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miR-221在其癌组织中表达意义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3-29 08:27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75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检测其中30例结直肠癌术后标本中mi R-221的表达水平,了解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特点及探讨mi RNA-22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变部位、病理特征等5个方面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收集其中30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 PCR(Rea1-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 R-221表达量。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分析mi R-221在不同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组间表达的差异。大肠癌诊断参照全国结直肠癌协作组结直肠癌诊治规范及AJCC/UICC的TNM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分级和分期。数据经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计量资料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ⅹ2检验,3组以上计量资料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视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第一部分75例大肠癌的临床特征一、年龄、性别的构成情况7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41例,女34例,男女比例1.2:1。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4.03±12.24岁,男女发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中,46岁组6例(8%),46-65岁组32例(42.6%),65岁组37例(49.3%),以65岁以上组所占比例最高,每组男女性别发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病变部位右半结肠癌(包括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46例(61.3%),其中男19例,女27例,左半结肠癌(包括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29例(38.6%),其中男22例,女7例,两组相比较,右半结肠癌女性发病例数高于男性组,左半结肠癌中男性发病例数高于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临床表现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及粪便性状改变是本组结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其中以腹痛最多见(50.6%),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者34.6%,其中便血15例(20%)。20例(26.6%)出现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其中右半结肠癌15例(75%),左半结肠癌5例(25%),右半结肠较左半结肠更容易出现全身症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肠梗阻症状或查体发现腹部包块的较少,分别占5.3%和2.6%。四、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便常规及潜血、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75例患者中,65例(92%)患者行便常规及便潜血化验,便潜血阳性46例(61.3%),其中右半结肠癌组阳性33例(71.7%),左半结肠癌组阳性13例(28.3%),右半结肠癌组便潜血阳性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化验,40例(53.3%)患者贫血,其中右半结肠癌30例(75%),左半结肠癌10例(25%),右半结肠癌组患者贫血例数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7.3%(73/75)的患者行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检测,其中CEA阳性32例(43.8%),CAl9-9阳性12例(16.4%),CA125阳性10例(13.7%),3项均阳性3例(4%),CEA阳性率高于CA19-9、CA125的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75例大肠癌患者中,管状腺癌53例(70.6%),粘液腺癌14例(18.6%),乳头状癌6例(8%),腺鳞癌1例(1.3%),鳞癌1例(1.3%)。管状腺癌中,高分化腺癌6例(11.3%),高-中分化腺癌7例(13.2%),中分化腺癌26例(49.05%),中低分化腺癌6例(11.3%),低分化腺癌8例(15.09%)。以中分化腺癌最多见。75例结肠癌中,进展期为73例,术后大体分型溃疡型最多见47例(64.4%),隆起型18例(24.6%),浸润型8例(11%)。75例大肠癌患者根据TNM分期,T4期36例(48%),T3期23例(30.6%),T2期9例(12%),T1期7例(9.4%),T4期中T4N1M0期最多,共17例,占26.7%,有肝脏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25例,远处转移或浸润邻近器官1例,45例无转移。第二部分mi R-22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一、行mi RNA-221检测的30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30例中男17例(56.7%),女13例(43.3%)。年龄≤65岁13例(43.3%),65岁17例(56.7%)。右半结肠(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17例(56.7%),左半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13例(43.3%)。肿瘤≤6cm者20例(66.7%),6cm者10例(33.4%)。T1+T2期为12例(40%),T3+T4期为18例(60%)。有淋巴结转移12例(38.8%),无淋巴结转移18例(61.2%)。肝脏转移2例(6.7%),肝脏无转移28例(93.3%)。低分化腺癌8例(26.67%),中分化腺癌17例(56.67%),高分化腺癌5例(16.66%)。CEA升高13例(43.33%),CA199升高5例(16.7%),CA125升高4例(13.3%),三者均升高1例(3.3%)。二、mi R-221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mi R-22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量为1.128±0.506,癌旁组织中表达量为0.768±0.578,mi R-22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mi R-221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i R-221在TI+T2组中相对表达量为0.675±0.495,T3+T4组中相对表达量为1.158±0.529,mi R-221在T3+T4组中表达量高于T1+T2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 R-22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相对表达量为0.751±0.499,淋巴结转移组中相对表达量为1.163±0.575,mi R-22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i R-221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肿瘤大小组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阳性组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结直肠癌老年女性发病率有增多倾向。2.不明原因的贫血、便潜血阳性是结直肠癌报警症状。3.结直肠癌组织中mi R-221表达增多,并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 R-221可能具有潜在的促癌因子作用,可能为有助于结直肠癌诊断、判断预后指标之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西林,于晓辉;大肠癌转移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2 黄仲曦,孙青,丁彦青,姚开泰;用文献轮廓挖掘大肠癌转移芯片表达谱[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3 ;我校研究人员发现预测大肠癌转移的新标记[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4 朱有法,许敬尧;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2年03期

5 史继敏,桂律,叶宣光,罗金芳,王丽;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J];肿瘤学杂志;2002年03期

6 郑国宝,王元和,高春芳,王红阳,万兴旺;抑癌基因PTEN与人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10期

7 吴斌;细胞核因子-κB与大肠癌[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8 彭玉华,贺昕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预测大肠癌转移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9 梁莉;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郑树;我国大肠癌防治研究的挑战与机遇[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秀英;杜祥;周晓燕;孙孟红;;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物在大肠癌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姚宏;石群立;;肝素酶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姚宏;石群立;;肝素酶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姚宏;孙敏;平苏萍;张庆升;赵玛丽;王虹;李新燕;郭秀丽;张少然;李灵敏;石群立;;肝素酶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权;张筱骅;;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温州医学会肿瘤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崔志刚;张大鹏;孔棣;;EGFR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张大鹏;崔志刚;孔棣;;PCNA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徐胜美;马红梅;郭东;;ICAM-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转移相关性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姜增誉;李健丁;张瑞平;;大肠癌腹腔内转移SCT征象与MVD、nm23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贾小强;邱辉忠;黄乃健;林国乐;;大肠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张旭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熊建萍;稳步扩张的大肠癌药物市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周炜 记者 赵凤华;我科学家发现预测大肠癌转移新标记[N];科技日报;2010年

3 闫志安;大肠癌证型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浙大发现预测大肠癌扩散的标记物[N];保健时报;2010年

5 肖岚;怎样读懂大肠癌的病理报告[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6 本报记者  冯海波;破解人体病变的“密码”[N];广东科技报;2006年

7 ;国家科技奖西医药成果点击(二)[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玮;EZH2-miR-139-5p通路在大肠癌转移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美宁;大肠癌中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表达失活及其在增殖侵袭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裴海平;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大肠癌发生发展相关蛋白及临床病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李中信;大肠癌淋巴管新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发生机理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5 李祖国;超分子免疫磁珠定量PCR技术的建立及大肠癌转移相关标志物的探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6 龚静;大肠癌亚细胞组分蛋白定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李秉慧;细胞外基质环境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于观贞;利用组织芯片和基因芯片研究胃及大肠癌转移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武金宝;PAK1在大肠癌演进和转移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10 吴保平;人源性大肠癌自然致敏噬菌体Fab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梦杳;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miR-221在其癌组织中表达意义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侯君毅;582例大肠癌临床病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雪峰;多排螺旋CT检查对大肠癌术前诊断的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尉坤;炎性基因表达与大肠癌进展之间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5 耿焱;跨膜4超家族成员9与大肠癌转移关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张少然;肝素酶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7 候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1年

8 胡长梅;上皮钙粘蛋白和γ-连环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9 牛文博;肝再生磷酸酯酶-3在大肠癌转移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10 徐燕平;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蛋白产物及病理多因素分析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4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44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