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中TOP2A、HIST2H2BE、FOS蛋白的检测与分析
本文选题:淋巴瘤 + TOP2A ; 参考:《南华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课题组前期实验从EB病毒诱发淋巴瘤筛选获得关键基因TOP2A,HIST2H2BE,FOS等,本文检测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标本中TOP2A,HIST2H2BE,FOS蛋白的表达,研究其在淋巴瘤发生中作用和意义。[方法]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集淋巴瘤组织蜡块100例和淋巴结反应增生组织蜡块40例。根据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分类,其中霍奇金淋巴瘤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6例。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TOP2A,HIST2H2BE,FOS蛋白在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ER的表达。分析TOP2A,HIST2H2BE和FOS的表达与淋巴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TOP2A蛋白在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TOP2A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在100例淋巴瘤组织中TOP2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8%,其中霍奇金、B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TOP2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90%和88.5%。TOP2A蛋白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4%。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相比,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淋巴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P2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显著相关(p0.01)。2、HIST2H2BE蛋白在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HIST2H2BE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在100例淋巴瘤组织中HIST2H2B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5%,其中霍奇金、B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HIST2H2B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80%和88.5%。HIST2H2BE蛋白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5%。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淋巴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ST2H2BE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均有相关性(p0.01)。3、FOS蛋白在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FOS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少数胞浆着色。在100例淋巴瘤组织中FO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其中霍奇金、B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FO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44%和61.5%。FOS蛋白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淋巴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S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均有相关性(p0.01)。4、EBER在淋巴瘤中的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EBER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在100例淋巴瘤石蜡标本中EBER的阳性率为26%,其中霍奇金、B细胞与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EBER阳性率分别为41.7%、8%、46.1%。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相比,T细胞性淋巴瘤与B细胞性淋巴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BER阳性率与淋巴瘤类型、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1、TOP2A蛋白在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均有较高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IST2H2BE蛋白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3、FOS蛋白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反应性淋巴增生组织。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expression of TOP2A , HIST2H2BE , FOS protein in lymphoma and lymph node reactive hyperplasi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P staining . The expression of TOP2A , HIST2H2BE , FOS protein in lymphoma and lymph node reactive hyperplasia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 Compared with non - Hodgkin ' s lymphoma , the positive rate of expression of HIST2H2BE protein in lymphoma and lymph node reactive hyperplasia was 54.2 % , 90 % and 81.5 % , respectively . p0.01).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HIST2H2BE protein in lymphoma and reactive lymphoid tissu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active lymphoid tissue .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湘玲;淋巴瘤3例误诊分析[J];河北医药;2000年11期
2 朱传升;淋巴瘤的误诊概况与治疗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00年03期
3 王小钦,林果为,姬美蓉;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淋巴瘤一例[J];上海医学;2001年10期
4 胡学信,段尚林;印戒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01期
5 刘光秀,李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腹腔淋巴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3期
6 张新华,周天红,朱凌;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医学文选;2001年03期
7 吴长鸿;2001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1年19期
8 杨建良,石远凯;几种特殊类型淋巴瘤的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2002年06期
9 岑坚,杨平地,黄有章,向丹;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伴绒毛状淋巴细胞一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8期
10 勇威本,郑文,卫燕,张运涛,朱军;中、高度恶性T和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比较[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类型、新亚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沈一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若干问题[A];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定宝;沈丹华;;灰区淋巴瘤[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4 周敏;欧阳建;陈兵;;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朱雄曾;;组合性淋巴瘤和灰区淋巴瘤[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朱雄增;;组合性淋巴瘤和灰区淋巴瘤[A];第十次全国淋巴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金洁;;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谢炳寿;黄瑛;;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钱申贤;;特色部位淋巴瘤的治疗[A];2013年国家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10 石远凯;秦燕;;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及治疗[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齐军元邋邱录贵;淋巴瘤——免疫细胞之“疫”[N];健康报;2007年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洪小南;淋巴瘤并非只长在淋巴结[N];健康时报;2008年
3 沈悌 谢海燕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注意防范淋巴瘤的袭击[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天舒;淋巴瘤:复杂的“单驼峰”发病曲线[N];健康报;2009年
5 主任医师 佟傟;预防淋巴瘤细节很重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重视淋巴瘤早期信号[N];保健时报;2009年
7 湖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欧阳取长;从罗京去逝再谈淋巴瘤[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于娟;专家教您了解淋巴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刘晨;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部分淋巴瘤可以治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记者 黎昌政;淋巴瘤发病增加并呈低龄化,如何预防[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颖;~(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董长青;原发口腔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曹利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探讨[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李延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陆庭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标志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孔钰;~(18)F-FDG PET/CT显像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6年
7 徐勇刚;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的临床结果和剂量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戴鲁筠;两例肺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D];浙江大学;2014年
9 黄文亭;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于燕霞;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秀明;5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连静;淋巴瘤中RASSF5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世华;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4 陈聪;IL-12不同亚基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申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宏;淋巴瘤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何延辉;~(18)F-FDG PET/CT显像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评价方面的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芳;EBER、PTEN和VEGF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石源源;青岛地区淋巴瘤中EB病毒编码基因EBNA1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张云;~(18)F-FDG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1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04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