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乳腺导管内应用氟维司群预防及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16:47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中国乃至世界女性的生存产生威胁。有研究发现,诊断时越年轻与不良预后相关。最近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在病因上与老年妇女不同,表现出更具侵袭性的特点。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患者通常肿瘤更大,分期更晚,淋巴结转移率更高,ER、PR阳性率更低,以及HER2表达率更高。尽管近年来乳腺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晚期伴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在26%左右。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包括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可能的手术治疗。局部控制乳腺癌的治疗范围从局部手术切除到全乳房切除,包括或不包括放射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改变了乳房的外观,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形象和生活质量。为了降低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对那些有激素受体阳性疾病的患者,进行5到10年的内分泌治疗。氟维司群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器(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ERD),与 ER 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性,二者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不稳定,会加速其降解,导致细胞ER-α水平降低。“病变腺叶”理论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叶状疾病,不局限于可见的导管或小叶结构。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对于乳腺癌仅手术切除是不够的。对于DCIS或癌前病变,在导管内注射活性药物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化学致癌剂MNU诱导的SD大鼠乳腺癌模型中应用乳腺导管内注射的方法,研究氟维司群对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大鼠分三组,氟维司群导管内注射组、氟维司群肌肉注射组及生理盐水导管内注射组,比较各组间肿瘤发生率及无瘤生存Kaplan-Meier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氟维司群对乳腺癌的预防实验或治疗实验中,虽然三组间的肿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无瘤生存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氟维司群导管内注射组最优。在致癌物诱导的乳腺癌动物模型中,通过乳管内注射内分泌药物氟维司群在预防和治疗乳腺肿瘤中是有效的。
【图文】:

曲线,曲线,不同年龄组,亚组


A:不同年龄组BCSS的加权Kaplan-Meier曲线,B:不同年龄组OS的加权逡逑Kaplan-Meier邋曲线.逡逑加权Kaplan-Meier生存评估用于确定每个亚组患者的BCSS和OS。图1表示的逡逑是各组的生存曲线。在随访期间,年龄最大组(>邋75岁)的患者的0S较差(P<逡逑0.001),BCSS较其他亚组也更差(P邋<邋0.001)。逡逑表2邋BCSS和OS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逡逑BCSS逦OS逡逑Variables逦p逦p逡逑逦Adjusted邋R(95%CI)逦Adjusted邋HR(95%CI)逡逑Age<36逦1逦1逡逑36-45逦0.94邋(0.80-1.09)逦0.40逦0.94邋(0.80-1.09)逦0.39逡逑46-55逦0.98邋(0.85-1.13)逦0.78逦1.03邋(0.90-1.19)逦0.65逡逑56-65逦1.19(1.03-1.37)逦0.02逦1.35邋(1.17-1.55)逦<0.001逡逑66-75逦1.46(1.26-1.70)逦<0.001逦1.96(1.70-2.25)逦<0.001逡逑>75逦2.71邋(2.35-3.15)逦<0.001逦4.77邋(4.15-5.48)逦<0.001逡逑Race逡逑white逦1逦1逡逑black逦1.33邋(1.25-1.42)逦<0.001逦1.36邋(1.29-1.44)逦<0.001逡逑other逦0.75邋(0.67-0.84)逦<0.001逦0.74邋(0.68-0.81)逦<0.001逡逑Grade逡逑I?

乳腺导管,乳腺肿瘤,大鼠,烘箱


洗3minx3次逡逑(7)显色逡逑DAB染色,,观察到切片有颜色改变时,立即用自来水洗去染色液。逡逑(8)苏木素染色逡逑苏木素复染3mh,邋1%盐酸酒精分化,显微镜下观察,控制染色程度。自来逡逑水冲洗lOmin,放入65°C烘箱中烘干水分。逡逑(9)透明和封片逡逑将玻片置于二甲苯中透明3minx2次,中性树胶封片,放入65°C烘箱中逡逑15min0逡逑3.结果逡逑3.1大鼠乳腺成瘤及显影导管显影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Benjamin Tiede;JoanMassagué;;Beyond tumorigenesis: cancer stem cells in metastasis[J];Cell Research;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626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26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