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大肠息肉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6 05:26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癌症新发病例数明显增加,其中结直肠癌发病例数急剧攀升。据2010年发表在Cancer杂志上最新数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已超越胃癌位列第三位,女性中超越宫颈癌位列第二位,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608000人死于结直肠癌,占癌症死因的8%左右,其位列癌症死因中的第四位[1],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Morson等学者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通常需经过平均10-15年的息肉-腺瘤-癌变演化过程[2,3],而通过结肠镜检查和息肉电切术等内镜下治疗阻断腺瘤向癌的演化过程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降低90%[4],因此探究大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息肉大小、部位、组织学类型与息肉癌变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为临床诊断和预防大肠息肉癌变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对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改善结直肠癌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2003-2012年间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有大肠息肉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息肉的大小、部位分布、病理类型、癌变情况等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性,探讨大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预防大肠息肉癌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经病理证实的息肉患者6334例。按照患者年龄、性别、息肉大小、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分别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可疑因素,探究大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息肉患者共6334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93岁,平均53.99±13.28岁。其中44岁及以下者1564例,45-59岁者2443例,60-74岁者2037例,75岁及以上者290例;男性3776例,女性2558例;单发4011例,多发2323例;近端大肠息肉患者1030例,远端大肠息肉患者4426例,全肠道息肉患者878例;息肉直径小于1cm的患者3625例,息肉直径介于1cm至2cm患者779例,息肉直径大于2cm的患者1930例;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2031例,癌变1例(0.05%);腺瘤性息肉患者4303例,癌变934例(21.71%)。其中管状腺瘤性息肉2778例,癌变407例(14.65)%;腺瘤性息肉中属管状绒毛状腺瘤性息肉959例,癌变246例(25.65%);绒毛状腺瘤性息肉543例,癌变280例(51.57%);锯齿状腺瘤性息肉23例,癌变1例(4.35%)。(2)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息肉偏向多发且全肠道分布的例数增加。(3)男性患者的全肠道息肉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差异显著(p=0.000),女性患者的近端息肉和远端息肉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显著(p=0.000;p=0.027)。(4)不同年龄段息肉患者的上皮内瘤变程度无显著差异(p=0.127),而其癌变率有显著差异(p=0.00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的癌变率明显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833)。(5)男女患者的上皮内瘤变程度和癌变率均无显著差异(p=0.211;p=0.411)。(6)不同部位息肉的上皮内瘤变程度和癌变率有显著差异(p=0.003;p=0.009)。远端息肉的上皮内瘤变的程度显著高于全肠道息肉(p?0.0167),同时远端息肉的癌变率显著高于近端息肉(p?0.0167)(7)不同大小息肉的上皮内瘤变程度和癌变率有显著差异(p=0.000;p=0.000)。且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加上皮内瘤变程度明显加重(p?0.0167),癌变率明显增加(p?0.0167),各组间差异显著。(8)不同组织学类型息肉的上皮内瘤变程度和癌变率有显著差异(p=0.000;p=0.000)。其中,炎性增生性息肉的上皮内瘤变程度和癌变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不同类型的腺瘤性息肉,且组间差异显著(p?0.005);管状腺瘤性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1)本研究资料显示大肠息肉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5-74岁年龄段,占70.73%。且大肠息肉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48:1。(2)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息肉在肠道分布的范围明显增大。(3)男性患者大肠息肉多为多发,且分布范围广。(4)性别不是影响息肉癌变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是影响息肉癌变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息肉癌变率明显增加。(5)远端大肠息肉较近端息肉更容易发生癌变。(6)息肉大小是影响息肉癌变的重要因素,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大息肉癌变率亦明显增加。(7)息肉组织学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且随着绒毛成分的增多息肉癌变率明显增加。(8)对于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当直径大于2cm、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易发生癌变,应尽可能将其进行内镜下治疗,终止病变发展,密切随访,对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友兼;董秋美;李宇红;;结肠癌全身辅助化疗的进展[J];癌症;2005年12期



本文编号:2409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409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6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