜细胞数,转染mi R-146b-5p后TPC-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经过慢病毒稳定转染mi R-146b-5p后,转染后细胞经过CCK-8、划痕实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TPC-1细胞的增殖得到促进,凋亡减少,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增强。提示在TPC-1细胞中mi R-146b-5p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相关,mi R-146b-5p的过表达可以促进TPC-1细胞的异常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mi R-146b-5p通过调控某种抑制基因靶蛋白来实现的,抑制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Abstract]:In this study , it was found that mi R - 146b - 5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of PTC . The effects of mi R - 146b - 5p overexpression on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TPC - 1 cells were observed . ( 4 ) After transfected mi R - 146b - 5p stably transfected with mi R - 146b - 5p after transfection of mi R - 146b - 5p , the number of cells of TPC - 1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ansfection of mi R - 146b - 5p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肖琴,陈兴美,徐昌良,傅燕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年05期
2 吴黎敏,李航,徐卫萍;甲状腺乳头状癌92例临床分析[J];陕西肿瘤医学;2003年01期
3 周欢,陈辉,陈贤明;囊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例[J];东南国防医药;2004年01期
4 王红卫,洪涛,刘江华,曹仁贤,文格波;人甲状腺乳头状癌高表达基因片段筛选与克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年05期
5 林艳丽,王丽曾;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临床病理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6 王国亮;张国昌;赵瑾;李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34期
7 贺清明;张修莉;师福才;;甲状腺乳头状癌二次手术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8 何春年;张静;邢颖;;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治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年05期
9 梁粉花;付青;戴翠华;王刚平;李江涛;赵明春;;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病理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年11期
10 赵尔增;;儿童和青春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亚型、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英)[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英炜;朱宏;宋月佳;戚基萍;刘娜;;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薇;张桂芝;谭建;;甲状腺乳头状癌胸骨转移2例病例报道[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岳林先;马懿;邓立强;蔡志清;王士光;;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沿江;刘燕娜;黄敏;章春泉;皮小兰;蔡建华;李车英;李薇;徐翔;沈孝萍;张诗渊;;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回顾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全;杨俊杰;沈强;唐卫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范围探讨[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严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体会[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时嘉欣;田家玮;;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李逢生;韩琴芳;徐荣;;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建红;赵诚;刘荣桂;牛晓燕;房世保;王正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长秋;赵文雯;鲁安怀;柳剑英;梅放;张波;;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坏死后矿化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宇飞;DLC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淋巴管生成关系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凌;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伟斌;肿瘤克隆起源之争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孙团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核外分子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边学;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正常腺体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陈剑;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标记物在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8 董芳;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风险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朱晓丽;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鄢丹桂;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反应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恒;术前PLR、NL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王倩倩;CCNG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K1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许建辉;慢病毒介导CCDC67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5 宋广昊;TXN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岳;STIP1、EMA和ER-α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爱国;T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8 郑建;MiR-146b-5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杨珂;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灶摄碘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马思远;FoxP3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IS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33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03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