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一种新型多肽拮抗VEGF对树突状细胞成熟负向调控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7:25
【摘要】:背景:肿瘤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综合治疗中最具有前景的疗法之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naive T cells),从而启动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既往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够作用于体内DC,干扰DC的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构成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能够明显抑制DC的分化成熟,且该抑制性作用通过DC表面的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作为共受体介导,NRP-1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肿瘤治疗靶点。基于VEGF/NRP-1相互作用的结构关系,我们推测,可能存在一种多肽类NRP-1拮抗剂,能够竞争性阻断VEGF与DC表面NRP-1的特异性结合,逆转VEGF对DC分化成熟的负向调控,进而恢复DC在体内外的免疫激活和调节等相关作用,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有效免疫应答。目的:验证新型多肽MY1340与DC表面NRP-1是否特异性结合;体外实验明确MY1340能否拮抗VEGF对于DC成熟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应用荷瘤小鼠探究在体内MY1340对脾脏中DC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外周血作为细胞来源,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磁珠分选从中提取单个核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IL-4和GM-CSF诱导单核向DC进行分化,使用LPS刺激DC成熟。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型来验证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以及成熟 DC(matureDC,mDC)。采用Pull-down实验结合液相二级质谱(LC-MS/MS)鉴定,并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验证来综合分析MY1340与DC表面的具体结合位点;采用竞争性ELISA实验确定MY1340是否能够影响VEGF-NRP-1复合物的形成;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MY1340对VEGF影响下DC表型和吞噬功能改变的作用;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分析MY1340对VEGF作用下DC所分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Y1340对DC成熟相关通路信号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探索其作用机制。关于MY1340在体内的效果,我们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MY1340后小鼠脾脏DC数量以及成熟程度的改变,记录肿瘤生长以及小鼠的体重,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变化以明确其体内效果。结果:应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磁珠分选能够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出高纯度的单个核细胞,经形态学观察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能够确定单核成功定向分化为imDC并在加入LPS刺激48小时后成熟。通过Pull-down结合LC-MS/MS以及Western blot验证,我们证明了 MY1340与NRP-1的直接特异性结合;并通过竞争性ELISA实验证明MY1340能够抑制VEGF与NRP-1的结合;通过流式细胞术、吞噬实验和Luminex细胞因子检测,从DC的表型表达以及功能两方面均验证了 MY1340能够桔抗VEGF对DC成熟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胞内磷酸化的检测,提示其促DC成熟可能是通过逆转VEGF对ERK1/2和NF-κB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来实现的。荷瘤小鼠实验证实:MY1340在体内能够抑制肿瘤的增长,流式检测结果显示MY1340能够促进小鼠脾脏DC的成熟。结论:新型多肽MY1340通过与NRP-1的特异性结合而抑制VEGF-NRP-1复合物的形成,通过拮抗VEGF对ERK1/2和NF-κB磷酸化抑制作用,逆转VEGF对DC成熟的负向调控,并在荷瘤小鼠体内促进DC的成熟进而起到抑瘤作用,有希望为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效的提升以及DC疫苗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图文】:

序列,纤毛蛋白,神经,结构示意图


配体相结合,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轴突导向分子(Semaphorin,Sema)、逡逑转化生长因子p邋(TGF-p)以及促吞噬素(Tuftsin)等[1-3]。NRP-1的胞内区域较短,逡逑仅含44个氨基酿不含激酶序列因而不能通过自身直接传导信号[4,5](图1XNRP-逡逑1在胚胎发育时期的多种组织中有表达如神经组织、肾脏、骨骼和背主动脉等,主要逡逑参与胚胎期动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在成体内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T细胞、神经逡逑内分泌细胞等表面,参与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迁移、血管生成以及免疫应答等逡逑[6-9]。除了在正常组织细胞中表达外,,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表面有NRP-1表逡逑达,如骨肉瘤、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及神经胶质瘤等,且NRP-1在肿瘤中的高表达逡逑与肿瘤的侵袭性、临床分级以及肿瘤分期通常呈正相关[1]。逡逑CendR逦JMD逡逑N逦C邋jaESBEasBiSEA邋(Nr。'逡逑SEMA3邋veGF逦segment逡逑图1神经纤毛蛋白结构示意图[5]。逡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邋cells,邋DCs)最早是由Ralph邋Steinman在1973年发现的一逡逑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摄取、处理以及递呈抗原,进而激活T细胞启动免疫应逡逑答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液,单个核细胞,粒细胞


1邋_逡逑m£-逦■邋S!逡逑、单个核细逡逑「^胞逡逑淋巴细胞逡逑-分离液逡逑煖~弤+s逡逑■I靥红细胞及逡逑_粒细胞逡逑图u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0.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伸;王青青;;第14届国际树突状细胞会议热点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1期

2 ;中国医科院揭示树突状细胞启动“经典免疫”的调控机理[J];生物学教学;2017年01期

3 钟贵文;;“吞噬细胞”及其在免疫中的作用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Z1期

4 ;第14届国际树突状细胞研讨会会议通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6年03期

5 ;第14届国际树突状细胞研讨会会议通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6年04期

6 曹华;薛峰;陈小英;李霞;陈雪华;郑捷;;链球菌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12期

7 马金柱;宋佰芬;崔玉东;;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年02期

8 桂琳;李静;陈宝安;;白血病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年06期

9 ;封面图片——树突状细胞[J];中国厂矿医学;2009年04期

10 ;科学家发现树突状细胞调节新机制[J];生物学通报;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忠;邢春叶;王倩;石其光;冯勋刚;郝延磊;;树突状细胞亚群在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2 王玉忠;邢春叶;王倩;石其光;冯勋刚;郝延磊;;树突状细胞亚群在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3 时建铨;张颖冬;周俊山;田有勇;赵红东;;Aβ1-15诱导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的正确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4 郝群;梁元姣;吴元赭;汪灏;;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前后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蒋应明;万涛;陈国友;夏大静;周向阳;修方明;张意;曹雪涛;;树突状细胞来源的钙粘着相关蛋白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王胜军;王丽莉;李坚;许化溪;;肺癌患者胸水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和初步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徐克成;牛立志;郭子倩;张德春;左建生;;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癌肿治疗中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何广胜;邵宗鸿;和虹;刘鸿;施白;洁均;曹燕然;Q

本文编号:2624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24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