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小分子化合物DMBT对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18:41
【摘要】: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肿瘤细胞容易发生侵袭转移,这也成为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中,50%以上的患者其原发瘤已经发生转移。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连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新生血管形成关系密切,新生血管在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氧气的同时带走代谢产物,并且使原发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为肿瘤的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传统的观点认为肿瘤血供模式主要分为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种,而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依赖血管内皮细胞。以往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是以内皮细胞作为靶点,而对恶性肿瘤自身围成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结构未加以考虑。VM是一种不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供血方式,即高侵袭性的肿瘤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中通过自身变形围成的管道结构。VM常位于肿瘤内部,与病人预后明显负相关。但是目前对VM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导致VM形成的分子机制也不十分明确。现已知许多因素都可影响VM的形成,例如缺氧的肿瘤微环境,细胞外基质重塑,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等。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和增殖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氧气,由于新生血管尚未形成,氧气供应不足,肿瘤细胞处于急性或慢性缺氧状态。而缺氧的微环境可以通过刺激许多信号分子的产生或过表达促进肿瘤VM的形成,例如HIF-1α、VE-Cadherin、MMPs、VEGF等,其中HIF-la可通过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促进VM的发生。这也是乳腺癌治疗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以内皮细胞做为靶点,然而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该类分子靶向抑制剂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不理想。因此,研发抗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新型治疗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海藻糖衍生物Brartemicin,结构为6,6’-双-2,4-二羟基-6-甲基苯甲酸酯-α,α-D-海藻糖,是日本科学家Igarashi从放线菌Nonomuraea sp.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我院药化所刘兆鹏教授对Brartemicin的分子进行结构改造,构建了一系列不同的海藻糖衍生物。经筛选,发现化合物6,6’-双(2,3-二甲氧基苯甲酰基)-a,a-D-海藻糖(6,6'-bis (2,3-dimethoxybenzoyl)-a, a-D-trehalose, DMBT)抗肿瘤侵袭转移活性较好且毒性较低。但其抗侵袭转移作用是否和VM有关还不清楚。本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化合物DMBT对人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以期得到有效的抗乳腺癌VM药物。实验方法:利用连二亚硫酸钠营造肿瘤缺氧的微环境,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用来检测连二亚硫酸钠的适宜浓度,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VM相关蛋HIF-1a,VE-cadherin, MMP-2, MMP-9, VEGE等的表达,用来选定连二亚硫酸钠合适的作用时间。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组及DMBT组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体外3D培养观察缺氧组及DMBT组对两种乳腺癌细胞VM形成能力的影响。PAS/CD34双染法观察DMBT体内抗VM形成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缺氧以及缺氧加DMBT对两种乳腺癌细胞VM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选定连二亚硫酸钠1 mmol和0.5 mmol分别作为制造乳腺癌MDA-MB-231及MCF-7细胞缺氧微环境的适宜浓度。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随着连二亚硫酸钠作用时间的延长,HIF-1α, VE-cadherin, MMP-2, MMP-9和VEGE等表达逐渐增多,而在MCF-7细胞中,VM相关蛋白在4小时表达最多,之后逐渐减少。因此选定连二亚硫酸钠1 mmol作用24 h以及0.5 mmol作用4h分别作为MDA-MB-231和MCF-7细胞的缺氧条件。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显示,缺氧能够促进两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DMBT能够抵抗这种现象。体外3D培养发现缺氧能够促进两种细胞的VM形成能力,而DMBT可以有效抑制缺氧环境下的VM形成。PAS/CD34双染显示DMBT在1mg/kg、10mg/kg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中的VM形成。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DMBT能够抑制缺氧环境下HIF-1α, VE-Cadherin, MMP-2, MMP-9, Rac1及Cdc42的表达。在MCF-7中,DMBT对VE-Cadherin, MMP-2, VEFG的表达无影响,但可以抑制HIF-la, Beclinl, Rac1及Cdc42的表达,同时增加mTOR的表达。结论:缺氧的微环境可以促进高、低侵袭性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及MCF-7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VM形成,缺氧环境下DMBT能够在两种细胞内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逆转这种现象。在MDA-MB-231细胞内,DMBT主要通过抑制HIF-1 α/VE-cadherin/MMPs信号通路抑制VM的形成,而对VEGF作用不明显。在MCF-7细胞,缺氧对HIF-la, VE-cadherin的影响较小,主要通过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mTOR的调节来促进VM, DMBT通过抑制Beclin1,促进mTOR的表达抑制自噬,进而抑制MCF-7细胞的VM形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诗武,高欣;血管生成拟态和血管生成及其意义[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年03期

2 孙保存,张诗武,倪春生,刘志勇,戚红,张丹芳;377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02期

3 苏敏;尧良清;丰有吉;金惠铭;;肿瘤微循环的新形式——血管生成拟态[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4 杜珂;龚志敏;陈怀云;;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04期

5 张元松;赵晖;;胃癌肉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拟态观察[J];中外医疗;2010年30期

6 姬海宁;辛彦;肖玉平;;血管生成拟态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21期

7 李聪;陈银生;陈忠平;;血管生成拟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1年04期

8 张凡;孙保存;赵秀兰;常永霞;;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孙保存;张诗武;赵秀兰;郝希山;;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分子机制初步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5年09期

10 黄海波;韩振国;辛华;;血管生成拟态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孟立祥;荚卫东;许戈良;李建生;黄河;高群;马金良;;肝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体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忠平;;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靶点探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岳伟英;陈忠平;;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有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吗?[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4 陈忠平;;胶质瘤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和意义[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诗武;孙保存;张丹芳;郭华;赵秀兰;;黑色素瘤细胞线形程序性坏死与血管生成拟态之间关系的形态学观察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银生;陈忠平;;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孙保存;张诗武;赵秀兰;倪春生;刘岩雪;邱志强;郝希山;;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分子机制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8 李熳;谷彦军;张丹芳;赵秀兰;孙保存;;胃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关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9 孙保存;;肿瘤血管生成拟态:进展与挑战[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道安 李运红 赵迎;恶性肿瘤血供方式新发现——血管生成拟态[N];健康报;2006年

2 刘道安 李运红 赵迎;双向分化恶性肿瘤存在血管生成拟态[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 冯国梧 通讯员 李运红赵迎;恶性肿瘤血道转移之谜揭开[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书刚;microRNA-584-3p和microRNA-let-7f调控胶质瘤细胞低氧诱导血管生成拟态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勇;microRNA-26b-5p在肝癌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世勇;恶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血管生成拟态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巍;血管生成拟态在喉癌中的临床意义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杜静;缺氧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刘文斌;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及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朱芳;PI3K作为抗肺癌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拟态共同靶点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凌耿强;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沉默抑制U251MG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黄敏;mTOR经HIF-1α调控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秦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前列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立芬;卵巢癌SKOV3中Holoclone细胞的特性及其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琳;低剂量节拍化疗对卵巢癌细胞SKOV3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水仙;小分子化合物DMBT对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唐姣;cRGD通过下调uPA蛋白及逆转EMT抑制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刘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与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峥;食管鳞癌血管生成拟态初步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7 张凡;小鼠黑色素移植瘤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时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胡晔;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观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董娜;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及与凋亡关系的初步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孟康;沖鱼软骨多糖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及相关因子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300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300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