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抑癌蛋白p53诱导酵母细胞凋亡的研究
[Abstract]:Aim: to express human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53 in yeast cells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detecting p53 function by yeast. Methods: the RNA reverse transcription product (cDNA) of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CF-7 (containing wild type p53) was used as template, and the wild type p53 gene was amplified by PCR and cloned into the yeast expression plasmid pRS426Gal1/10 induced by galactose. The mutant p53 (R248WN G245SN R273H and R249S) was constructed by site-directed mutation. The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yeast cells by sequencing. The apoptosis and growth of yeast cells induced by p53 were observed. Western blot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53 at different induction time, in situ end labeling (TUNEL) was used to detect DNA fragmentation, and Annexin V-FITC/PI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cell membrane phosphatidyl serine valgus (Phosphatidyl serine valgus) indicating cell apoptosis. Results: three hours after induction of wild type p53, the growth inhibition appeared in yeast, and the expression of p53 was detected after 9 hours of induction. The expression of p53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the growth inhibition was more serious. The typical apoptotic phenotype appeared in yeast cells. But the yeast cells expressing mutant p53 (R248WN G245SU R273H and R249S) showed no obvious apoptosis and growth inhibition. Conclusion: yeast can express human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53 in vivo, which can reflect the function of p53 induced apoptosis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status of yeast cells.
【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昕;;从酵母细胞提取细胞色素[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年05期
2 李波,杨玉馥,刘延范;酵母细胞在磁化水中生存能力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0年02期
3 Hilleman MR ,张向明;用重组酵母细胞生产疫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87年02期
4 廖福荣;胶粘红酵母细胞对7-ACA的生物转化[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7年06期
5 王旭东,冯忻;CDK5/p39i抑制酵母细胞生长的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陈秀云;陈春波;吴玉娟;祝娉婷;李湘鸣;卜仕金;;重组基因酵母细胞对DDT类农药的雌激素活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7 孙漩嵘;曹颖瑛;姜远英;;酵母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年02期
8 胡立勇;三种改变酵母细胞透性方法对1,6-二磷酸果糖生产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郭波,郑萍,谢佩蓉,吴玉章,邹强;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hDAF对补体在酵母细胞表面沉积的抑制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李东江;郑颖;叶锋平;张志晓;范泉水;;蛇毒类凝血酶基因大肠杆菌和酵母细胞表达条件的优化[J];西南国防医药;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日祥;杨志健;张庆;张亚刚;白瑞林;贾士儒;;酵母细胞连续流加培养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一步预估控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林影;植田充美;田中渥夫;;利用蛋白ZZ将EGFP-Fc融合蛋白固定在酵母细胞表层[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夏惠君;杨潇;程晓艳;Bernd;Mueller-Roeber;;拟南芥三磷酸肌醇激酶的新功能——在酵母细胞中参与抗逆反应[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夏惠君;杨潇;Bernd;Mueller-Roeber;;拟南芥三磷酸肌醇激酶的新功能——在酵母细胞中参与抗逆反应[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李冉辉;刘昀;汪为茂;梁翔宇;郑易之;;大豆PM2蛋白22氨基酸结构域可提高酵母细胞耐盐性[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王桂文;姚辉璐;黎永青;;单个酵母细胞活化过程的实时拉曼光谱观察[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玲;T.Tzfira;V.Citovsky;;VirF存在下VIP1-GFP和VirE2-GFP在酵母细胞表达[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孙铁铮;吕厚山;;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活化蛋白激酶的持续活化和P53的异常表达[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张跃伟;;经皮肝门静脉穿刺序贯注射P53和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疗效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靖士侠;彭佐良;孙爱清;;重组人p53腺病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通讯员 周炜邋记者 赵凤华;细胞穿上“衣服”存活率大大提高[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霞;酵母细胞“生物电路”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3 倪永华;酵母细胞之谜[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4 记者 倪永华;德国科学家揭开酵母细胞之谜[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达剑森;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细胞对家畜尿液中雌激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2 郑科;铝诱导的酵母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信号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沈玉保;酵母cAMP信号转导及时序衰老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石国荣;新型微胶囊化壁材—改性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刘超;肝癌非手术患者p53热点突变检测暨人自噬标签Atg8家族蛋白变异剪接本的结构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星;氡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p53介导的能量代谢改变[D];苏州大学;2016年
7 张茂申;P53和微卫星不稳定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8 刘军叶;p53对乏氧诱导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肿瘤乏氧靶向性基因治疗[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菅志华;人类抑癌蛋白p53诱导酵母细胞凋亡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7年
2 刘怡;构建人工合成酵母细胞生产萜烯类化合物[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3 牛书操;酵母细胞的通透化及其谷胱甘肽合成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4 余晓;功率超声破碎酵母细胞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田永杰;响应面研究化学物对RAD54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信号发光酵母细胞的联合基因毒性[D];扬州大学;2017年
6 陈萍;荧光显微技术在酵母细胞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莹;单双倍体酵母细胞对乙醇响应的比较脂组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苏彩云;酵母细胞内腔调控的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廖原;生物碱Narciclasine抑制酵母生长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杨华;高温和氧化条件下酵母细胞应激产生活性物质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96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39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