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基于肝细胞外基质构建体外三维乳腺癌细胞模型研究肿瘤的耐药机制

发布时间:2020-03-30 08:15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肝细胞外基质(Liver Biomatrix,LBM)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共培养的三维体外乳腺癌模型;研究LBM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探索LBM与肿瘤细胞粘附以及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介导肿瘤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脱氧胆酸钠(SDC)灌流法获取SD大鼠LBM,采用液滴重叠法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构建LBM三维乳腺癌细胞球体外培养模型。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在2D、2D+LBM、3D及3D+LBM培养条件下的增殖情况,以及对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PTX)、多西他赛(DTX)、表柔比星(EPI)、顺铂(DDP)、氟尿嘧啶(5-Fu)、环磷酰胺(CTX)、吉西他滨(GEM)、长春瑞滨(NVB)、依托泊苷(VP-16)的敏感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2D、2D+LBM、3D及3D+LBM培养条件下MDA-MB-231细胞内EPI含量的阳性细胞率和中位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EPI的荧光强度。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在2D、2D+LBM、3D及3D+LBM培养条件下,耐药基因(Bcl-2、MRP2、MRP3、MDR1)、凋亡基因(Bax、Caspase-3)、细胞膜表面LBM受体基因(67KDLR、ITGB1)、粘附耐药信号通路基因(FAK、AKT、FOXO3、NF-κβ、Survivin)、以及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信号通路基因(LEF-1、FN1、SNAIL1/2、SOX9、TGF-β)的表达情况,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1、SD大鼠肝脏经脱细胞后,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脏细胞成份脱失,获取肝脏细胞外基质(LBM)成份。MDA-MB-231细胞与LBM共培养构建三维肿瘤细胞球体外培养模型,在2D、2D+LBM、3D及3D+LBM条件下培养,第4天时的增值活力分别为第1天的6.8、8.4、1.4和2.1倍。MDA-MB-231细胞的3D和3D+LBM肿瘤细胞球经石蜡切片HE染色,细胞均呈现类圆形,3D+LBM培养的细胞球更为致密。2、研究常用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敏感性,检测其IC20值(μg/m L),紫杉类化疗药PTX、DTX作用于2D+LBM细胞的IC20值(0.87、1.5)低于2D(1.3、2.1),其余化疗药物(EPI、DDP、5-Fu、CTX、GEM、NVB、VP-16)的在2D+LBM条件下IC20值均高于2D;在3D+LBM条件下所有化疗药物均明显高于2D+LBM。检测MDA-MB-231细胞对EPI的内吞与外排,内吞10min、30min和60min,2D+LBM细胞的EPI阳性细胞率(27%、36%和68%)低于2D(46%、62%和85%),3D(45%、61%和84%)与2D相似,3D+LBM(25%、32%和43%)最低。2D+LBM的EPI中位荧光强度(716、942和1438)低于2D(1091、1356和1807),3D(891、1108和1692)与2D相似,3D+LBM(479、281和462)最低,表明3D+LBM时细胞内吞EPI量最低,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EPI荧光强度越强。EPI外排时间为0h、1h、2h和4h时,2D+LBM的EPI阳性细胞率(45%、26%、20%和17%)低于2D(65%、55%、39%和36%),3D(63%、45%、21%和19%)与2D相似,3D+LBM(43%、23%、16%和13%)最低;检测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外排时间时细胞中EPI中位荧光强度,2D+LBM(986、733、630和618)低于2D(1252、1117、922和869),3D(1022、914、496和468)低于2D,3D+LBM(806、599、494和467)最低,结果提示,3D+LBM时细胞外排的EPI量最多,随着外排时间延长,EPI的荧光强度越弱。3、使用RT-PCR检测和对比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加入LBM共培养后,无论2D或3D培养条件下,耐药基因Bcl-2、MRP2、MDR1表达上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较2D表达下调;粘附耐药信号通路基因FAK、AKT、FOXO3、NF-κβ、Survivin表达上调;在2D培养条件下加入LBM时,细胞膜表面LBM受体基因(67KDLR和ITGB1)表达上调;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通路基因LEF-1、FN1、SOX9、TGF-β表达上调。结论:1、SD大鼠LBM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共培养可以形成3D肿瘤细胞球,LBM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的增殖,且3D培养较2D培养增殖速率慢。2、对于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3D培养条件下对化疗药物的IC20明显高于2D培养;相较于2D、2D+LBM与3D培养,3D+LBM培养时的肿瘤细胞表现出更高的化疗药物耐受性。LBM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对EPI的内吞减少,外排增加。3、LBM和MDA-MB-231细胞共培养时可以促进粘附受体基因和耐药基因的表达,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促进粘附耐药相关信号通路基因和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提示MDA-MB-231细胞与LBM共培养体外三维模型更符合体内生长环境,LBM促进MDA-MB-231细胞产生耐药,研究耐药机制可能和粘着斑激酶FAK-AKT通路中的(FAK、FOXO3、NF-κβ、Survivin)有关,并和TGF-β信号通路中的(LEF-1、FN1、SOX9、TGF-β)相关。
【图文】:

照片,照片,基质,免疫组化染色


图 1 SD 大鼠脱细胞前后大体照片(A)。SD 大鼠肝脏和脱细胞外基质 DAPI 染(B)。SD 大鼠肝脏脱细胞外基质(LBM)DNA 含量、GAGs 及胶原检测(CSD 大鼠肝脏及脱细胞外基质 HE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D)。Figure 1 General photo (A) before and after decellularization in SD rats. SD rat liverand acellular extracellular matrix (LBM) DAPI stained nucleus (B). Detection of DN22

肝细胞,基质,细胞,浓度


SD 大鼠肝脏脱细胞后,肝脏细胞成分脱去,脏面由暗红色变A)。将 SD 大鼠肝脏和 LBM 进行 DAPI 染核,发现经脱细留,见图 1(B)。通过检测 DNA、GAGs 及胶原含量,进行 残留较少,为脱细胞前 SD 大鼠肝脏的 6%,GAGs 及胶原保留,分别为未脱细胞肝脏的 21%和 83%,见图 1(C)。 进行 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也可发现 LBM 相较脱细胞,肝脏脉管系统和肝脏细胞外基质成份得到保留,硫酸乙HS)、层连蛋白(Laminin,LN)、纤连蛋白(Fibronectinen,Nid)、I 型胶原(Collagen I,C1)、III 型胶原(CollagCollagen IV,C4)、V 型胶原(Collagen V,,C5)、VI 型胶脱细胞前后均无明显差异,见图 1(D)。+LBM 培养乳腺癌细胞球的形态表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楚苗;;乳腺癌的病因及预防[J];养生大世界;2019年08期

2 刘倩;金红艳;何为;葛四平;田勇;赵能刚;;乳腺癌组织微小RNA-218-5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8年12期

3 高嘉悦;;乳腺癌的治疗现状及展望[J];中国新通信;2019年02期

4 石乐娟;贾小婷;罗利云;柳柏林;郑国沛;;LncRNA RP11-316M1.12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J];中国医师杂志;2018年11期

5 陆进;张磊;俞鹏;陶恒;陈云帆;;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6 郭奕阳;朱彩虹;郭秀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与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新型药物[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7 闫东;;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年06期

8 张青;甘淋;;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18年01期

9 张斌;梁爱玲;刘勇军;;外泌体在乳腺癌中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8年02期

10 张国强;刘增艳;王晓红;杨振林;;血清微小RNA-409-3p表达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明;黄剑浜;肖杨;郑海荣;;利用高频超声刺激探究乳腺癌细胞侵袭性[A];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杨永长;黄文芳;刘华;肖代雯;姜伟;;乳腺癌细胞核差异蛋白筛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陆劲松;邵志敏;吴炅;韩企夏;沈镇宙;;新型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白霞;傅建新;丁凯阳;王兆钺;阮长耿;;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戴建建;章静茹;陈峰;马道新;纪春岩;;EGFR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6 李俊;缪苏宇;李晓敏;束永前;王水;殷咏梅;;肿瘤坏死因子-α对乳腺癌细胞CD44表达的调控以及影响细胞迁徙的机制探讨[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不同分子量肝素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汲振余;李懿;范丹丹;;膜骨架蛋白4.1N负调控乳腺癌细胞的粘附、迁移及侵袭[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赵丽;曹英林;;降钙素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赵丽;曹英林;;降钙素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闫洁;我学者发现乳腺癌侵袭转移新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记者 张梦然;妊娠34周以上可降低乳腺癌风险[N];科技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黄辛 通讯员 王广兆;最“毒”乳腺癌开启精准治疗时代[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王建影;乳腺癌确诊后应先做分型[N];健康报;2019年

5 杨艳;鱼油能减缓乳腺癌细胞增生和扩散[N];中国科学报;2018年

6 记者 张梦然;转移乳腺癌细胞休眠不死之谜破解[N];科技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刘霞;大数据算法在诸多领域“弄潮”[N];科技日报;2017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宋莉萍;长期喝蜂王浆会致癌?[N];南方日报;2017年

9 记者 毛黎;美发现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N];科技日报;2010年

10 ;专家发现抑制DNA修补可杀死乳腺癌细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文;乳腺癌中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刘刚;Kif11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进展的相关性分析及乳腺癌体外3D培养体系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吕志栋;沉默Prrx2表达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张兰胜;NRP-1对乳腺癌细胞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D];山东大学;2019年

5 袁训怡;miR-4732-5p通过靶向TSPAN13促进乳腺癌进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刘小艳;miR-1204靶向VDR促进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王志鹏;基于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5年

8 赵玉莹;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分泌的CXCL5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6年

9 许守平;乳腺癌亚型特异lincRNA的识别及EGOT、EPB41L4A-AS2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6年

10 王h"耀;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582结合USP7促进乳腺癌的辐射抵抗[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润;SETD8调控乳腺癌细胞糖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屈品均;ERα-36与STAT3相互作用介导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新机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3 卢君萍;胡椒酸钾通过调控miR-31及其靶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等过程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和赛超;DDR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陈丽娟;NEK2激酶调节乳腺癌、胃癌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崔东海;FBXW7与EBP1 P48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崔伟伟;Sohlh2通过抑制HIF-1α转录调控乳腺癌血管形成[D];山东大学;2019年

8 王U

本文编号:2607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07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