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间ER、PR、Her-2表达差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4:49
【摘要】:前言:乳腺癌作为当前对妇女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肿瘤问题之一。当前每年大概有数十万人死于乳腺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数据而言,尽管当前在发病率方面依旧相对偏低,但是当前的发病率有着持续增加的趋势,在女性癌症中位列榜首。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肿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1-2]),不管是在分子、组织又或是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科学的认知此类区别能够实现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伴随当前关于分子分型的认知更为深化,三阴乳腺癌(TNBC)作为一类独立亚型,获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TNBC作为ER、PR两类受体与对应的hu m aepn i d e r grmoa lw ftahc t roerce p-t 2o都r归属于阴性范畴的特殊乳腺癌,在全体乳腺癌内的比例大约为10%-20%~([3-5]),三阴性乳腺癌,呈现一种特有的转移特点,发病2年时间中的转移与复发几率不断提升,2-3年内的转移抵达高峰阶段~([6-9])。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比较,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多数是绝经之前,实际的病理种类以浸润性导管癌作为重点构成,肿瘤范围相对偏大,有着显著的侵袭性,通常会伴随淋巴结转移问题的产生,无病的生存几率相对偏低,在手术之后的初期阶段或许会产生局部复发与转移等问题,同时在内脏转移率方面显著大于骨转移率~([10-12])。因为三阴性乳腺癌缺乏对应的分子靶点,针对内分泌与抗靶向两类疗法都不存在显著的效果,因此治疗手段较为单一,与非三阴性相比不能从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中受益,这也是其预后较差的因素之一。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回顾性的收集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2009年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且经病理学确诊ER、PR均为阴性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在手术之前都并未进行放化疗,通过手术来切除其中的原发灶与淋巴结,同时进行后续的包埋处理。方法: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3、荧光免疫原位杂交;4、RT-PCR;5、western blot;6、网络数据库挖掘随访:所有70例患者均采用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年9月,中位随访持续80个月。在后续的随访过程中,存在28例病患会产生复发、转移与死亡等问题,在所有病例中有25例死于乳腺癌,同时3例死于相关的心血管问题或交通意外等其他原因。随访期间死于其他原因、失访或研究截止仍生存者,均计为删失数据。无病生存期(DFS)的实际概念为在手术之后的时间开始,到后续的复发或者是转移;总生存期(OS)的具体概念则属于最初的确诊开始,到最后的死亡停止计时。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及prism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分析程序中包括基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来开展后续的计算,同时在组间分析的过程中则使用Log-rank来进行检验。代p0.05表其中的区别存在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果:发病年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30-73岁,中位年龄49岁;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IIA期,7例,IIB期13例,III期50例(IIIA30例,IIIB期4例,IIIC期16例),术中清除淋巴结数量2-51枚,其中淋巴结转移数量1-35枚,平均7枚。转移淋巴结中ER阳性表达15例,表达率21.4%(15/70);PR阳性表达15例,表达率21.4%(15/70);ER、PR共同阳性表达9例,表达率12.9%;经FISH确认阳性表达4例,占全部患者5.7%。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R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DFS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094,P=0.6472)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R阴性组与阳性组的OS生存率没有统计学意义。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R阴性组与阳性组的DFS生存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7218,P=0.3956)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R阴性组与阳性组的OS生存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6314,P=0.4268)。淋巴结组织阴性组与阳性组的DFS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313,P0.0001)淋巴结组织阴性组与阳性组的OS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83,P=0.0001)。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因素为转移淋巴结数(χ2=11.7118,P=0.0006)和总淋巴结数(χ2=7.6222,P=0.0058),其余因素,如,年龄,肿瘤大小,ER、PR和的阳性表达对乳腺癌患者DFS无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影响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为转移淋巴结数(χ2=6.2882,P=0.0122)和阳性表达(χ2=4.4741,P=0.0344),其余因素,如,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ER、PR阳性表达对乳腺癌患者OS无显著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患者转移淋巴结中GATA3表达情况发现,ER阳性的15例患者中GATA3阳性表达12例,阳性表达率为80%;ER阴性的患者中GATA3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为20%。经Fisher精确检验,二者间P0.01,有显著差异ER阳性的转移淋巴结ER 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原发灶和ER阴性的转移淋巴结高(P=0.0002)ER阳性的转移淋巴结GAT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原发灶和ER阴性的转移淋巴结高(P0.0001)RT-PCR检测发现ER阳性的转移淋巴结miRNA-519a表达水平明显较原发灶和ER阴性的转移淋巴结低(P=0.0092)在GEO数据库、TCGA数据库、Target scan数据库进行网络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在三阴性乳腺癌中microRNA簇c19mc对ERα、GATA3有调控作用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MDA-MB-231细胞系中转染miRNA-519a inhibitor和NC以及GATA3质粒及空载PCMV6并进行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可见在转染miRNA-519a inhibitor之后,GATA3和ERα的表达均有所升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中转染GATA3质粒进行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与转染空载的细胞相比,MDA-MB-231细胞出现了极少的ERα表达结论:1、ER、PR在淋巴结与原发灶中的差异性表达对TNBC患者DFS、OS无显著影响。2、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中存在差异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间DFS、OS差异显著,阳性表达组复发/转移或死亡的风险较大,生存时间短。3、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和总淋巴结数与TNBC患者DFS相关。4、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和在淋巴结中阳性表达与TNBC患者OS相关。1、ER阳性的转移淋巴结GATA3表达较ER阴性的转移淋巴结及原发灶高。2、ER阳性的转移淋巴结miRNA-519a表达水平明显较原发灶和ER阴性的转移淋巴结低(P=0.0092)。3、组织中miRNA-519a表达水平与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ERαmRNA表达水平也呈负相关。4、数据挖掘及预测发现miRNA簇c19mc的表达水平与GATA3和ERERα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5、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转染miRNA-519a inhibitor和NC后,可见抑制了miRNA-519a之后,细胞中的GATA3 mRNA表达水平和ERαmRNA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变化,但Western blot提示蛋白水平GATA3和ERα均未见明显变化。考虑仅miRNA-519a尚不足以支撑ER转阳的全部过程。6、转染GATA3之后,ERα由阴转阳,但较微弱。与GATA3的升高水平完全不成正比,表明在GATA3调控ER表达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因素的参与。7、c19mc在ER上游GATA3表达的层面以及ER表达的层面都有参与调控,从而影响了ER的最终表达水平。
【图文】:

生存率,组间,阴性,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3 无病生存率 DFS 及总生存率 OS3.3.1 转移淋巴结中 ER 阳性表达转移淋巴结组织中 ER 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 DFS 生存率见表 2。Log-rank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的 DFS 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094,,P=0.6472)。两组间的 DFS 生存率变化趋势见图 1。表 2 ER 组间 DFS 比较组别 1 年生存率 3 年生存率 5 年生存率 χ2P 值阴性组 90.91% 63.64% 63.64% 0.2094 0.6472阳性组 93.33% 66.67% 66.67%

生存率,组间,情况


图 2 ER 组间 OS 生存率情况3.3.2 转移淋巴结中 PR 阳性表达转移淋巴结组织中 PR 阴性组与阳性组的 DFS 生存率见表 4。Log-rank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的 DFS 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7218,P=0.3956)。两组间的 DFS 生存率变化趋势见图 3。表 4 PR 组间 DFS 比较组别 1 年生存率 3 年生存率 5 年生存率 χ2P 值阴性组 90.91% 67.27% 67.27% 0.7218 0.3956阳性组 93.33% 53.33% 53.3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茂山;袁杰;成宏;杨光伦;;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年09期

2 郭彦伟;;P5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8期

3 成秀梅;;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年03期

4 杜长征;李惠平;马力文;付卫;王墨培;贾廷珍;赵红梅;侯宽永;;中国乳腺癌患者p53表达临床生物学意义的Meta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5年06期

5 陈蓉;乳腺癌分子水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2期

6 王洪义,吕有勇,金山,崔建涛,何洛文,徐光炜;乳腺癌p53基因突变规律及其预后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7 陈艺华,蔡俊杰,陆药丹,朱梅刚,李春德;p53蛋白异常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4年04期



本文编号:2624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24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