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本虚”与“标实”大肠癌不同部位肠组织微环境CAF表达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8 04:41
【摘要】:目的: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药干预肿瘤微环境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在肿瘤治疗中发挥其综合协同作用。全身或局部的气滞血瘀、痰凝、湿热、脾肾虚等是癌毒扩散和转移的良好土壤与环境--"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也"。因此本研究分析不同部位肠组织"标实"与"本虚"证肿瘤相关成纤维标记物表达差异,探索CAF相关标记物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中医证候与CAFs的作用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无相关性联系。具体:探讨以脾虚证,气血两虚证为主的"本虚"证与湿热内蕴,瘀毒内阻,肝郁气滞为主的"标实"证两类证型大肠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相关标记物表达的差异情况分析,以及在两类证型的基础上,观察临床大肠癌患者术后组织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α-SMA,FAP,S100A6和PDPN,SPARC这五种相关标记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了解上述5个标记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病之间关系,以揭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相关标记物在在"本虚"、"标实"两类证型大肠癌癌症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目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的住院病人,入院初期先进行证候调查问卷,采集一般临床资料及其他所需信息资料。后经手术病理显示为结直肠癌肠的住院患者,此类患者符合调查对象,对不属于结直肠癌标准的剔除掉。最后对此期间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的临床中医证候调查。观察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症状、体征、舌脉象,制定临床症候观察表,并请从事临床工作3年以上中级中医专家来把关,确定大肠癌患者证候分型。依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中的相关诊断规范,并参考Dukes分期、AJCC/UICCTNM分期(2002年)大肠癌标准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期。剔除不符合的相关诊断标准,诸如拥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害和其他造血系统疾病,有精神疾患影响中医证候的描述、判断的患者、以及最后资料不完整者也需剔除。手术前做到没有放化疗的病史,手术后病理结果确定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以此进行病例筛选,如实填写临床症候调查表,归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男23例(51.1%),女22例(48.9%);患者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为62.2岁;病理分型以中分化腺癌为主,有淋巴结转移15例,无转移者30例。对67例患者进行临床描述性分析,中医临床症状分析及舌脉象分析采用样本聚类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后,初步得出大肠癌早中期疾病证候诊断的证候类型,主要临床症状。四诊信息:出现频率15%的症状和体征26个,分别为神疲倦怠、头晕乏力、四肢困重、眠难、纳食减少、喜冷饮、口干舌燥、口渴不欲饮、口臭可闻、咽部梗塞不适感、口苦或黏、口淡口吐清涎、胸闷呕恶、腹部胀痛、腹部胀满、腰膝酸软、里急后重感、肛门坠胀不适、便不尽、便秘、黑便、大便黏滞不成型、黏液血便、怕冷、四肢不温、烦躁容易发怒、汗出。其中腹部胀痛、腹胀满、便不尽、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不适为常见的新发症状和体征。出现频率15%的舌象5个,分别为舌红、舌苔腻、黄苔、苔白、苔厚。出现频率15%的脉象6个,分别为弦脉、滑脉和濡脉、数脉、沉脉、细脉。结果:对以上阳性症状群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得出证候分型如下4种证型:瘀毒内结证,脾虚证,气血两虚证,湿热蕴结证。其中瘀毒内结与湿热蕴结归为"标实"证,其余2证归为"本虚"证。瘀毒内结证主要症状:腹痛,大便带血色紫暗,里急后重,排便困难,舌暗红,脉弦缓;湿热蕴结证主要症状:腹痛,赤白脓血便,里急后重感,胸闷恶心,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脾虚证主要症状:面色萎黄,怕冷,腹隐痛,泄泻次数增加,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气血亏虚证主要症状:消瘦,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乏力,腹泻或便秘,腹部胀满,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及PCR检测"标实"与"本虚"证大肠癌不同部位肠组织CAF相关标记物,结果显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标记物α-SMA,FAP,S100A6和PDPN,SPARC在大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与癌旁组织表达差异不明显。但是"标实"与"本虚"两类证候间,5个蛋白在同组别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区别。结论:1、参照相关诊断标准,制定大肠癌临床证候观察表,纳入中分化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2、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把纳入标准分为瘀毒内结证,脾虚证,气血两虚证,湿热蕴结证。其中瘀毒内结与湿热蕴结归为"标实"证,其余2证归为"本虚"证。。3、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标记物α-SMA,FAP,S100A6和PDPN,SPARC在不同肠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别,α-SMA,FAP,S100A6和PDPN,SPARC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4、"标实"与"本虚"两类证候间,5个蛋白在同组别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区别。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千子,黄顺荣;大肠癌微创手术的现状与展望[J];广西医学;2000年02期

2 张红丽;超声观察大肠癌16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年03期

3 金正萍;大肠癌手术患者38例健康教育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2年07期

4 金锋,陈波,路平,姚凡,徐惠绵,王舒宝,樊华,陈广泉;大肠癌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J];辽宁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5 白文启;大肠癌诊治进展中的哲学思考[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11期

6 刘世杰,刘洪荣,任艳君;180例大肠癌诊治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年03期

7 廉东瀛;王怀军;;大肠癌手术治疗的几点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8 李陆;孙跃凯;赵长海;王永胜;;大肠癌术前未能明确诊断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8期

9 阮善明;沈敏鹤;林胜友;;中医补益法协同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年01期

10 宋明杰;黄兴丽;;2100例大肠癌手术患者统计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礼庆;柳益书;;124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附124例报告[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沈俊;莫善兢;;大肠癌高危人群追踪随访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3 隋捷;刘积良;段寅;;对大肠癌手术治疗避免播散种植的临床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宇飞;雒林;;大肠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与评述[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丹;;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术后述评[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冬连;赖淑蓉;罗凝香;;大肠癌术后腹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梁寒;郝希山;;大肠癌外科治疗新进展[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世荣;;工业化国家大肠癌防治经验给我们的启示[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盛剑秋;李世荣;韩英;;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现阶段我国大肠癌的防治策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10 吴洁;孙桂芝;;重视保护肠黏膜屏障延缓大肠癌复发转移及中医药防治优势[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李运红 赵迎;大肠癌发病呈年轻化[N];科技日报;2006年

2 李运红邋赵迎;天津市肿瘤医院——揭示大肠癌发生及转移之谜[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张梅珍;预防大肠癌 在“早”字上做文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副教授 汤坚强;高龄大肠癌微创慎精勤[N];健康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江南雪 特约记者 张国清;让大肠癌早现原形[N];健康时报;2003年

6 刘道安邋通讯员 李哲;接受大肠癌手术的八成来晚了[N];健康报;2007年

7 记者 朱晓京;沈城居民肠癌发病率跃居次席[N];沈阳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朝;遏制大肠癌的高发趋势[N];保健时报;2009年

9 余志平;手术对大肠癌老年病人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北京军区总医院 张梅珍;排便紊乱警惕大肠癌[N];大众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琼红;武汉市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南琼;大肠癌早诊筛查随访策略及脱氧胆酸促进肠癌发生的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3 高志光;肠道菌群结构异常与大肠癌发病风险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于刚;大肠癌中微淋巴管生成和微血管生成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许岸高;广东省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6 高杰;维生素D与大肠癌关系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黄纪威;新加坡大肠癌的中医辨治规律探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全晖;大肠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及临床早期诊断[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尚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宗祥云;大肠癌微转移的实验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伟;36例青年大肠癌的发病与病理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谢爽;三羧酸循环通路关键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大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徐洪涛;LncRNA-HOTAIR对大肠癌CCL244细胞增殖侵袭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4 杨伦;益气消散法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单泽星;化疗药物诱导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PrPc-STAT3通路的作用及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6 夏春江;37例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7 罗培灿;寒、热证候大鼠大肠癌启动相关机制差异分析及中药干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肖大雷;血清小分子代谢产物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荆占军;大肠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李爱霞;大肠癌术后疲劳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85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385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