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Tei指数和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19:51
【摘要】:目的: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ANT)目前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及某些实体肿瘤中广泛应用,显著延长了患儿的无病生存率。随着在临床上的应用,人们对其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副作用也渐渐被人们了解,在蒽环类药物所有副作用中心脏毒性最为严重,不仅限制了临床的应用,而且对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有很大影响。所以,如何能够早期发现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损害成了临床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比蒽环类药物应用前和不同累积剂量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心率、心律、QRS波形态及电压、QT间期、ST段)、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s LVEF、E/A、心肌做功指数又称Tei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心肌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 c Tn I、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变化,探索早期发现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监测指标,最大限度的减轻该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损伤,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患儿的生存率和远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病房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在0岁-14岁;确诊为恶性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或实体肿瘤;为初治的肿瘤患儿;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前未应用过心脏损害药物;化疗前无心脏相关疾病。同时需排除合并下列疾病的患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治疗前已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缺血损伤史、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衰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全身性疾病;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按照标准最终确定3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3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7.39岁(中位年龄7岁)。其中淋巴瘤13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急性白血病11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实体瘤9例,包括神经母细胞瘤4例,肾母细胞瘤2例,横纹肌肉瘤3例。对研究对象在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及累积剂量为0-100mg/m2、100-200mg/m2、200-250mg/m2、大于250mg/m2时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心电图1.1蒽环类药物应用前和用药后心电图异常的比较33例恶性肿瘤患儿,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其中有9例患儿出现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27.27%,用药前与用药后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蒽环类药物应用前与不同累积剂量时心电图异常的比较用药前与累积剂量0-100mg/m2、100-200mg/m2、200-250mg/m2,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0%、3.03%、3.03%、7.14%,分别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与累积剂量250mg/m2时,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0%、23.80%,两者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心动图所有患儿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后,LVEF、E/A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Tei指数较用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当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0-100mg/m2、100-200mg/m2时Tei指数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200-250mg/m2、250mg/m2时Tei指数增高,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化指标所有患儿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后,CK、CK-MB、c Tn I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NP水平较用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在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0-100mg/m2、100-200mg/m2、200-250mg/m2时BNP水平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250mg/m2时BNP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Tei指数与心电图异常率、BNP相关性分析Tei指数与心电图异常率、Tei指数与BNP水平均呈正相关(r=0.986,P=0.002;r=0.779,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蒽环类药物对恶性肿瘤患儿有心脏毒性,并且心脏毒性随着累积剂量增多而增加;2心电图、Tei指数、BNP均可作为早期监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指标,其中Tei指数增高对心肌损伤的反应更为敏感;3 LVEF、E/A、心肌酶不能作为早期监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但一旦出现异常,可能提示心肌损伤严重;4在蒽环类药物发生心脏毒性早期,积极给予临床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肌损伤。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0.5
本文编号:230100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少杰;林树洪;于瑞芳;王良玉;黎永谦;杨琪玫;叶俊彬;陈伟丰;蔡宋浩;陈素珊;;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监测蒽环类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后心脏功能变化[J];肿瘤学杂志;2017年01期
2 郭琳娟;俞建华;李菊香;洪葵;;持续静脉缓慢滴注和静脉推注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风险的荟萃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01期
3 陈二洪;梁建权;宋小宁;;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相关指标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12期
4 金之nr;胡燕华;;超声心动图评估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5 黄邹琴;付珊珊;李涛;刘观成;罗良平;;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早期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陈莉莉;张晗;姜小庆;王小莹;;中药有效成分拮抗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11期
7 马军;秦叔逵;沈志祥;;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年10期
8 姜龙;龙浩;王华庆;;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及保护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1年16期
9 庄艳;刘先领;;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及其预防措施[J];肿瘤药学;2011年04期
10 徐欣怡;黄美蓉;;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J];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2301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30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