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HIF-1a诱导胰腺癌细胞去分化及转移作用及其靶向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01:04
【摘要】: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在肿瘤导致死亡中位居第四位,具有进展迅速、转移早、放化疗抵制等特点。目前,胰腺癌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些进展,但五年生存率仍维持在5%左右。针对胰腺癌的有效诊疗手段仍然任重而道远。探索胰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确切机制,仍然是当前胰腺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表明:应激(缺氧、乏养、放化疗)诱导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病理研究显示:作为一种乏血供肿瘤组织,胰腺癌组织中存在大面积的低氧乏氧区。近年来,低氧诱导因子-1(Hyopxia induced factor-1)在实体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胰腺癌的大规模临床标本检测发现:HIF-1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预后呈高度负相关,是诱导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然而,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目的:(1)明确低氧条件下,HIF-1a诱导自噬在胰腺癌非干细胞去分化中的作用及其确切机制;(2)明确低氧条件下,HIF-1a诱导自噬在胰腺癌干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确切机制;(3)筛选能与HIF-1a特异性配对结合的DNA寡核苷酸短链,合成多功能纳米粒子,初步探讨其应用于胰腺癌干细胞体内外磁共振靶向成像效果。研究内容和方法:(1)采用改良的Transwell分离实验方法,筛选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胰腺癌干细胞以及胰腺癌非干细胞;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成球实验、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体内致瘤实验检测分选出的胰腺癌细胞的干性;(2)将分选出的胰腺癌非干细胞培养在间歇性低氧条件下(1%氧气、94%氮气环境中培养12 h后,再在20%氧气培养12 h,如此反复4次),利用干扰和沉默技术,给予以下分组:(1)对照组;(2)胰腺癌非干细胞+HIF-1a si RNA;(3)胰腺癌非干细胞+3-MA(自噬抑制剂);(4)胰腺癌非干细胞+HIF-1a si RNA+3-MA。在以下时间点(24h,48h,72h),采用显微镜观测细胞成球能力及形态,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CD133+细胞比例,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细胞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Oct-4、c-MYC、CD44、HIF-1a、LC3-I、LC3-II、Beclin 1)。(3)将分选的胰腺癌干细胞培养在间歇性低氧条件下(1%氧气、94%氮气环境中培养12 h后,再在20%氧气培养12 h,如此反复4次),利用干扰和沉默技术,给予以下分组:(1)对照组;(2)胰腺癌干细胞+HIF-1a si RNA;(3)胰腺癌干细胞+3-MA(自噬抑制剂);(4)胰腺癌干细胞+HIF-1a si RNA+3-MA。作用不同时间(24h,48h,72h)点,观察以下指标:Tranwell观察细胞转移情况;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含量变化(HIF-1a、CD133、CD44、E-Ca、Vementin、MMP-9、LC3-II、Beclin 1)。(4)γ-Fe3O4@DMSA-DNA寡核苷酸短链纳米颗粒合成和制备;分析其稳定性及毒性。(5)胰腺癌干细胞、胰腺癌非干细胞与γ-Fe3O4@DMSA-DNA寡核苷酸短链纳米颗粒共浴,MTT及流式技术检测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普鲁士蓝染色及3.0T磁共振观察纳米粒子与胰腺癌干细胞、胰腺癌非干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及体外成像靶向性。(6)构建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尾静脉注射γ-Fe3O4@DMSA及γ-Fe3O4@DMSA-DNA纳米颗粒,注射后30min、1.5h、2h、24h等不同时间点,采用3.0T磁共振观察瘤体信号改变,测量T2弛豫时间。研究结果:(1)改良的Transwell分离实验可以作为分选肿瘤干细胞实验手段之一,且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可重复性强等特点。(2)间歇性缺氧条件下,HIF-1a可以通过诱导自噬,促进胰腺癌非干细胞去分化而获得干细胞的表型和功能。(3)作为缺氧诱导的核心分子之一,HIF-1a在缺氧应激条件下是促进胰腺癌干细胞转移的关键调控分子,而其主要通过诱导胰腺癌干细胞EMT转化及自噬来实现这一过程。(4)与HIF配对的DNA寡核苷酸短链偶联氧化铁纳米磁粒子可以特异性结合到胰腺癌干细胞,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结合效率逐渐增高。胰腺癌非干细胞可以结合少量的DNA寡核苷酸短链偶联氧化铁纳米磁粒子,但即使共育时间延长,结合效率也无明显增高。同时胰腺癌干细胞结合纳米磁粒子的时间明显要早于胰腺癌非干细胞,这一时间梯度差,为临床MRI检测胰腺癌干细胞增加了可行性。(5)裸鼠皮下胰腺癌模型中,能特异结合HIF-1a的DNA寡核苷酸短链偶联氧化铁纳米磁粒子能在瘤体内聚集,其与单纯氧化铁纳米粒子在注射30min、1.5h、2h及24h后瘤体的T2弛豫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缺氧应激条件下,HIF-1a通过自噬维持胰腺癌干细胞和胰腺癌非干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并可以诱导胰腺癌干细胞通过EMT转化而转移。(2)氧化铁纳米粒偶联能特异结合HIF-1a的DNA寡核苷酸短链(γ-Fe3O4@DMSA-DNA寡核苷酸短链)较单纯氧化铁纳米粒在体外能相对特异性的结合HIF高表达的胰腺癌干细胞;能特异性聚集在胰腺癌肿瘤组织内,并且能有效的改变相应MR成像信号强度及T2豫驰时间。
【图文】:

细胞生长,模式,细胞,球体积


细胞呈长梭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仍未见克隆球生长 (图2.1C-D) 。图 2.1 下室及上室细胞生长模式显微镜检测结果Figure2.1 The sphere formation from the lower chamber cells and the upper chamber cells.A,下室培养基中成圆形的球形生长,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克隆球体积增大。B,上室细胞呈平铺贴壁生长。2.2.2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将改良Transwell分离的上室及下室细胞,流式细胞检测发现,与上室细胞及总细胞系中细胞相比,下室细胞内CD133+及CD44+细胞的百分数均明显升高。(图2.2)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培养基


图 2.2 下室及上室细胞中 CD133+及 CD44+细胞流式检测结果。Figure 2.2 The percentage of CD133+and CD44+subpopulations in theupper chamber cells.A:下室培养基中 CD133+比例增高;B:下室培养基中 CD44+比例增高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PCR 及 Western-Blot 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上室细胞、下室细胞及Oct-4 及 ESA 基因及蛋白水平,,结果提示:与上室细胞及总细中 CD24、Oct-4 及 ESA 在基因及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P<0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兰波,王孟春,陈澄,延锦春,姜若兰;血管活性肠肽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调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5期

2 姜若兰;;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调控[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2年01期

3 俞建雄,袁静,王春友,陈立波,周峰;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对胰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8期

4 唐瑞峰,王曙霞,张风瑞,彭利,王顺祥,肖燕,张萌;白细胞介素-1α、6对胰腺癌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的调节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5 石建群,周国雄,张弘,黄介飞,曹亮,魏群;胆囊收缩素受体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胆囊收缩素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3期

6 陈鑫;杨帆;杨兴无;张帆;;树突状细胞致敏的肿瘤疫苗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28期

7 田锐;秦仁义;杜志勇;夏维;;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抗胰腺癌细胞的作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年11期

8 母德清;彭淑牖;李江涛;;茶多酚作用于线粒体杀伤胰腺癌细胞的实验性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9 刘占兵;杨尹默;乔岐禄;赵建勋;黄莛庭;Marko Kornmann;;人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的Ⅲb亚型在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英文)[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杜丽川;郝建宇;黄秉仁;崔迎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蛋白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巩兰波;姜若兰;姜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调控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俊超;赵玉沛;Dale E. Bockman;廖泉;Michael W.Muller;Helmut Friess;;胰腺癌细胞起源和演进的新的实验证据[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波;石学涛;李胜;周武元;赵磊;于文胜;衣龙海;;5-LOX/COX-2抑制剂DHDMBF30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秦烨;甄永苏;;抗明胶酶双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抗胰腺癌细胞活性[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丁晓凌;周国雄;黄介飞;张弘;;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胰腺癌细胞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并诱导细胞凋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6 夏璐;章永平;乔敏敏;袁耀宗;;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胰腺癌细胞染色体特定区域乙酰化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蒋磊;陈杨超;孔祥复;李继承;;TIEG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建承;M.Kornmann;H.G.Beger;;通过四环素可调节载体系统抑制周期素D1导致胰腺癌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生长抑制[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会元;杨尹默;庄岩;陈焕年;万远廉;黄儦庭;;塞来昔布对胰腺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洛伟;李兆申;许国铭;屠振兴;龚燕芳;满晓华;;新肿瘤相关基因Cap43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冯卫东;科学家“以毒攻毒”杀灭胰腺癌细胞取得成功[N];科技日报;2008年

2 ;双管齐下治胰癌:疗效更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胰腺癌细胞喜食果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伯驹;Talin-1蛋白对胰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陈怡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张礼荣;HIF-1a诱导胰腺癌细胞去分化及转移作用及其靶向成像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江华;胰腺癌细胞耐放射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5 韦颍昕;硒诱导胰腺癌细胞程序性死亡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金实;转染SSTR2对人胰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7 罗昭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胰腺癌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何泳蓝;分子靶标纳米氧化铁颗粒胰腺癌细胞的磁共振成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9 詹苏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胰腺癌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上皮间质转化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卜广波;葡萄糖基神经酰胺合成酶参与胰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咸静;厚朴酚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5年

2 苏娇娇;胰腺癌细胞对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汪明云;炎症通过NF-κB/PP2Ac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卢学嘉;胰腺癌中FOXP3的表达对DCs活化及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D];南京大学;2015年

5 李春梅;靶向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胰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6 赵跃;sTRAIL及TRAIL受体在DNT细胞抑制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廖黎;miR-103a-3p对PANC-1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5年

8 孙杰;MicroRNA-125b下调BAK1抑制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行行;长链非编码RNA PVT1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沈梦;斑蝥素通过促进MMP2 mRNA降解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5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25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